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制备^99Tc^m-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反义寡核苷酸(ASON)显像分子探针并验证其在荷MCF-7乳腺癌裸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功能螯合剂法制备^99Tc^m-hTERT mRNA无义寡核苷酸(SON)、ASON探针。建立荷MCF-7乳腺癌裸鼠模型,运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进行活体显像。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99Tc^m-hTERT mRNA ASON标记率达到(76±5)%,放化纯〉96%,比活度达到1850kBq/μg。室温放置和健康人血清孵育24h后的放化纯均〉93%。SON与ASON的标记率基本一致。注射后4h反义组荷瘤裸鼠右上肢接种肿瘤部位可见放射性摄取,6~8h后显影清晰;无义组始终未见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反义组有和无脂质体介导的肿瘤/非肿瘤组织放射性(T/NT)比值分别为8.02±0.03和7.55±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P〉0.05);无义组有和无脂质体介导的T/NT比值分别为1.23±0.06和1.33±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但是分别比较反义组与无义组、脂质体介导组与无介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0和28.71,P均〈0.001)。结论^99Tc^m-hTERT mRNA ASON在荷瘤裸鼠活体内可与高表达hTERT基因的人乳腺癌MCF-7肿瘤组织特异靶向结合,在肿瘤分子功能显像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观察放射皮肤防护剂治疗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7月入住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放疗中心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及试验组,传统组40例采用常规皮肤干预,试验组40例患者放射野每天涂擦适量放射皮肤保护剂,2次/d,直到疗程结束,观察两组皮肤反应发生情况,并在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均达到100%,试验组皮肤反应Ⅰ、Ⅱ例数占比分别为82.50%、17.50%,传统组为52.5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5、4.013,P=0.004、0.045<0.05);疗程结束时,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1.95±0.50)分,传统组为(4.21±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1,P=0.000<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时在放疗野涂擦皮肤保护剂,有益于减轻放疗野皮肤反应程度,缓解患者主观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13.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临床风险,研究相应的电磁兼容抗扰度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方法 结合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工作原理,围绕运行模式、试验布置、试验程序、判定准则进行风险分析,并总结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电磁兼容抗扰度评价要点,以及对试验的疑难点进行评估。结果 通用标准YY 0505-2012、YY 9706.102-2021对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非植入部分提出了静电放电及辐射抗扰度试验要求及方法,而YY 0989.7-2017对植入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植入系统进行静电放电、非电离电磁辐射试验的基础上,建议对植入体增加静磁场试验项目,以进一步保证人工耳蜗植入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 本文重点阐述基于风险分析的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方法,并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进行了分析,可为监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14.
目的 应用利尿肾动态显像评价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疗效,分析与术后患肾功能改善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单侧UPJO接受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患者42例。全部患者均于手术前后行利尿肾动态检查,且对侧肾功能正常。以注射显像剂后2~3 min时的患肾摄取率作为其相对肾功能(RRF)。根据肾图曲线对速尿的反应(RFS)情况,将引流梗阻性质分为机械性梗阻和非机械性梗阻。观察术后患肾功能改善与引流改善状况;分析术后患肾功能改善与术后引流改善、术前患肾功能以及术前梗阻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患肾RRF为(40.40±13.45)%,术后为(44.26±13.35)%,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术后患肾功能改善组、无变化组与恶化组的引流改善率分别为53.33%(8/15)、56.00%(14/25)和50.00%(1/2),术后患肾功能改善与引流改善无明显相关性(P=0.21)。术后患肾功能改善与术前患肾功能及梗阻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40、0.60)。结论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提高UPJO患肾功能,并改善部分患肾引流状况,且术后患肾功能改善不依赖于引流改善;但术前患肾功能及梗阻类型尚无法用于术后患肾功能改善的预测。  相似文献   
215.
根尖周手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慢性根尖病变的辅助方法,分为根尖周刮治、根尖切除、根尖倒充填三个步骤。近年来随着治疗器械和材料的发展,许多新型材料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尤其是MTA(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和Bio-oss生物骨两种材料在临床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大量实验证明,MTA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216.
介绍了红外额温计风险监测时电磁兼容试验的检验依据、试验项目和试验结果,分析了红外额温计电磁兼容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结合日常注册检验对不符合项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为额温计制造商提供了技术参考,并为该类医疗器械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17.
目的 建立山七降脂通脉胶囊处方中三七、石菖蒲的显微鉴别规范并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60目药筛过筛山七降脂通脉胶囊内容物,混匀过筛后的粉末、水合氯醛透化,并用稀甘油封藏,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别;按药典胶囊剂检查项,测定山七降脂通脉胶囊的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结果 显微镜下,可见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梯纹导...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甘肃省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临床分离菌,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共收集非重复菌株15 8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 786株(67.9%),革兰阳性菌5 103株(32.1%)。排名前五位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3 340株(21.0%)、金黄色葡萄球菌2 130株(13.4%)、肺炎克雷伯菌1 605株(10.1%)、鲍氏不动杆菌1 582株(10.0%)、铜绿假单胞菌1 138株(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为2 061株(61.7%)和600株(37.4%),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O)、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分别为1.1%(37/3340)、83.6%(1323/1582)和5.0%(80/1605),耐甲氧...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β-雌二醇(E2)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la细胞,根据E2的浓度将其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利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E2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E2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E2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对照组和高浓度组中,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HPV18 E6、E7、p21、p53、CDK2、Rb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21、p53、CDK2、Rb、Rb磷酸化(pRb)蛋白的表达。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高浓度组中细胞增长率降低(P<0.001),细胞克隆形成数量被抑制(P=0.013),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P<0.001)。高浓度E2可降低HPV18 E6/E7 mRNA表达水平(P=0.049,P=0.043),并下调CDK2、R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CDK2...  相似文献   
220.
背景:国内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成骨诱导分化研究手段、测定指标均不够全面。目的:建立并完善一整套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探讨其体外成骨分化能力。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表型。传至第3代时更换成骨诱导培养基进行成骨分化诱导。结果与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旺盛,传代后增殖旺盛,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表型CD44、CD73、CD90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诱导后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Gomori、Vonkossa、茜素红染色均阳性。RT-PCR检测诱导后细胞有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唾液酸蛋白、骨桥蛋白及骨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证明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向成骨方向分化。表明实验建立了一整套稳定、成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扩增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