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观察术前化疗对提高儿童肾母细胞瘤手术全切除率及术后长期生存率的效果。方法:将儿童肾母细胞瘤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术前进行化疗,对照组术前不化疗,对比两组手术全切除率及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肿瘤全切除率84.2%,术后3年存活率7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化疗可提高儿童肾母细胞瘤手术全切除率及术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2.
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50例应用输尿管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中、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术中输尿管穿孔3例(1.20%),1例改行开放手术,2例经留置双J管保守治疗;术后肉眼血尿173例(69.2%),应用止血药物对症治疗1~2天后血尿消失;术后腰痛41例(16.4%),其中肾绞痛5例(2.0%),针对引起腰痛的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感染9例(3.6%),经抗感染和拔除双J管等治疗后恢复;结石残留28例(占输尿管结石患者12.4%),子保留双J管行ESWL治疗后痊愈。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较少见,且绝大多数行保守治疗可得到解决;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主要的感染并发症 ,也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移植受者肺部感染中又以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Cytomegaloviruspneumonia ,CMV)处理较为棘手 ,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我科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重症CMV肺炎患者 19例 ,其中 17例救治成功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19例患者中 ,男性 14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2~ 65岁 ,平均44 3岁。1.2 CMV肺炎发生的时间  发生在肾移植术后 6个月以内者 16例 ,6个月至 1年者…  相似文献   
24.
背景:在目前肾源奇缺的情况下,因尿瘘而导致移植肾切除者尤为可惜,尿瘘的合理诊治应引起器官移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尿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对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6例肾移植后尿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尿瘘发生率为1.26%,13例单纯性尿瘘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成功11例.2例因输尿管远端坏死保守治疗失败,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吻合及带蒂大网膜修补后治愈,尿瘘保守治疗成功率84.6%;3例复杂性尿瘘患者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均1次手术成功.结果提示,对于肾移植后尿瘘患者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治疗,早期诊断,选择正确治疗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利用大网膜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带蒂大网膜修补肾移植后复杂性尿瘘和单纯性尿瘘保守治疗失败后病例具有取材方便、组织修复快、尿瘘复发率低的特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Celebrex对膀胱癌T24细胞株COX-2mRNA和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选择性COX-2抑制剂Celebrex与膀胱癌T24细胞株COX-2mRNA和PGE2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结果】Celebrex在一定时间和剂量范围内可明显抑制膀胱癌T24细胞株PGE2的表达,但Celebrex无论在时间-效应或剂量-效应关系上均不影响人膀胱癌T24细胞株COX-2 mRNA的表达。【结论】Celebrex对COX-2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COX-2酶及其主要代谢产物PGE2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BPH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一期腔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钬激光碎石术和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加剜除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碎石时间15~45min,平均26min前列腺电切时间45~150min,平均65min。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结石残留等并发症。术后3~5天拔除尿管,无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病理检查结果均为BPH。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2.6±4.8)分降至(7.8±1.5)分(P〈0.05),最大尿流率(Qmax)由(6.3±2.5)ml/s升至(16.8±3.8)ml/s(P〈0.05)。结论:同期进行钬激光碎石术和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加剜除术是一种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高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肾移植术后肺部严重感染病原学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引起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28例肾移植术后肺部严重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中有26例检出病原体,引起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按出现频度高低依次为细菌(26例次,主要为肺炎克雷白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等);病毒(8例次,主要为巨细胞病毒);真菌(6例次,主要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青霉菌)。其中单纯感染12例,混合感染14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严重感染的病原菌有其特定的菌群语,了解其规律对于临床及时准确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61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螺旋CT对61例可疑为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61例检出输尿管结石68枚,57例为单侧单发;4例为单侧多发。【结论】应用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优于其他常规方法,螺旋CT可以做为输尿管结石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的补充。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该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3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后随访9个月~7年,其中有9例膀胱肿瘤复发,2例死于术后肿瘤进展。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亦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及创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与IGF 1表达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采用RIA法研究 6 0只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IGF 1表达。临床组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 2 0例肾移植病人移植肾组织中IGF 1表达。结果 实验组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2 4h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 ,肾小球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IGF 1呈阳性表达 (0 0 5 1± 0 0 1)ng mg ,术后 7d达高峰 (0 11± 0 0 1)ng mg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肾组织学及IGF 1在 2周后恢复正常。临床组 :肾移植后 2 4hIGF 1呈阳性表达 ,AOD值为(0 31± 0 0 7) ,术后 7d达高峰 (0 5 0± 0 0 7) ,P <0 0 5 ,10~ 14d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术后发生CR3例 ,IGF 1升高达 (0 76± 0 0 7) ,P <0 0 5 ,而ATN6例中 ,IGF 1为 (0 5 6± 0 10 ) ,P <0 0 5。随着排斥控制 ,肾功能恢复IGF 1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会出现IGF 1表达。排斥反应时IGF表达明显高于ATN及正常肾组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为非免疫因素与免疫因素损伤相互协同 ,共同促进移植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