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分析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提高对MBC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MBC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等特点.结果 MBC占同期男性乳腺疾病的25%,占同期乳腺癌的1.19%.患者平均年龄为57.5(30~78)岁.从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1个月至10年,平均13.9个月.53.33%(8/15)的MBC位于左侧乳腺,26.67%(4/15)位于右侧,双侧者6.67%(1/15).肿块<2 em者4例,2~5 cm者7例,5~10 cm者4例.86.67%(13/15)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6.67%(1/15)为乳头状癌,6.67%(1/15)为浸润性小叶癌.MBC的形态学特点为伴有乳头的巢团状结构,粉刺样坏死少见.33.33%(5/15)的MBC伴腋窝淋巴结转移.9例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R阳性6例(66.67%);PR阳性7例(77.78%);CerbB-2阳性4例(44.44%);p53阳性4例(44.44%);Ki-67细胞增殖指数<25%者4例(44.44%),25%~50%者3例(33.33%),>50%者1例(11.11%).结论 MBC发病比例低,年龄偏大,就诊已属晚期,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的乳腺区域肿块.组织学上以非特异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具有乳头的巢团状结构,淋巴结转移较少.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淡黄色黏痰,伴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无发热、胸痛、盗汗、咯血、心慌、恶心、呕吐、腹痛、尿频、尿急,在院外按"心脏疾病"给予中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持续存在。症状加重,并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明显,查胸部CT示双肺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于淋巴结的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C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淋巴结L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左颈部包块1周入院,包块呈结节状,边界欠清,质硬伴压痛,与周围组织粘连,无红肿热痛。包块位于皮下,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镜下见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弥漫成片排列,细胞大小不等,体积较大者,形状不规则,胞质丰富、红染;核大,边缘不整,部分呈分叶状,核仁突出;可见巨核瘤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表达CD1a、波形蛋白和S-100,CD68部分阳性。诊断为淋巴结原发LCS,经放化疗后6个月死亡。结论 原发于淋巴结的LCS较为罕见,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确定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类型肿瘤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多数学者认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者其复发率较未有转移者高。胃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尤其是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在临床病理诊断中易漏诊。我们收集76例胃癌根治标本探讨其胃癌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常规病理学技术观察5例OB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免疫表型.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手术方式不详.1例根治术前实施了化疗,4例根治术后实施了化疗.结果 5例OBC的平均年龄55.8(34~78),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周至1年.病变在左腋窝4例,右腋窝1例.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C-erbB-2,C,CDFP-15,CK7,CK19和E-cadherin100%阳性,ER60%阳性,PR40%阳性,CK5/6和CK20均为阴性.除1例在乳腺内发现2.0 cm×1.0 cm×0.5 cm结节2枚外,其余4例在乳腺内未发现原发灶.2例在腋窝处查到6~12枚淋巴结,均未见癌组织浸润,1例查到6枚淋巴结均见癌组织浸润,1例未查到肿大的淋巴结.5例均有完整的随访结果,随访3例5~10个月存活,1例全身化疗后12个月死亡,1例经短期化疗后,随访30个月后死亡.结论 OBC的发病特点与常规乳腺癌类似;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指标有助于OB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部分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仍无法查见原发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家族成员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p53表达状态、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5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ASPP1、ASPP2、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p53、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并用χ2检验分析ASPP家族成员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和p53状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评价ASPP家族成员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155例乳腺癌组织中,ASPP1阳性率为13.5%(21/155),ASPP2阳性率为97.4%(151/155),iASPP阳性率为61.3%(95/155)。表达野生型p53者33例,突变型p53者122例,p53的突变率为78.7%(122/155)。ASPP家族成员的表达在野生型p53组与突变型p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PP1:χ2<0.001,P=0.987; ASPP2:χ2=1.110,P=0.579; iASPP:χ2=0.244,P=0.621)。luminal A型44例,luminal B型66例,basal-like型18例,HER-2过表达型27例,ASPP家族成员的表达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PP1:χ2=2.325, P=0.508; ASPP2:χ2=1.657, P=0.642; iASPP: χ2=0.815,P=0.846)。随访时间2~10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4.5%(131/155),5年OS率为79.4%(123/155)。ASPP1、ASPP2和iASPP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患者5年OS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SPP1:χ2=3.790, P=0.050;ASPP2:χ2=0.040, P=0.927;iASPP:χ2=1.253, P=0.263)。 结论ASPP家族成员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P53突变、乳腺癌分子分型以及乳腺癌患者预后均无关。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男,54岁。缘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以进食1h后症状明显,曾用中药治疗无效。近3个月以来腹胀加重,伴有反酸、打嗝、嗳气,并感腹部隐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于2009年12月23日入院。心、肺CT检测均未发现异常,上腹部CT平扫示:贲门胃小弯壁增厚,待排除肿瘤,须定期CT复查,注意其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印剑  王长松  原旭涛  乔亮 《中原医刊》2009,(22):F0003-F0003
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由髓系细胞来源的髓外发生的实体恶性肿瘤,粒细胞肉瘤常发生于淋巴结、皮肤及骨组织等部位,其他部位少见,原发于腹膜后的粒细胞肉瘤实属罕见。我们收治的1例腹膜后粒细胞肉瘤术前未明确诊断,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粒细胞肉瘤。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肺腺癌较为常见,但双侧腺癌(肺泡样腺癌)不多见,合并胃原发性腺癌就极为罕见了,尤其是有肺腺癌病史的患者,症状往往误导临床首先考虑胃转移性的腺癌.本例胃腺癌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为原发性的腺癌,现将此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