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430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795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19篇
  5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4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喜树碱类药物作为公认抗肿瘤药,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Topo-I)的活性有关。因此,分裂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对该类药物更为敏感。近年来,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有报道,喜树碱对不具有分裂增生特性的神经元也显示出较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神经元凋亡,但其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在深入分析喜树碱类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其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提出喜树碱对神经元的毒性机制可能依然与抑制Topo-I活性有关,可能是通过干扰DNA转录过程中Topo-I的活性,导致DNA转录障碍,最终引发神经元凋亡。并在该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42.
笔者对急性发作期的1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同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02)、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和心肌酶谱的变化,旨在探讨低氧血症与CTnⅠ和心肌酶谱水平改变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动态温热疏密波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组(10只)和手术组(50只)。手术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术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造模后常规饲养,对照组微波治疗仪,实验1组电(疏密波)治疗,实验2组热(热软膜)治疗,实验3组电热(治疗型护膝动态温热疏密波)治疗,分别对应治疗16周后,观察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学,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及p21、p53、Bcl-2 mRNA的表达。结果:16周时,骨性关节炎模型成功建立,经治疗后各组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P〈0.05);各组软骨细胞的凋亡率、p53 mRNA表达,模型组、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实验1组(P〈0.01,P〈0.05),实验3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P〈0.01,P〈0.05);软骨细胞p21、Bcl-2 mRNA表达,模型组、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实验1组(P〈0.01,P〈0.05),实验3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2组(P〈0.01,P〈0.05)。结论:动态温热疏密波能有效下调软骨细胞p53 mRNA表达,上调p21、Bcl-2 mRNA表达,从而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44.
67例肝癌患者凝血四项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癌患者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检测以了解肝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利用日本东亚CA-50血凝仪,检测67例肝癌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PT、APTT、TT、FIB水平。结果肝癌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肝络通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中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特征,探讨肝络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取体重240~260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周模型组、2周肝络通组、4周模型组、4周肝络通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CBDL)对大鼠进行造模,分别于造模2周、4周测量门静脉压力,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7)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胆总管结扎后2周和4周门静脉压力均显著升高,模型组nAchRα7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门静脉压力和nAchRα7的表达具有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加重的一致性趋势.肝络通组门静脉压力显著低于模型组,术后4周作用最为显著;2周肝络通组nAchRα7的表达与2周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4周肝络通组较4周模型组显著减少.结论:肝组织nAchRα7的表达变化与门静脉压力变化具有一致性趋势,肝络通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肝组织内nAchRα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6.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确立的工作目标要求,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5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为落实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市民心理健康水平,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于2006年10月,在闵行区按3‰的比例抽取2543名市民开展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并以基本知晓率作为考核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一种共振散射(RS)技术测定奈替米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在pH3.78 Britton-Robinson的缓冲液中,奈替米星与丽春红G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同步扫描(λex=λem),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散射光谱,最强的散射峰位于577nm。同时观察了奈替米星与丽春红G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对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在波长为577nm处,奈替米星浓度在0.12-10.5μg/ml范围内与RS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Rs=7.79c-1.38,相关系数为0.9981,方法的检测限为28.5ng/ml,并用于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测定,回收率在94.70%-106.0%之间。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用于奈替米星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PPC(急性PPC 37例,慢性PPC 16例)行超声引导下PCD治疗的病例资料。所有PPC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PCD术,对引流液持续增多,囊肿无明显缩小者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结果 PCD穿刺成功率为100%,PPC单纯行PCD的总体治愈率为66%(35/53),其中急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89.2%(33/37);慢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12.5%(2/16)。对先行PCD失败者行囊肿和胰管造影检查示二者持续相通,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PPC均可完全治愈。结论 PCD治疗急性PPC效果满意,对慢性PPC成功率低,往往需联合其他微创引流技术。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HPLC-DAD结合HPLC-MS法检查牛黄解毒片中的土大黄苷的检测方法.方法:以C18柱为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26nm.并采用HPLC/MS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对18批市售的牛黄解毒片进行筛查,检出土大黄苷的牛黄解毒片有6批.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检查牛黄解毒片中是否掺入土大黄苷.  相似文献   
50.
目的验证六步推拿法在治疗小儿厌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例小儿厌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施以六步推拿法;对照组常规应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63.8%。结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用本法治疗小儿厌食,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患儿易接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小儿厌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