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急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 6 6例 ,其中 38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 ,现从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与 NPE的关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 6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 CT确诊 ,男 139例 ,女 12 7例 ,年龄 34~ 85岁 ,平均 6 4 .3岁。 0 .5~ 4 8小时入院 ,2 6 6例死亡 82例 (30 .8% ) ,合并 NPE患者均有意识障碍 ,大部分有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心电图示ST- T异常。 38例 NPE患者死亡 36例 (94 .7% ) ,38例合并NPE患者继发脑室出血 30例 (80 % ) ,2 6 6例脑出血患者有原发性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42.
脊柱转移性肿瘤外科治疗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指标进行评估,评价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食欲、睡眠、不良情绪、体力状况以及神经脊髓功能等指标进行前瞻性观察、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23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岁。颈椎转移瘤3例,胸椎转移瘤12例,腰椎转移瘤8例。除1例术后出现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无其他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程度、食欲、睡眠质量、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等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以疼痛改善最为显著,体力状况也于术后1个月、3个月较术前改善。术后患者平均生存期8.7个月,术后1年存活率为27%。【结论】外科治疗能显著改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能够耐受手术、估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转移瘤椎体切除重建的外科干预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后14d内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发病后15—30d内在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MBI(modified barthelindex)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儿童甲根以远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3例儿童甲根以远指尖离断采取只吻合动脉的方法再植,术后于再植指体末端做小切口放血保证静脉引流.结果 13例离断指尖中,成活11例,坏死2例,再植成功率为85%.出院后1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成活指体功能与外形恢复满意,静态两点辨别觉3.2~5.0 mm(平均4.2 mm).患儿及家属对再植结果均很满意.结论 儿童甲根以远的指尖离断再植后能恢复良好的伤指的功能和外形,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只要技术条件允许应当尽可能再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有限化的组织移植的意义及临床应用的策略,解决传统的组织移植存在的创伤大、有碍美观等不足。方法选用合理有效的有限化组织移植方法,对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做到既能修复创面,又能符合微创、美观、安全、简单的“有限化”组织移植原则。结果用有限化组织移植修复各类组织缺损26例,患者满意度得到97.8%,患者的总体美观满意达92%。结论有限化组织移植克服了传统组织移植的创伤大、美观度差、患者满意度低等缺点,正确使用有限化组织移植,能够完全实现组织缺损良好满意的修复。  相似文献   
46.
新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用于Pilon骨折内固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介绍新型AO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Pilon骨折)的初步经验。方法手术治疗8例闭合性Pilon骨折,腓骨作外踝后方纵切口,复位后用1/3管形或重建钢板固定;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踝关节前方中点纵向直切13,复位后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LCP内固定,术后进行定期临床随访,观察初步疗效。结果术后7例患者获得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虽有1例切VI出现短暂的表浅轻微炎症,最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发生。按照Burwell—Cham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5例,1例复位好,1例可;采用Tometta治疗Pilon骨折临床评价标准对5例术后超过5个月随访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4例优,1例良。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用于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牢固可靠,皮肤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应用壳聚糖支架三维立体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诱导其分化成为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2/1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相分离法制备三维多孔壳聚糖支架,检测支架的孔隙率、孔径。抽取人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体外培养扩增。将第3代MSCs复合于支架中培养,应用无血清诱导液诱导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通过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及功能的改变。结果:通过相分离法可制备出高孔隙率的三维壳聚糖支架,孔隙率达86.5%,孔隙分布均匀且相互连通,平均孔径182μm。诱导分化的MSCs在支架中贴附良好,呈现典型的软骨细胞形态,并有细胞外基质分泌。结论:人MSCs在三维立体培养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及软骨损伤的修复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CAT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冻干粉100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d。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分。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SOD、MDA、CAT水平。治疗后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NIHSS和CSS评分: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SOD、MDA、CAT水平: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能够显著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脑组织氧化损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9.
史德海  孙光印  张卉田 《医药世界》2010,(8):824-824,82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单纯常规治疗,在预防脑梗死家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13例移位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可调式支具保护,积极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X线片.结果 13例获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