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体内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HME)对人胃癌细胞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 nu/nu裸鼠24只构建人胃癌细胞SCG-7901裸鼠皮下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ME干预组,其中HME干预剂量分别为0.2mg/kg、0.4mg/kg、0.8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干预6周后处死动物,测量鼠重、瘤重、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HME均能明显抑制皮下移植瘤生长( P <0.05);且在HME各剂量组中0.8mg/kg组抑瘤作用最明显。HME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并明显降低肿瘤MVD值( P <0.05)。结论:HME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HME抑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CA)常规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评价SWI在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CA患者的常规MRI(T1WI、T2WI)、SWI资料.53例均行常规MRI、SWI,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直径为数值型变量,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个数在Excel 2003做直方图描述.结果 T1WI检出病灶共55个,T2WI检出60个;15例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38例在T1WI、T2WI上表现为网状高、低混杂信号,32例T2WI灶周具有典型“黑环征”.SWI检出病灶84个;53例SWI显示为单发或多发斑片状、结节状低信号.7例合并静脉畸形,表现为“水母头”样低信号或强化.SWI显示病变范围比T1WI、T2WI范围更大,微病灶显示更多.CA最大瘤体直径SWI与T1WI、T2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较常规MRI能检出更多微小病灶,提高病灶显示率,在脑CA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摘 要】目的:通过复制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研究Ento-Ⅰa涂膜剂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140只小鼠分为2批进行实验,每批70只。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Ento-Ⅰa涂膜剂组(37.50mg·kg-1、18.75mg·kg-1、9.38mg·kg-1)、生理盐水模型组、基质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8mg·kg-1,ig)。Ento-Ⅰa涂膜剂预防给药7d后,测定小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带迷走神经后的存活时间及其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EB含量。结果:Ento-Ⅰa涂膜剂在剂量为18.75mg·kg-1时,可以明显延长小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带迷走神经后的存活时间(P<0.05),延长率为39.55%;在剂量为37.50mg·kg-1时效果最佳(P<0.01),小鼠存活时间的延长率为45.15%,与阳性药尼莫地平(18mg·kg-1,延长率43.96%)相当。与基质模型组比较,Ento-Ia涂膜剂18.75、37.50mg·kg-1剂量组均可提高脑组织内SOD活性并能减少MDA含量(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P<0.01);同时,Ento-Ia涂膜剂能显著降低小鼠急性不全性脑缺血小鼠脑组织EB含量(P<0.05)。结论:Ento-Ia涂膜剂经皮给药可对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诱发的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干预脑缺血后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及其保护血脑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肾上腺恶性肿瘤(MAT)的 CT 和 MRI 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7例 MAT 的 CT、MRI 表现。CT 平扫17例,其中增强扫描14例;MRI 平扫3例,其中增强扫描2例;3例同时进行CT 和 MRI 扫描。结果肾上腺原发性恶性肿瘤8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癌3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各1例;肾上腺转移瘤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平扫表现(肿块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及信号)、增强(强化程度、方式)等特征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论部分 MAT 具有一定特征性的 CT、MRI 表现,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儿童肩胛骨骨质破坏性疾病的X线、CT诊断及鉴别.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诊断的儿童肩胛骨骨质破坏性疾病患者3例及文献中的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X线、CT征象.结果 尤文氏肉瘤3例、毛细血管瘤3例、嗜酸细胞肉芽肿2例.尤文氏肉瘤:骨破坏及骨膜增生伴行,放射状、针状骨膜反应具有特征性;毛细血管瘤:皮质常增厚,骨质破坏呈筛孔状,边缘明显硬化,无骨膜反应,常伴周围软组织血管瘤;嗜酸细胞肉芽肿:骨质破坏的边缘明显硬化,“钮扣”样死骨具有特征性.结论 儿童肩胛骨骨质破坏性病变良性多见,各疾病X线、CT征象有特征性,认识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献血者意外抗体常规筛查方法,分析血站集中开展献血者开展意外抗体筛查的结果,并与分散检测的成本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微柱凝胶法对2021年3月31日~2021年7月31日,35 591名献血者开展意外抗体筛查,意外抗体筛查反应性标本由本中心输血研究所做进一步鉴别.通过对意外抗体阳性人群的分析,确定其人群特征.从直...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时的严重毒副作用及与临床分型和各化疗阶段的关系,以便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方法:对17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后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71例中发生副作用26例(15·2%),其中凝血功能异常9例(5·3%),急性过敏反应6例(3·5%),胰腺损害5例(2·3%),低蛋白血症3例(1·8%),肝功能损害3例(1·8%)。用确切概率法及X2检验对这几种副作用发生率与临床分型关系进行统计,结果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化疗不同阶段副作用的发生率比较,早期强化阶段占优势。结论:L-ASP引起的副作用与临床分型无关,可能与化疗不同阶段有关,主要发生在早期强化阶段。用药前及期间、之后要定期测血糖、尿糖、血尿淀粉酶、肝功和及时对症治疗,并加强饮食控制,能有效控制副作用严重程度,并防止糖尿病等某些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市售维吉尼雪松精油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并探究其体外药理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法,色谱柱为Agilent HP-5MS(250μm×30 m, 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进样量0.2μL;分流比10∶1;柱流量1.0 mL·min-1,进样口温度220℃。离子源为EI,离子源温度230℃,电离能量70 eV,质量扫描范围m/z 12~550,溶剂延迟3 min;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的大小,评价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通过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RAW264.7细胞系炎症模型,探究其对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TNF-α表达量的影响;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测定其对HT-29肿瘤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维吉尼亚雪松精油样品中共检测出21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5.67%,主要成分为雪松醇(26.58%)、α-雪松烯(24.05%)、顺罗汉柏烯(23.46%)等萜烯类和萜醇类化合物;维吉尼亚...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低场二维(two-dimensional,2D)和三维(threedimensional,3D)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magnetic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胆管系统显示的差别。方法采用日立AIRIS-Ⅱ0.3T永磁型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利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及重T2WI成像技术(加大TR/TE,确保水为高信号),对40例受检者同时行2D及3D MRCP检查,获取的图像经计算机重建处理。两种方法对胆管显示利用配对资料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D及3DMRCP均能很好显示胆管系统解剖结构,2DMRCP显示肝内3级胆管优于3DMRCP,两种成像技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场强MR无论是2DMRCP还是3DMRCP,只要运用方法得当,都可以清晰显示正常胆管系统和胆管梗阻部位及其程度。但2DMRCP由于扫描时间短,几乎不受呼吸运动影响。所以较3DMRCP更适于胆管系统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