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4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39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292篇 |
内科学 | 161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8篇 |
特种医学 | 8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3篇 |
外科学 | 168篇 |
综合类 | 588篇 |
预防医学 | 253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26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54篇 |
肿瘤学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106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神经干细胞异种移植示踪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索人胎脑神经干细胞(hNSC)在动物移植研究中理想的示踪检测方法,探讨hNSC移植后的命运,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N2培养基从流产的人胚胎前脑组织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球,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抗原标志和细胞分化潜能以鉴定其干细胞属性。取体外培养6d的神经干细胞集落,进行PKH26标记后培养和分化示踪。将培养14 d的神经球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鼠侧脑室,12只鼠分为PKH26标记示踪组(4只)、免疫反应检测组(4只)和对照组(4只),于移植后第4、7、14天杀鼠取脑,全脑切片,行抗人细胞核抗体(抗-hNuc)和抗人神经丝抗体(Anti-hNF)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检测及PKH26的荧光观察。结果体外培养获得典型人胎脑神经干细胞球。PKH26能高效标记神经干细胞,标记的阳性率〉95%,标记分子可伴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但不进入细胞突起,仅位于胞体。Anti-hNuc免疫荧光检测和PKH26示踪结果显示:植入脑室的hNSC,4d即可迁移到嗅球、额叶皮层内侧中央前区、海马、枕叶皮层等部位的颗粒层内,小脑蒲氏细胞层有单层标记细胞排列,中脑区域也有广泛的标记细胞分布,损伤灶区有明显多的移植细胞分布。抗-hNF检测结果显示:在大脑皮层的颗粒层有阳性反应细胞,彼此间有连接发生。结论可用PKH26对体外培养获得的hNSC进行标记示踪。Anti-hNuc可用于检测移植细胞在受体鼠脑内的分布,抗-hNF可用于检测移植细胞的成神经元分化及神经元问发生的连接。hNSC经脑室途径移植缺氧缺血性损伤的新生大鼠脑,可快速迁移到全脑多处远距离部位,并构建神经元连接,损伤灶区对移植细胞有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82.
人肝细胞性肝癌组织转移相关分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肝细胞性肝癌(HCC)转移相关的关键蛋白分子。方法 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有转移的HCC组织和未发生转移的HCC组织总蛋白进行分离,两组间差异蛋白点用质谱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并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进一步检测验证。结果 鉴定出l6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S100钙结合蛋白(S100)、热休克蛋白27(HSP27)、细胞角蛋白18(CK18)等。对在转移性HCC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的HSP27,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在蛋白水平上验证了2DE结果,RT-PCR检测出两组问mRNA水平也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HSP27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内。结论 HCC转移与多种蛋白表达相关,其中HSP27高表达可能在转移中发挥作用,可能为潜在的判断HCC转移的分子标记或控制转移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3.
Van de Veerdonk等学者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后Th17细胞的反应性降低(Arthritis Rheum,2011,3).该研究纳入了12例活动期RA患者,应用微阵列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A患者基线和利妥昔单抗治疗3个月后滑膜组织中RORγt、白细胞介素(IL)-22、Th17细胞的含量.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 S)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动态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7周龄雄性Dahl盐敏感(DS)大鼠分别给予高负荷食盐(8%)或正常负荷食盐(0.3%)为12周和19周建立心肌肥厚(H-LVF)模型,心力衰竭模型(H-HF)及同龄对照组(12W-C和19W-C)。另设人体心肌生检标本作研究对象(高血压代偿性心肌肥厚患者7例,心力衰竭患者18例和正常对照6例)。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Cat SmRNA及蛋白表达,酶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Cat S活性,免疫印迹杂交检测心肌组织中的白介素1β蛋白表达,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Cat S的表达,心脏石蜡切片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和van Gieson's染色法分析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含量,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结果H-HF组大鼠和患者心肌中的Cat SmRNAs的表达显著高于19W-C组和H-LVF组大鼠和人(P〈0.01)。免疫组化法和in situ法分析显示增高的Cat S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H-HF组大鼠心肌的弹性蛋白分解能也显著高于19W-C(4.1倍)。H-LVF大鼠心肌间质弹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在H-HF大鼠则下降低于对照组水平。H-HF组心肌白介素IL1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9W-C。IL1β刺激心肌细胞的Cat S蛋白表达。心肌中的弹性蛋白酶表达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8,P〈0.05)。结论Cat S参与心室病理改变,是导致间质改变、心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心肌Cat S在H-HF时心室重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内镜下套扎电切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套扎电切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的价值,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内镜、超声微探头探察发现45例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患者。结果 45例小平滑肌瘤中38例一次性完全切除,6例残存瘤体行二次切除,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套扎电切联合术可根治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且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凋亡在胰腺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糖尿病发生的病理过程中均起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毒性、脂毒性和糖毒性均可引起β细胞凋亡。胰升糖素样肽-1由小肠内分泌细胞分泌,在糖尿病鼠类、培养细胞系、新鲜离体的人胰岛细胞及胰岛移植模型中均有抵抗凋亡的作用,可通过cAMP依赖途径激活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上调抗凋亡蛋白,下调caspase-3,减少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7.
目的筛选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相关的血清小分子量蛋白质标志物。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肝细胞癌无癌栓患者和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患者3组血清各l2份,用16%SDS-PAGE进行双向电泳,得到3组血清小分子量蛋白质表达图谱;经Image Master软件比对分析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点进行鉴定。结果在16%SDS-PAGE凝胶中,3×10^3~20×10^3区域内蛋白质条带间距较12.5%SDS-PAGE明显增宽,条带数目明显增多,且3组血清小分子量蛋白质表达图谱中均可清晰显示〈20×10^3的小分子量蛋白质斑点。组间比较显示,3组血清共有15个小分子量差异蛋白质点,经鉴定为5种蛋白质。与健康组比较,无癌栓组中载脂蛋白A-I、脂蛋白CⅢ、转甲状腺素蛋白和DNA拓扑异构酶Ⅱ表达降低,而结合珠蛋白-2表达增高;门静脉癌栓组5种蛋白质表达均较无癌栓组降低。结论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血清小分子量蛋白质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差异表达的小分子量蛋白质有可能为肝细胞癌和门静脉癌栓早期预测及治疗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人胚胎干细胞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表明FGF2,TGFβ/activin/nodal和IGF信号通路是人胚胎干细胞保持其多能性所必需的,然而直接添加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胰岛素是否能够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目前尚无报道.目的:拟建立人胚胎干细胞无饲养层无血清条件下的培养体系.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9/2009-02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完成.材料:12.5~13.5d龄清洁级ICR孕鼠2只,由昆明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人胚胎干细胞株BG02购自美国Bresagen公司.方法:①消化离心BG02细胞,重悬于无饲养层过渡培养基后接种,常规培养5~7 d,挑去分化的人胚胎干细胞,加入分散酶消化,切割成小团块,离心重悬后按1:3比例重新接种预铺层粘连蛋白的4孔板,此时培养基换成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基,由80%DMEM/F12、20%KSR、2 mmol/L glutamine、1%非必需氨基酸、0.1 mmol/L β-巯基乙醇、ITS(×1)、10~6 U/L青霉素、100 mg/L 链霉素、4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0.12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成.②无菌条件下取出ICR胎鼠,组织块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接种在0.1%明胶包被的6孔板中即为饲养层.将生长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的人胚胎干细胞株BG02预铺至有层粘连蛋白的培养板上,加入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及ITS的无血清培养基连续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察BG02细胞在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中的形态,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人胚胎干细胞特异性分子标志的表达,检测BG02细胞体外分化能力及其核型,比较BG02细胞在无血清无饲养层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中的生长情况、细胞集落分化率.结果:在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中,BG02细胞连续传代20代,细胞呈典型的人胚胎干细胞形态特征;BG02细胞表达SSEA-4,SSEA-3,TRA-1-60,TRA-1-81,Oct-4,但不表达SSEA-1;培养20 d后,BG02细胞进一步分化成3个胚层的细胞,分化细胞能够表达甲胎蛋白、巢蛋白、α-肌动蛋白;培养至20代细胞核型均正常(46XY).与在饲养层培养体系下比较,无血清无饲养层条件下BG02细胞BG02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倍增时间明显延长(P<0.05),集落分化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实验初步建立了入胚胎干细胞无血清无饲养层的培养体系,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ITS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