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比较不同的用药方法所产生的抗瘢痕化效果的差异 ,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行双眼全层滤过手术 ,3种用药方法 (A组 ,单纯术后滴药 ;B组 ,术中用药联合术后滴药 ;C组 ,术中一次性用药 )比较 2 0g·L-1环孢霉素A(CsA)对术后眼压下降幅度、滤过泡计分、滤过泡生存期、瘢痕厚度及成纤维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单纯术后滴药组 (A组 )滤过泡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术中用药联合术后滴药组 (B组 )术后 6d起 ,用药眼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眼 (P <0 .0 5 ) ,术后 3d起 ,滤过泡计分高于对照眼 (P <0 .0 5 ) ,滤过泡生存期长于对照眼 (P <0 .0 0 5 ) ,术后 2 6d ,用药眼瘢痕厚度小于对照眼 (P <0 .0 5 ) ,成纤维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眼 (P <0 .0 5 ) ;单纯术中用药组 (C组 )术后 6d起 ,用药眼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眼 (P <0 .0 5 ) ,术后 3d起滤过泡计分高于对照眼 (P <0 .0 5 ) ,滤过泡生存期亦长于对照眼 (P <0 .0 0 5 )。结论 环孢霉素A在活体具有抗增殖作用 ,单纯术中用药或联合术后滴药效果明显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亚型,虽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晚期肺腺癌临床预后和总生存仍较差。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miRNA在多种癌症中发挥作用,并在细胞增殖、转移、炎症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miR-625-5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旨在为后续肺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GEO数据库查找肺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miR-625-5p在各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EdU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miR-625-5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625-5p靶向结合的关键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蛋白激酶cAMP激活催化亚基α(protein kinase cAMP-activated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RKACA)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分析miR-625-5p与PRKACA之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共转染敲低PRKACA质粒和敲低miR-625-5p质粒后各组细胞PRKACA的表达情况。采用EdU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共转染以后各组肺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miR-625-5p在肺腺癌组织(P<0.000 1)和各组肺腺癌细胞(P<0.000 1)中表达上调。EdU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iR-625-5p能够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P=0.002 3)和侵袭(P=0.000 3)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625-5p能与PRKACA靶向结合(P=0.000 8)。在肺腺癌细胞中,miR-625-5p与PRKACA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0 1)。miR-625-5p下调能够逆转敲低PRKACA对A549细胞增殖(P=0.011 9)和侵袭(P=0.001 5)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miR-625-5p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并通过负向调控PRKACA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利用小RNA干扰技术降低COX-2表达对高度恶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趋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合成的小RNA干扰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株,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 mRNA的表达。通过趋化运动实验检测细胞的运动能力;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和DNA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干扰质粒pSUPER-siCOX-2,转染后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MDA-MB-231/pSUPER-basic(对照组)和MDA-MB-231/pSUPER-siCOX-2(实验组)。转染后48 h,与MDA-MB-231/pSUPER-basic细胞相比,MDA-MB-231/pSUPER-siCOX-2细胞的COX-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COX-2减低的乳腺癌细胞的趋化运动能力比对照组细胞降低(P<0.01);COX-2减低的乳腺癌细胞侵袭并穿透Matrivgel膜基质的细胞数量比对照组细胞少(P<0.01)。结论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COX-2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的趋化和侵袭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
骨髓活检标本脱钙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理外检制片和科研工作中,血液科送检较多的是骨髓活检标本,也是较难制片的组织之一。骨髓石蜡切片需经完全脱钙,才能制成理想的石蜡切片。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脱钙液,这对于制片的完整,保存骨髓细胞结构使HE染色清晰,提高骨髓制片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科从1997年初开始采用混合脱钙液代替传统的5%硝酸用于骨髓活检标本脱钙,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1  材料与方法① 混合脱钙液[1]:甲醛100 ml,甲酸80 ml,盐酸70 ml,三氯化铝60 g,冰醋酸25 ml,生理盐水100 ml。② 经10%甲醛固…  相似文献   
75.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factor β ,PDGF β)是近年来认识的参与肾小球局部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之一 ,其在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5 0 % [1] 。本实验分别观察PDGF β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和肾小管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 ,探讨PDGF β在该型肾炎发病中的作用 ,为临床抗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穿刺标本均…  相似文献   
76.
77.
针对病理学研究生就业方向的转变及临床应用型病理学人才的需求,结合病理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以探究讨论式教学为主线,从授课方式、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人手,探讨病理学研究生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检测22份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41份子宫内膜增生症(增生组)和79例子宫内膜腺癌(腺癌组)组织标本中COX-2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正常组COX-2蛋白不表达,而增生组和腺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1.2%(21/41)和67.1%(53/79),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增生组和腺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增生组和腺癌组存在COX-2 mRNA的表达,而正常组中未检测到。结论COX-2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依靠病理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一直是人们公认的有效和准确的方法,活检所得前列腺标本的来源主要有三个:(1)手术切除;(2)经尿道电切;(3)细针穿刺。本文作者对1345例前列腺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了上述三种不同病理活检方法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在三种活检标本中,癌检出率分别为:摘除标本3.5%(22/635),电切标本2.6%(8/310),穿刺标本33.8%(135/400)。由此可见,细针穿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最高,也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人免疫器官突触体素、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支配和免疫反应细胞的分布,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正常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各30例。10%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结果:胸腺,突触体素、S-100蛋白和NSE免疫反应神经众胸腺被膜随小叶间隔和血管胸腺皮质,再延伸到髓质形成神经纤维网,在胸腺组织散在分布突触体素、S-100蛋白和NSE免疫反应细胞。淋巴结,免疫反应神经纤维沿被膜和门部结缔组织小梁及血管进入皮质后主要分布于副皮质区环绕淋巴滤泡,进一步分支到达髓质。在髓质髓窦内有NSE免疫反应细胞。脾脏,免疫反应神经纤维沿着血管的各级分支进入脾实质,主要沿着脾动脉的分支而分布在白髓、红髓和边缘区,穿插于淋巴细胞之间。结论:在人免疫器官可能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作用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