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6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237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11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768篇
内科学   600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2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634篇
综合类   1899篇
预防医学   637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703篇
  15篇
中国医学   636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扩张置管治疗癌性复杂性食管狭窄和瘘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辛培玲  弭希峰 《重庆医学》2006,35(6):521-523
目的应用带膜金属支架治疗癌性难治性食管狭窄和瘘,并对近、远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在电子内镜下应用扩张器和支架置入器,对临床确诊的难治性食管狭窄和(或)瘘的48例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术。根据病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48例患者共放置支架64个,置管后狭窄处直径由(4.02±1.35)mm增至(15.05±4.02)mm(P<0.01),吞咽困难由3.28±0.42级改善为0.94±0.73级(P<0.01),食管瘘患者瘘口全部闭合。随访1个月及1年有效率分别为100%、74.2%,1年失访共3例,复发共8例经重复治疗缓解。结论内镜直视扩张置管治疗难治性食管狭窄和瘘,操作直观简便,定位准确,成功率较高,近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结扎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8例患者均为DSA确定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床突旁梭形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梭形动脉瘤1例.其中6例经2周以上压颈(Matas' test)试验,一次性结扎颈总动脉,另两例未经压颈(Matas' test)试验准备,采用Crutchfield夹缓慢夹闭的方法结扎颈总动脉.结果 8例患者颈总动脉结扎后术前症状均得到改善,CT复查显示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结论 颈总动脉结扎对于一些手术、介入难以处理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存在较高的风险,需要耐心和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53.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2A胶囊内镜检查系统对90例经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结果: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进行92次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4.57%(87/92),其中急性大量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84.0%(21/25),慢性显性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98.51%(66/67),两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检查成功的患者中,胶囊内镜的病变检出率为85.06%,假阴性率17.24%。急性大量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0.95%,假阴性率23.81%;慢性显性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6.36%,假阴性率15.15%,经χ^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小肠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8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28例术后2~3周均恢复下地站立活动,无1例死亡。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5.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 -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可减少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1 ,2]。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 ,尤其是COX -2 ,有望成为抗癌药物的新靶点。COX -2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包括抑制凋  相似文献   
156.
酒精所致多脏器损伤及其相关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 ,酒精不仅可以引起广为人知的肝脏损伤 ,而且对人体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生殖内分泌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对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多脏器损伤及其相关机制综述如下。1酒精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酒精对血液系统的作用主要集中于对外周血  相似文献   
157.
白藜芦醇抑制胆囊癌细胞生长与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胜利  安利峰  何烨  范桂香  袁育康 《中药材》2005,28(6):489-49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胆囊癌细胞(GBC)和正常成纤维细胞(3T3)体外增殖的影响,进而观察Res对GBC和3T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SABC法检测细胞bcl-2、c-myc、p53蛋白表达.结果:Re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GBC细胞的生长与增殖(P<0.01),抑制率最高可达54%.Res能明显诱导GBC细胞凋亡,凋亡率最高为30.52%;处理组较对照组G1期细胞由34.88%上升至55.47±3.95%,S期细胞减少8.41%~17.54%,呈明显的G0/G1期阻滞现象.GBC细胞的bcl-2、c-myc基因蛋白表达降低,而p53基因蛋白表达增强.结论:Res能通过诱导GBC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与增殖,但对3T3细胞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58.
芎附正天软胶囊治疗偏头痛的镇痛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芎附正天软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福尔马林致痛和电刺激法评价受试药物对实验小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并研究该制剂对正常大鼠或5-HT致脑血管收缩大鼠的脑灌注量的影响.结果该制剂能显著抑制福尔马林所致的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能提高电刺激致痛动物的痛阈,可提高5-HT致脑血管收缩大鼠的脑灌注量,而对正常大鼠脑灌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芎附正天软胶囊可能具有阿片样镇痛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异常脑血管舒缩或脑血流灌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9.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手术是近年来深受医学界重视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因其具有无创伤、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随着这种新治疗方法的诞生,其麻醉方法的选择、用药及处理与常规手术麻醉有较大不同,特别是HIFU手术时间长,体位变化较多,病人术中易出现不合作现象,这要求其麻醉镇静要充分、合作评分满意。本文应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HIFU手术的镇静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0.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M2A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特别是小肠病变的检出率及病变类型,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M2A胶囊内镜对37例疑诊小肠疾病和体检者进行检查.结果疑诊小肠疾病组发现小肠病变18处,包括克罗恩病、小肠寄生虫、回肠淋巴瘤、回肠Mechel憩室、小肠海绵状血管瘤、小肠息肉样病变、小肠糜烂、回肠末端炎、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十二指肠囊肿,病变检出率为81.8%,诊断阳性率为68.2%(15/22);高于体检组.两组病例M2A胶囊内镜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运行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胶囊内镜平均工作时间,获取照片数量无显著差异,胶囊内镜图片质量佳,病人耐受性好.结论胶囊内镜对疑诊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较高,而且安全无创,可以作为小肠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