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颈椎前路异体骨移植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异体骨移植结合钛钢板、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及钛网进行颈椎前路重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999年12月至2002年3月应用冻干异体骨移植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固定或钛网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治疗126例颈椎病患者,共随访67例,平均随访时间13.6±2.7个月,按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X线检查判定融合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JOA评分从术前的12.37±1.60分提高到16.28±1.09分(P<0.05);Nurick分级从术前的2.47±0.58级提高到术后的0.77±0.81级(P<0.05)。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得到恢复,颈椎生理前凸部分或全部恢复,植骨块无移位、脱落、塌陷,无融合器或钛网脱出、移位及突入上下椎体中的情况,钛钢板及螺丝钉无移位及松脱。结论:颈椎前路异体骨移植内固定重建治疗颈椎病近期观察证实,颈椎稳定性获得重建,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2.
火器伤后灼性神经育的神经内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3.
为了增加随意皮瓣的长度,于1991年1月~1994年7月,设计了双蒂随意皮瓣。在皮瓣纵轴的两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深筋膜浅层,游离其皮下组织,而皮瓣纵轴的两极不作切口,即形成两极双蒂皮瓣。于皮瓣下放置医用硅胶膜,以阻隔皮瓣血液循环产生延迟效应。10~14天后切断其一蒂,即形成单蒂超长随意皮瓣,然后将其旋转覆盖受区创面,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临床应用8例,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30岁。因车祸致小腿骨折、皮肤缺损或瘢痕5例,因机器挤压致伤3例。皮瓣的长径、宽径和蒂宽为20cm×7cm×4cm~29cm×10cm×3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及其外露的骨、肌腱、神经及血管等深部组织均得到覆盖和修复。认为“延迟术”是制作超长随意皮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2年2月~2005年2月,根据术中输血的方式将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48例分为2组,异体输血组(Ⅰ组)42例:术中全部输异体成分血;自体血回输组(Ⅱ组)106例: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使患者红细胞比容(HCT)≥30%,Hb≥10g/L,如果达不到低限,适量补充异体血。观察两组异体血输入量、过敏反应发生率;并分别于入手术室、术后第1天及第5天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Ⅰ组平均异体血输入量850±170ml,Ⅱ组中有58例除了自体血回输外补充了异体血,平均410±150ml。输血反应发生率Ⅰ组为26.2%(11/42),Ⅱ组为4.7%(5/106),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或P<0.01),异体输血组较自体输血组减少更明显(P<0.05)。术后第5天异体输血组CD3~+、CD4~+、CD4~+/CD8~+、NK细胞仍较术前显著减少,自体输血组基本恢复正常,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可明显减少脊柱侧凸矫形患者异体血输入量,术后自体输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异体血输入者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85.
过伸位复位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过程中采用过伸体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2000年11月~2004年7月34例患者39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然后再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测量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畸形角度恢复率。结果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形术,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达到(40.1±23.5)%,后凸畸形角度恢复率达到(42.5±29.3)%。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扩张通道管系统(X-tube) 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0 月- 2011 年9 月我科采用X-Tube 辅助MIS-TLIF 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52 例,统计术前1 d、术后3 d、5 d、3 个月、6 个月、1 年腰背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术前1 d、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1 年Nakai 疗效评级和Bridwell 脊柱融合评级,并与同期行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 的38 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3 d、5 d、3 个月,微创组腰背痛VAS 评分低于开放组(P < 0.05,其中术后3 d、5 d,P < 0.01) ;其余时间两组间腰背痛和下肢痛VAS 评分、ODI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两组术后1 年Nalai 疗效评级和Bridwell 脊柱融合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时,MIS-TLIF 术式可获得与传统开放PLIF 术式相当的治疗效果,且术后短期内腰背痛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导致骨水泥渗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科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105例(146个椎体)患者,术后行X线及CT检查,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并分析渗漏原因.结果 本组中47例(63个椎体)发生了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43.15%.其中椎管内渗漏4例,神经孔渗漏4例,椎间盘渗漏8例,椎体周围渗漏10例,椎体前缘静脉渗漏7例,针道通路渗漏14例.15例因进针方向不准确引起,13例因反复穿刺致使椎弓根骨皮质破损引起,9例因骨水泥注入时机不恰当引起,7例因骨水泥注入量过多引起,3例因影像设备显影不清晰引起.结论 骨水泥渗漏是PVP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表明,进针方向不准确、反复穿刺、骨水泥注入时机不恰当、骨水泥注入量过多、影像设备显影不清为引起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生物力学检测及体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记忆金属网球的生物力学性能,并探讨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不同直径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高弹金属网球,将两端圆孔和周围固定后检测金属网球抵抗压缩力,并制作金属网球拉伸和挤压后凸成形装置,观察其进行后凸成形术的效果。结果随镍钛记忆合金丝直径的增大,其最大抵抗压缩力逐渐升高,直径0.38mm合金丝编织的金属网球抵抗压缩力达到162.39N,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可通过椎弓根进行后凸成形术。结论金属网球后凸成形装置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新方法,其临床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骨科创伤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从人类早期对骨科创伤的简单认识,到创伤骨科以一门三级学科出现在医学领域,其间的曲折兴衰无不令人思考,给人以启迪。1 古代骨科学阶段1.1 人类的生产实践是创伤性骨科产生的源泉与动力:人类早期对创伤骨科的认识,源于古希腊和中国,是人类对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知识的初步总结。由于生产方式简单、生产力水平和医学水平低下,医学家只能凭借自己的头脑和直观,总结实践经验,所以只是停留在止痛、消肿、包扎、敷药等简单的处理上。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向创伤骨科领域提出新问题,而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使…  相似文献   
90.
应用袖带压迫法建立新的筋膜间室综合征动物模型,观察用药前后血CPK、MDA、组织压以及病理学变化,研究甘露醇和山莨菪碱对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治疗组血清酶含量及组织压较对照组下降(P<0.01);神经、肌肉组织变性程度减轻、范围缩小.说明本法建立的模型是成功的;甘露醇对筋膜间室综合征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并可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山莨菪碱对改善微循环、减轻肢体肿胀有确切疗效;血CPK可做为判断筋膜间室综合征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