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菌落PCR快速分析抗体库重组率时的假阳性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菌落PCR法鉴定噬菌体抗体库阳性重组率的可靠性。方法 鼠抗体基因Lc片段、Fd片段经酶切、纯化后 ,依次克隆入pComb3载体上相应的酶切位点 ,电转化XL1 blue菌后建立鼠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比较菌落PCR法、质粒PCR法及质粒酶切法鉴定转化菌阳性重组率的一致性。同时用空菌、空载体、空载体菌等作模板为对照PCR ,以排除相关组分的干扰。结果 建立的Lc库的库容为 1.175×10 6CFU ,Fab库的库容为 1.0 2×10 6CFU。 3种方法鉴定的阳性重组率不同 (Lc的重组率依次为 10 0 %、78%、78% ,Fd的重组率依次为 90 %、6 6 %、6 6 % ,Lc与Fd同时插入的重组率依次为 90 %、5 0 %、5 0 % )。菌落PCR法鉴定的重组率偏高 ,存在假阳性现象。对照PCR提示 ,XL1 blue菌本身可能是导致假阳性扩增的原因。结论 用菌落PCR法不能准确鉴定噬菌体抗体库的重组率 ,用质粒PCR法或质粒酶切法鉴定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对兔VX2 肝脏移植瘤的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VX2 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 ,于治疗结束后 0、12h、1、2、4、8、16d共 7个时间点分别切取肿瘤中心组织及边缘组织为检测标本 ,进行HE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并运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毁损区边缘部组织中有大量阳性细胞 ,中心部分亦有较多的阳性细胞 ,两者凋亡细胞指数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对照组标本中仅发现极少数阳性细胞 ,且其中心区与边缘区无统计学差异 ,其凋亡细胞指数与治疗组标本相比 ,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于不同时间点观察 ,治疗组细胞凋亡高峰在 2 4h左右 ,而对照组细胞凋亡则无明显时间分布特征。结论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项重要机制。其发生的部位主要是肿瘤周边区 ,时间高峰在RFA作用后 2 4h左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射频消融(RFA)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应用RFA联合TAE模式治疗的27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31个瘤体,直径6cm-18.5cm。所有患者首先给予TAE治疗(一次或多次),在包块明显缩小后,进而给予RFA治疗。随访时间为12-64月(最后一次RFA治疗后,中位时间38个月)。所有患者均根据增强CT结果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RFA治疗3个月后,21例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77.8%)。并且第一次增强CT示瘤体明显缩小,其中完全坏死率为71.0%(22/31)。对于9个提示血流存在的病灶,再次行RFA治疗。至随访结束,10/31(32.3%)已回缩瘤体显示增强信号,其中5个瘤体直径增大。结论:TAE+RFA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泌素受体拈抗剂和CD28/CpG ODN活化PBMC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杀伤作用机理。方法用含共刺激活化PBMC或(和)C1-988(胃泌素受体拈抗剂)的100mL/L胎牛血清的RPM1 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测生长曲线;MTY法检测活化细胞的体外淋巴细胞毒作用,并用电镜观察效应细胞杀伤的结肠癌细胞超微结构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胃泌素拮受体抗剂本身对SW480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P<0.05),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杀伤作用明显(P<0.01),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与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合用,对SW480 CEA的杀伤作用显著大于胃泌素受体拮抗剂本身对SW480细胞杀伤作用(P<0.01),亦大于单独应用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对SW480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增加了SW480细胞对共刺激活化PBMC的敏感性。电镜结果显示,效应细胞作用24小时肿瘤细胞就部分发生坏死,部分肿瘤细胞可见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效应细胞SW480 CEA细胞72小时明显凋亡。结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与共刺激活化PBMC联合应用,提高了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靶向性杀伤作用。活化的淋巴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是通过坏死及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肾上腺转移癌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属于人体肿瘤转移的好发器官之一。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使许多肾上腺转移癌早期被发现。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37例肾上腺肿瘤进行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5例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的病例资料。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岁。临床表现为颈前中线部位肿物。结果均经B超检查确诊,均行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康复顺利,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随访时间0.5~3年以上,无复发。结论B超是甲状舌管囊肿的首选诊断方法,囊肿切除并扩大切除舌骨中段及舌盲孔段的病变组织是防止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型胆管闭锁的外科治疗以及临床意义。方法2003—2011年,作者收治胆道闭锁患儿98例,其中伴有胆总管闭锁的I型胆管闭锁患儿5例,男3例,女2例,年龄62~127d。行胆囊-空肠吻合术2例,肝管-空肠吻合术3例。结果2例胆囊-空肠吻合术患儿退黄时间分别为术后10d和术后17d(退黄标准为总胆红素〈20μmol/L);3例肝管-空肠吻合术患儿退黄时间分别为术后20d、1个月和2个月(退黄标准同前)。术后随访时间1—5年;2例胆囊-空肠吻合术患儿术后未见黄疸反复。3例肝管-空肠胆道重建手术患儿中,1例术后未见黄疸反复,1例术后5个月出现黄疸,诊断为胆管炎,经抗炎治疗后好转;1例反复发作胆管炎最终选择肝移植。结论术中胆道造影是诊断胆道闭锁的金标准;如果术中造影证实为胆总管闭锁,且胆囊与左、右肝管通畅,主张采取胆囊-空肠吻合术。肝管-空肠吻合容易造成吻合口狭窄;过度解剖肝门对于术后恢复不利。  相似文献   
19.
隐睾是常见生殖系统先天畸形,发病率约2%。4%。常合并疝,易发生嵌顿,需早期治疗。小儿腹壁疝多为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引起的斜疝,半月线疝较罕见。作者近期治疗1例双侧隐睾伴半月线疝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指压法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轻中度颈部淋巴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24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发生术后左侧颈部淋巴漏.分析局部指压法治疗淋巴漏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颈部引流液的量及性状,以及颈部引流管的拔除时间.结果 12例患者接受指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