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46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32篇 |
药学 | 1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7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4,27(2):190-190
背景 一种HIV-1和HCV检测法可同时检测HIV-1和HCV RNA(Procleix,Chiron Crop.)。这种方法主要打算应用于血库中血液及血液制品的检测。研究设计和方法 为评价其临床灵敏度,对164例抗-HIV-1+和160例抗-HCV+的不同病毒载量病人进行检测。特异性则是通过对1000名HIV-1-和HCV血清阴性的献血者的测定来评估。对40例不同基因型(1- 相似文献
342.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2,(6)
背景 细菌筛查有效地减少了与延长血小板保存期相关的致病和致死的危险,随之而来血小板的活力就成为决定保存时间的主要决定因素。该研究评估血小板在血浆中保存七天的可行性。设计与方法 用标准方法在两个地点采集和保存单个献血者的少白细胞血小板(n=24),在整个储存期间,体外对血小板的生物化学和功能参数进行监测。在保存5天和7天期间,用~(51)Cr和~(111)In标记血小板,并归还输给受检者,同时检测回收率和存活率。结果 在7天保存期间,22℃条件下pH维持在6.2~7。61范围内,体内和体外均未出现不良影响,体外血小板的指标维持良好。校正放射性同位素、血液中心和献血者的影响,保存5 相似文献
344.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4)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G(IgG)抗一血小板的免疫性始于受者T细胞对供体血小板抗原的间接异体识别,而供体血小板抗原由受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编码的Ⅱ类分子经抗原呈递细胞所提供。为弄清楚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345.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6,29(2):190
背景随机试验和动物模型表明,白细胞减少的应用能降低输血者术后感染的风险。作者对在2000年7月全面应用白细胞减少前后,发生的静脉内留置相关的败血症(导管相关的感染)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方法导管相关感染的数据来自医院感染控制记录,时间段为2000年7月前后的18个月。输血史从输血服务记录中获得。结果在应用全面的白细胞减少后,输血病人的导管相关感染从150例降到98例(-35%),而在对照的非输血病人中,导管相关感染从41例增加到45例( 10%)(P=0.04)。这与输血病人每10000人天的感染发生数从5.3降到3.3一致(P=0.002)。在非输血病人中,全面应… 相似文献
346.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2,(1)
背景 新生儿同种免疫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NN)是由于母亲同种抗体与胎儿粒细胞上所遗传父亲的抗原发生作用而产生了人类嗜中性粒细胞抗体(HNA),该抗体在一半的ANN病例中发现,在其余的病例中特异性抗体没有确定。设计与方法 这里报告了一例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导致的新生儿脐炎,使用流动血细胞计数和PCR分析ANN的病因,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抗人球-LCT和混合被动凝集试验对患儿及母亲血清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检测。结果 母亲血清与 相似文献
347.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2,(6)
背景 该研究用于评估意大利血液抗体筛检后传播HCV和HIV的残余危险,以评估增加病毒直接检测试验减少传播病毒的程度。设计与方法 作者分析了2,411,800份1996至2000年间重复献血的自愿捐血者采集的血液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数学模型评估筛检后血液窗口期传播HCV和HIV的危险。结果 抗体阴性血液中的残留传染病毒的危险率为:HCV为1/127,000;HIV为1/425,000。使用核酸检测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348.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3,26(2)
背景 虽然贫血是内脏利什曼病许多明显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其发病机理中所涉及的因素尚完全清楚。尽管这些病人的贫血有多种因素、可能涉及肿大的脾破坏和扣押红细胞,免疫机制和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设计与方法 为调查利什曼病病人的红细胞是否被IgG包被,在锑治疗之前(1天)、过程中(30天)、和之后(90天)对67例病人的血样进行了检测,检测其红细胞相关IgG、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和类风湿因子(RF)。结果 第一天的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率明显高于第30天和第90天 相似文献
349.
350.
叶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2,25(2)
背景 由于应用NAT筛查病毒,HCV、HBV和HIV—1的感染的残余危险降低主要是基于理论评估。为了确定输血传播病毒实际的残余危险,德国红十字会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次有关NAT检测的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表中下列数据:NAT前、NAT和NAT后的程序;后勤供应,血清学和供血者NAT筛查HCV、HBV和HIV—1的结果。包括1997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12个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