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刘骅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804-2805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将42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250 ml静滴,每日1次,同时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10 d;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两组其他治疗完全相同. [结果]治疗组远期疗效较对照组明显,神经功能恢复的显著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治疗组在治疗后Hct、Fg两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血液稀释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更有利于阻止脑梗塞患者病情急性进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且安全、可靠,适合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33.
李瑞麟  范鲁雁  刘骅 《安徽医药》2008,12(12):1163-1164
目的探讨消癌平颗粒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LUNA ODSC18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9∶9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25℃。结果0.015-0.6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为0.83%(n=5)。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消癌平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4.
35例小肠间质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小肠间质瘤的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缺乏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术前确诊较为困难。目的:了解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探讨如何提高小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率和合理的手术方式,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2004年6月仁济医院收治的35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病理学特点和预后,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脐周隐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肿块和小肠梗阻是本组小肠间质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小肠间质瘤多好发于十二指肠和空肠;80.0%的良性小肠间质瘤瘤体直径<5cm,93.3%的恶性小肠间质瘤瘤体直径>5cm;小肠间质瘤以肠腔外生长为主,良、恶性间质瘤在生长方式上无显著差异。空肠、回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率显著低于十二指肠间质瘤(P<0.01)。胃镜、增强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小肠间质瘤检出率较高。30例恶性间质瘤中20例(66.7%)行小肠肿瘤根治术,8例(26.7%)行小肠肿瘤减瘤荷手术,2例(6.7%)行姑息性手术。30例恶性间质瘤切除标本中9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5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合理应用辅助检查方法可提高小肠间质瘤的术前确诊率,术中对间质瘤的良、恶性判断有困难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青川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2∶28);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40℃。结果:柴胡皂苷a、d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柴胡皂苷a:y=316.57x-85.656,r=0.9992,柴胡皂苷a在2.8725~22.98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柴胡皂苷d:y=309.83 x-8.7877,r=0.9999,柴胡皂苷d在2.21~17.68μg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柴胡皂苷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柴胡皂苷d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结论: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柴胡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6.
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筠  刘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55-56,59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凝血图及血小板数目,体积变化情况,探讨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方法:对80例发病时间在6~24 h内的脑梗死患者测定其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凝血图,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异常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胃肠道肿瘤术前定位与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对胃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胃癌的332例患者进行术前MSCT检查,比较C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2)对73例小肠肿瘤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比较小肠淋巴瘤和小肠癌在CT成像上的区别.(3)对228例经纤维结肠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MSCT检查,采用x.检验分析结直肠癌的CT征象特点.结果 (1)MSCT能提供定位或重建胃周血管等更多信息,对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2%(244/312)、67.3%(210/312)和93.8%(30/32).(2)MSCT检查小肠癌主要表现为包块和肠壁浸润性增厚,且肠壁增厚一般不出现分层,肠梗阻多见,但肠系膜淋巴结和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检出率低.小肠淋巴瘤的CT检查表现与小肠癌相反.(3)表面毛糙征与不均匀强化等CT征象对诊断结直肠癌有重要意义,增强后CT值测定有助于鉴别结肠炎性病变.结论 MSCT可在胃肠道肿瘤术前定位与分期诊断中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结合内镜检查更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8.
胃癌基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回顾胃癌基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 复习相关资料,就近年来胃癌基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 使用基因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早期发现、预后监测、疗效判断等都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胃癌的基因治疗还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解决.结论 基因检测及治疗将成为胃癌诊治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9.
刘复生  刘骅  吕福东  果红 《癌症进展》2007,5(4):355-361
传统的诊断病理学是以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为基础,观察病变的组织形态,加上必要的特殊染色,藉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几十年来,确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部分病例能作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诊断。但尚有约10%的病例,尽管采用各种手段,由于种种原因(如取材不当、制片差、肿瘤分化太差以及肿瘤的异质性等),难以作出客观的正确诊断,因而给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造成一定困难,也影响治疗效果的判断等。近几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的进展,免疫组织化学及众多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肿瘤诊断水平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尤其免疫组化已广泛应用到各级医院…  相似文献   
40.
沈志勇  刘骅  周敏  曹晖 《胃肠病学》2009,14(6):359-361
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多见于胃部手术后,继发于腹部其他脏器术后者少见。目的:探讨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仁济医院普外科1998年5月~2008年4月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共19例患者纳入研究。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多发生于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较大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后3~5d进食后出现上腹饱胀、呕吐,再次胃肠减压时引流量〉800ml/d。胃碘水造影和胃镜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胃肠减压、促胃动力、营养支持和中医(中药和针灸)综合治疗有助于胃动力的恢复。结论: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非手术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