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 对随访 10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 10年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随访年限为 10~ 38年 ,平均 2 6年。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单纯髓核摘除、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 3组。观察 10年以上的远期疗效、影像学改变 ,测量突出间隙在治疗前与 10年后的高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记录相邻椎间隙退变情况。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共 98例 ,85例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13例因间歇性跛行而行椎管减压手术 ,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 3 17± 1 6 5mm ,13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髓核摘除组 84例 ,71例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13例病人因复发行再次椎间盘手术 ,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 5 5 0± 1 5 1mm ,15例病人出现邻近间隙的退行性变。髓核摘除融合组 71例 ,均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突出间隙骨性融合 ,39例出现邻近间隙的退变 ,但无症状。结论 如适应证得当 ,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相似 ;非手术治疗可作为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行单纯髓核摘除时应尽量保留相对正常的髓核组织 ,椎间融合术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70岁以上且获得2~6年随访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6例,男49例,女57例;年龄70~82岁,平均76.3岁;病史4~10年,平均6.7年。42例并存1种内科疾病,55例并存两种或以上的内科疾病。均经过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术前联合内科诊治并存的内科疾病。95例行单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1例采用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2例次,经对症及内科联合处理后好转。单纯减压组术后3周配戴腰围下床活动;内固定组术后3~5d下床活动。平均随访3年10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9.64±11.07分改善至16.81±7.36分。所有患者连续行走从术前不足15min改善到至少30min。95.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积极控制并存内科疾病的基础上,手术减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联合应用多种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治疗的18例成人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冠状位及矢状位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5个月(平均13.4个月)。手术时间107~205min,平均手术时间135min;出血量150~1300mL,平均出血量238mL。术中未发生大血管、输尿管、肠管损伤等并发症;7例患者术后出现屈髋功能障碍,其中5例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2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4例出现大腿前侧及腹股沟区浅感觉减退,术后1个月均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39.5。士5.60矫正至14.30土6.30,改善率为63.8%;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21.6。士3.1。增加到26.3。土2.1。,改善率为21.8%;VAS评分由术前的(8.3士1-3)分减小到(3.2士1.0)分,改善率为61.4%;ODI评分由术前的(44.6士2.2)分降至(11.8士5.2)分,改善率为73.5%。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腰椎侧凸矫形效果良好、固定稳固、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在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本院脊柱外科58例多节段腰椎融合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术后1 h、4 h、10 h、20 h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及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3 h、6 h、12 h、24 h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氟比洛芬酯组术后3 h、6 h、12 h、24h的VAS评分为1.95、2.60、2.00、1.6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为2.85、2.55、1.85、1.60;0.9%氯化钠注射液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为3.00、3.83、2.70、2.44。3组术后3 h的VA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3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应用于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的镇痛,氟比洛芬酯镇痛起效比帕瑞昔布钠更快。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 例,均为男性,年龄 18~27 岁,平均 22 岁。骨不连时间 10 个月~8 年,平均 1 年 8 个月。左侧 8 例,右侧 6 例,均为闭合性挫伤。9 例在受伤初期曾用石膏固定 2~4 个月,4 例损伤初期未被及时发现,1 例在骨折后 1 年骨不连行切开植骨术,但术后 1 年复查见植骨吸收。骨折仍未愈合。全部病例均有腕部不同程度的酸痛无力及活动受限。X 线片见舟状骨骨折间隙 2~5 mm,7 例骨折断端硬化,1 例骨折断端骨质吸收有囊性变。12 治疗方法 腕部及同侧髂嵴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在 X 线电视透视下将一 16 …  相似文献   
16.
双椎体截骨术矫正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矫正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5例颌眉角90°以上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平均年龄34.5岁.手术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连续或者间隔椎体行双椎体截骨矫形,并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身高、颌眉角、矢状面失平衡距离和截骨部位Cobb角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31~420min,平均326min;术中出血950~4600ml,平均2290ml.6例患者硬脊膜与椎板粘连,切除椎板时出现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经严密缝合及控制引流后伤口按期愈合;1例患者矫形中已融合的C5/6处发生骨折,术后给予硬颈托固定6个月后融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积极抗炎治疗痊愈出院.患者身高由术前122.5±10.4cm矫正到术后163.6±10.0cm,颌眉角由术前平均102.6°±9.4°矫正到术后19.5°±11.6°,矢状面失平衡距离由术前43.7±5cm矫正到术后11.3±6.1cm,脊柱侧位X线片上截骨部位Cobb角由术前后凸67.1°±24.5°矫正到术后前凸9.7°±25.1°,经统计学处理各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颌眉角90°以上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可以有效矫正患者后凸畸形,外观和功能均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对82例胸椎管狭窄症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减压前30min给予MP 1000mg冲击.76例减压术后第1日起每日200mg递减,术后第5d停药.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6例,其中3例MP用法同上;另3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时即刻按NASCIS-Ⅱ方案治疗.结果本组76例术后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另6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其中术后MP每日200mg递减治疗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1例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2例术后1年随访时肌力恢复满意但肢体仍有麻痛感;采用NASCIS-Ⅱ方案治疗的3例患者中,2例于治疗后48h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1个月双下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减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具有预防和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异体冷冻干燥骨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异体冷冻干燥骨在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9年1月~2004年8月对31例脊柱结核患者均采用同种异体冷冻干燥松质骨作为植骨材料,装入钛网或人工椎体中,在彻底清除病灶后,进行前路支撑植骨和内固定。结果 23例获1.5~5年随访,平均3.7年。21例术后6个月观察到骨融合现象;2例术后2个月停止正规抗结核治疗,局部结核复发,其中1例胸椎结核患者出现螺钉松动并部分退出;继续抗结核治疗后,2例患者均于术后12个月观察到骨融合现象;螺钉松动患者的内固定物位置无进一步变化,但胸椎后凸角度加大。结论 异体冷冻干燥骨可作为脊柱结核的植骨材料,为了使植骨达到良好的再生和重塑,应进行稳固的内固定,术后抗结核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CT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记录螺钉穿透骨壁的位置、数目和距离。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405枚胸椎椎弓根螺钉,124枚螺钉(30.61%)穿透骨壁,其中76枚(18.77%)穿透椎弓根外侧壁,32枚(7.90%)穿透椎弓根内侧壁,16枚(3.95%)穿透椎体前壁。66枚(16.30%)穿透距离<2mm,37枚(9.14%)穿透距离在2mm~4mm之间,21枚(5.9%)穿透距离>4mm。结论:胸椎椎弓根螺钉骨壁穿透率较高,应严格按照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仔细操作,避免出现因螺钉置入不当造成神经、血管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器官普遍性,预处理调动机体内源性抗损伤机制保护缺血(氧)组织,非致死性损伤诱发细胞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对多种损伤均有明显保护作用,本综述对脊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可成为保护脊髓,减轻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