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 患儿女,4岁。因发烧、咳嗽、气喘两周于1972年3月10日入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胸部x线检查,见左上大量液体并有液平面,以“肺炎”后脓胸(左),于左下第七肋间腋后线行胸腔闭式引流,但每日引流量仅10~±毫升,体温仍稽留在39℃上下,胸片仍见左上大量积液。经穿刺定位后又于左前第三肋间置管引流,“脓腔”却经久不闭,遂改开放引流,院外更换敷料观察。二个月后因开放引流管滑入胸腔,脓液引流不畅,再次入院。1972年12月12日全麻下夹取胸内开放引流管,扩大开放引流,继续门诊更换敷料。三年半后,即1976年4月3日(患儿已8岁),转入本院时,胸壁开放引流处已形成4×5厘米的胸壁缺损,胸内之“脓腔”为可容120毫升液体之囊腔(图示:“脓腔”碘油造影)。行开胸探查,见肺胸膜有膜性粘连,而左上胸内之“脓腔”为左肺上叶后段之巨大囊肿,旋即切除左肺上叶,病  相似文献   
42.
<正> 患者男,46岁。吞咽困难一月,经食管造影、食管镜活检,确诊为食管鳞癌;因病变较长(8厘米),先行术前放疗(2500rad),肿瘤缩小为4厘米。1977年10月12日针麻下行食管部份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病理诊断:食管鳞癌、侵及肌层、放疗后。术后经过顺利,已恢复工作。1979年11月以来时有版张、腹痛。1980年1月,胸片:左下有囊状阴影,左肋膈角模糊(图1)。左胸听诊可闻  相似文献   
43.
<正> 患者,男,21岁,住院号:12320。右胸下部疼痛三年,加重月余。一年前体检,胸透发现“右肺有病”,入院前一个月,咳嗽,盗汗,食欲减退,他院以“右下胸内包块”转来本院。既往无特殊。检查:除右肝浊音界上升至第五肋间(锁中线)外无特殊。胸片:部份右膈较左膈高两个肋间(封四图1、2)。心电图检查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血沉1mm/一小时;肝肾功能正常。透视下行肝脏超声波探查,肝波上界与透视下的包块上缘相当。气腹后胸片见膈肌完整,膈下包块与膈肌有粘连(封四图3,4)。全麻下行开胸探查:右后外侧切口,第八肋床进胸,肺胸膜及膈肌有粘连,分离后有一质软的实质性包块。打开膈肌见膈下为肝脏,外观无特殊,但有约10厘米直径一片与膈肌不易分离,将此片膈肌保留于肝脏上,此突起呈蕈伞样,似为一肝副叶,即行膈重叠缝合,剪除多余膈肌,送检:横纹肌结构清晰,杂有脂肪纤维组织,有轻度急慢性炎细胞浸润。术后恢复良好。透视见两侧膈肌位置等高,膈肌运动良好。平片上看到两侧膈影不等高应考虑:膈上病变:肺盘状不张;肺下性积液。膈下病变:膈下脓肿;腹腔病变:胃或肝脏病变。膈肌本身病变:膈神经瘫痪;膈肌弱升症;膈疝。本例可见右膈下阴影浓度不一致。如透视下,膈肌活动度减低甚至有矛盾运动多提示有膈神经麻痹;如见膈肌不完整,或见空腔脏器,则可能是膈疝。  相似文献   
44.
45.
我院于1959年6月至1981年12月共收治10例外伤性膈肌破裂。依据诊断及处理体会、结合文献复习,认为对胸腹联合伤或腰背部挤压伤,尤应想到有膈肌破裂之可能一旦确诊,如无特殊情况、应尽早施行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46.
<正> 患者男,25岁。因持续高热一周于1980年4月7日入院。全身各系统物理检查、血、尿等化验,以及心、肺、肝、肾、胃肠等功能测定均未见异常,胸片亦未见特殊。考虑“败血症”,传染科以多种抗菌素治疗,体温仍稽留在39℃左右。5月20日复查胸片,见右上纵隔阴影增宽,转入肺内科改为强化抗痨治疗,但体温仍无下降趋势,而胸前区疼痛却逐渐加剧,前胸壁胸骨旁第二肋间触痛明显。7月2日胸片,右上纵隔包块阴影明显增大(图1),边缘锐利;侧位胸片病变在前纵隔(图2);后前位断层14厘米平面病变清楚。右前第二肋间胸骨前试行胸穿,抽出20毫升白色脓液,其中并有干酪性物质:纵隔病变已形成寒性脓肿,  相似文献   
47.
<正> 患者,男,55岁,制刷工人。咳嗽吐痰20余年,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多方治疗而效果不著。去年11月以来咳嗽气短加重,胸片发现右肺下叶有一8cm直径的囊性病变其内有一液平(图1),斜位观病变在脊柱前(图2),临床诊断为肺囊肿。其他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唯肺功能检查,有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及肺气肿。即给予抗菌素及呼吸道对症治疗,两月后,咳嗽吐痰及气短明显好转,再胸透及胸  相似文献   
48.
<正> 患儿,女,11岁。一年来经常发烧咳嗽,且晨起咳痰较多。当地医院胸部X线检查,曾发现左上肺有“拇指大小”的病变,经抗生素治疗好转。近三个月来,发烧、咳嗽、排痰加重,再次摄胸片,见左上肺纹理稀少且紊乱,虽经多方治疗仍无改善,于1979年10月29日以肺大疱收入本院。检查:除左上呼吸音稍低外,余元特殊。血、尿常规正常;痰查结核菌阴性。肝、肾功能、肺功能、心电图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胸部X线检查:后前位胸片:平第八后肋有~囊壁样弧形阴影,内缘呈弧形上  相似文献   
49.
<正> 胃泌素(Gastrin)是胃窦部及十二指肠近端粘膜中胃泌素细胞(又称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胃肠道激素,它在人的消化功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了探讨胃泌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在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时血清胃泌素值的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胃泌素在外周血液中含量甚微,故用一般的生化方法无法测定,而目前应用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则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确性好、标本和试剂的用量少及操作简便等优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制备可用于移植气管局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明胶微球(gelatin microspheres,GMs),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改良双相乳化冷凝法制备表皮生长因子明胶微球(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atin microspheres,EGF-GMs),计算其溶胀率,观测微球分散度、粒径及外观形态。采用BALB/c3T3作为效应细胞,分为3组,A组(EGF-GMs组)、B组(游离EGF组)、C组(空白GMs组),进行细胞计数并应用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周期评估表皮生长因子明胶微球生物学活性。结果制得的明胶微球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07μm。细胞计数:第1、3天时。B组>A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A、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1天时,A组>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1天,流式细胞分析结果:A组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比例均大于B、C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明胶微球粒径大小适合局部应用,能够在较长时间缓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表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