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小儿梗阻性脑积水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但其疗效和预后仍未取得根本性改变。1984-2003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阻塞性脑积水76例,分别采取不同术式,获得较好疗效。现将本组资料,结合文章分析不同术式的差异,以期选择更佳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 2021 年我院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在每日经合理用药软件审核后的所有阳性不合理处方,再经药师、医师双方复审判定的真阳性不合理处方,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21 年我院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共 84 821 张,经合理用药软件点评得到不合理阳性处方 335 张,包含 360 条药品信息条目,其中适应证不适宜 169 条(46. 94%)、用法用量不适宜 134 条(37. 22%)、重复用药 24 条(6. 67%)、药品遴选不适宜 17 条(4. 72%)、药物相互作用 10 条(2. 78%)、给药途径不适宜6 条(1. 67%)。 经儿童心血管专科临床药师、医师联合复审前置审核系统筛出的阳性不合理处方后,判定真阳性不合理处方166 张,占抽查处方的 0. 20%,涉及不合理用药条目共 171 条,其中适应证不适宜 88 条( 51. 46%)、用法用量不适宜 63 条(36. 84%)、药品遴选不适宜 17 条(9. 94%)、重复用药 2 条(1. 17%)、给药途径不适宜 1 条(0. 59%)。 帕累托图分析显示,适应证不适宜和 2 种用药量不适宜为主要因素,药品遴选不适宜为次要因素,3 种用法用量不适宜、1 种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和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一般因素。 不合理处方涉及的 62 种药品中,心血管专业极少存在用药问题。 结论:儿童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较少,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 为进一步优化儿童心血管专业门急诊的合理用药,在实施前置处方审核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超说明书用药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用法用量系统规则,并针对现存的主要用药问题进行重点药学干预以进行持续改进与优化。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gov、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8月。纳入评价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符合定性研究条件,最终纳入5项RCT,包括271例儿童患者进行meta分析。共5个研究对哮喘症状进行了评估,分别显示试验组患儿的症状较轻。但由于各研究中使用的量表不同,本研究未对该结局进行meta分析。2项研究对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进行了报道,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OR=-0.54,95%CI:-5.28~4.19,P=0.83)。2项研究对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进行了报道,结果显示试验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R=0.63,95%CI:0.24~1.70,P=0.36)。一项研究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引起FEV1下降20%时的激发药物剂累计浓度(PC_(20)-FEV1)、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白介素(IL)和干扰素(INF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PC_(20)-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IgE、IL-17和INFγ低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另一项研究对学龄儿童由于哮喘导致休学的天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因哮喘致休学的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 d vs 5 d,P=0.04)。结论:现有研究结局指标不统一、偏倚较大,尚无法明确维生素D补充剂是否能使哮喘患儿获益。大规模、设计规范、结局指标判断标准统一、安全性评价全面的临床试验有待施行,从而进一步探索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史强  王晓玲  王巍  张建 《中国药房》2014,(14):1265-1267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内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探讨合理、可行的处理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新生儿内科医嘱2 148条,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分别对医嘱中的适应证、人群适宜性、给药剂量、频次、溶媒及配制浓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超说明用药医嘱550条,涉及药品40种。结论:对超说明书用药实行分级管理,既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又能促进用药的安全合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6.
刘薇  史强  郭东 《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1):46-48
目的统计分析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为儿科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上报至北京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1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儿童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涉及药品以抗微生物药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为主。结论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不合理用药等可能导致儿童严重ADR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HP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PASMC为研究对象,PDGF-BB诱导增殖,法舒地尔进行预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24 h后与空白组比较,PDGF组HPASMC细胞增殖比例,S期细胞比例和PCN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27kip1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用法舒地尔预处理后,与PDGF组比较,细胞增殖比例,S期细胞比例和PC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27kip1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法舒地尔可通过上调p27kip1蛋白表达来抑制PDGF诱导的HPASMC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模型,研究接触抑制对TSC-22表达的影响,并为进一步探明TSC-22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的确切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下述实验:①以不同初始密度接种细胞,分为两组:A组为50%融合组:以1.0×105/ml密度接种细胞于T25细胞培养瓶中,培养24h;B组为100%融合组:以2.0×105/ml密度接种细胞于T25细胞培养瓶中,培养24h;②均以2.0×105/ml的初始密度接种细胞于T25细胞培养瓶中,分为4组:A组为未融合组:接种后培养6h(至贴壁未融合状态);B组为融合组:接种后培养24h(至100%融合状态);C组为胰酶消化打破融合组:接种后培养至100%融合后,0.25%胰酶消化,离心混悬后重新贴壁,继续培养6h(此时细胞重新贴壁但未融合);D组为胰酶消化重新达融合组:接种后培养至100%融合后,0.25%胰酶消化,离心混悬后重新贴壁,继续培养24h(此时细胞重新达到100%融合)。以上各组分别提取mRNA和蛋白,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蛋白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TSC-22 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实时定量RT-PCR和蛋白印记结果表明:①心脏成纤维细胞融合度达到100%,即发生接触抑制时,与50%融合度组相比,TSC-22的mRNA和蛋白水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②融合组心脏成纤维细胞与未融合组相比,TSC-2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胰酶消化打破融合组心脏成纤维细胞与融合组相比,TSC-2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胰酶消化重新达融合组成纤维细胞与胰酶消化打破融合组相比,TSC-2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明确表明,在体外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中,接触抑制是诱导TSC-22表达升高的重要因素。当心脏成纤维细胞发生接触抑制时,TSC-22可能通过行使其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在接触抑制后所触发的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对TSC-22确切功能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阐明心脏重构机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54例.结果: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成功率91.6%(141/154),并发症发生率4.81%(7/154).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对13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3例均获得全切。术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11例,同术前1例,加重1例。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应积极行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