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近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对照组,17例)、PSE+普萘洛尔组(联合组,18例),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象变化,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变化,治疗后3、6及12个月不同时间段的再出血率,观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12个月内再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2组均出现了相关并发症,但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观察期间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SE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较单独使用普萘洛尔更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参麦、前列地尔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的效果。方法 62例SIR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给予2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治疗,34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前列地尔和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应用7 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 6( IL- 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在治疗7 d结束时,治疗组血清IL-6、TNF-α、CRP和 IL-10水平分别为(98.5±18.5) pg/ml、(31.8±9.5) ng/ml、(25.6±7.8) mg/ml和(92.5±24.5) 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180.6±34.5) pg/ml、(58.6±15.8) ng/ml、 (40.5±10.2) mg/ml和(72.8±18.0) μg/L,P<0.01];对照组MODS发生率为35.6%,明显高于治疗组(11.8%,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5.9%和2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前列地尔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可能通过调控机体炎症反应,阻断SIRS向MODS发展,对SIRS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3.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拉米夫定短期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2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85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初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不同抗病毒方案分为单药替比夫定(Ld T)组(29例)、单药恩替卡韦(ETV)组(30例)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LAM+ADV)组(26例)。抗病毒治疗96周以上,比较3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12、24、96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和乙肝病毒DNA(HBV DNA)转阴率,治疗后96周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及转换率、HBV耐药率及Child-Pugh分级变化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96周以上的抗病毒治疗。3组治疗后第12周、24周及96周ALT复常率差异和HBV DNA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96周Ld T组HBe Ag转阴率为42.9%,高于ETV组的22.7%和LAM+ADV组的20.0%,Ld T组HBe Ag血清转换率为28.6%,也高于ETV组的13.6%和LAM+ADV组的15.0%,但3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耐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分级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3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抗病毒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抑制患者HBV DNA复制和改善肝功能,Ld T组在HBe Ag转阴率和转换率上可能优于另两组,3组其他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5.
弓形虫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和P22 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作用。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A组(NS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0μl/鼠;B组(空质粒对照组),肌注pBK-CMV 100μl/鼠(1mg/ml);C组(pBK-P30免疫组)肌注pBK-P30 100μl/鼠(1mg/ml);D组(pBK-P30&pBK-P22联合免疫组)分别肌注pBK-P30和pBK-P22各100μl/鼠(1mg/ml),免疫后5周,通过ConA刺激,MTT法测定免疫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用流式细胞仪对CD4+、CD8+T细胞群进行测定。免疫后10周,免疫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结果表明,ConA刺激小鼠脾T淋巴细胞均发生增殖反应,疫苗免疫组略高于两对照组,但4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动态分析,CD4+T细胞在各组的增殖均不明显(P>0.05),但两免疫组CD8+T细胞数量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空质粒pBK-CMV对照组和NS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pBK-CMV对照组与NS对照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两免疫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联合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较两对照组均延长(P<0.05)。但两免疫组间、pBK-P30免疫组与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弓形虫DNA疫苗能诱导BALB/c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部分抗虫免疫保护作用,此两种DNA疫苗联合免疫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6.
<正>为了解深圳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本文采用ELISA对深圳地区1220名不同年龄、部分特殊职业人群进行了血清弓形虫IgG及IgM抗体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深圳部分餐饮业人群,光明农场动物饲养员及屠宰场工人,老年人、婴幼儿、中学生、医务工作者、孕妇、育龄妇女,共检测1220份血清。1.2 对照血清来源 IgG阳性、阴性对照血清由深圳市人民医院分子生物技术中心提供。IgM标准阳性、阴性对照血清为绿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以上对照血清亦有本站保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6例肝硬化合并H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病例诱因、重要生化指标(TBIL、ALB、Cr、PT)、Child-Pugh分级、HE分期、并发症。结果两组在上述观察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分级、HE分期及并发症均影响肝硬化合并HE患者的转归,可作为评价此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分析HBV Pre-S1抗原与HBV DNA的关系,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荧光定量PCR法及生化检测27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血清Pre-S1抗原、HBV DNA及肝功能,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70例HBeAg阴性血清中,Pre-S1抗原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39.6%和41.9%,Pre-S1抗原与HBV DNA存在相关性(χ^2=187.0,P〈0.01);Pre-S1抗原阳性组AST、ALT、TBIL、γ-GT均高于阴性组(P〈0.01);当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2.7时,Pre-S1抗原诊断敏感度85.8%,特异度93.6%,准确性90.4%,阳性预测值90.7%,阳性似然比13.4,优势比89.1。结论 HBV Pre-S1抗原与HBV DNA、肝功能均有较好相关性,在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中,它能够敏感、准确地反映HBV的复制和肝功能状况,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一项新传染性指标。  相似文献   
59.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196例肝硬化并UG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病例的出血病因、既往出血史、24 h内再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并发症(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血常规(PLT、...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对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2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分成血浆置换组(8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MELD评分及3个月时的病死率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MELD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MELD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但在MELD〉40的患者,则无明显降低;PE组患者病死率(49.4%)低于对照组(64.8%,P〈0.05),在MELD≤39的患者,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最佳MELD临界值为26,其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79.5%,准确性为80.0%,而PE组为30,其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69.8%,准确性为72.9%。结论 MELD评分能较准确地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