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目的了解我国火车和长途汽车候车室室内环境微生物污染现状,探讨候车室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21年度“全国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中177家汽车站候车室,89家火车站候车室的监测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空气菌落总数、空气真菌总数、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及超标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微生物污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南方长途汽车站候车室室内空气菌落总数及超标率均低于北方,空气真菌总数和座椅扶手表面菌落总数超标率高于北方;南方火车站候车室室内空气真菌总数及超标率均高于北方(P<0.05)。未发现候车室室内空气菌落总数、空气真菌总数和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存在季节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汽车站候车室室内空气真菌总数、座椅扶手菌落总数分别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OR(95%CI)值分别为1.05(1.01~1.10)和1.03(1.02~1.06)、1.10(1.03~1.17)和1.02(1.01~1.04);火车站候车室室内空气真菌总数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OR(95%CI)值为1.04(1.02~1.07)。结论我国火车和长途汽车站候车室室内微生物水平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室内环境微生物的增加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82.
目的利用ApoE基因缺陷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研究AS进展过程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血管组织中的分布,并比较Lp-PLA2及其他生物标志物与AS的相关性。方法将已敲除Apo E基因的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以一般饲料,实验组饲以高脂饮食,建立AS模型。定期取小鼠血清测定Lp-PLA2及其他血脂、炎症指标,并取主动脉染色做抗Lp-PLA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实验组Lp-PLA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p-PLA2与周龄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所得回归方程为Y=0.767778xLp-PLA2+0.000594xTG(r~2=0.89658),此方程可用于评估AS进展程度。Lp-PLA2随AS病程发展在斑块内表达逐渐增多,主要分布在脂质核中心以及巨噬细胞富集的区域;AS中后期Lp-PLA2大量分布在变薄的纤维帽下。结论与传统风险因子相比,Lp-PLA2与AS的相关性更好,与AS斑块不稳定性相关,可以用于评估AS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483.
目的探讨体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单纯性鼾症(simplesnoring,SS)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轻中度OSAS25例和ss16例患者进行体位干预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各做一次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OSAS患者体位治疗1个月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的醒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ESS评分也较治疗前得到改善(P〈0.05)。ss的睡眠打鼾时间和打鼾指数减少(P〈0.01)。结论体位治疗轻中度OSAS和SS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4.
刘航 《巴楚医学》2021,4(1):60-64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宫腔镜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4例行宫腔镜治疗的CSP患者,分为手术成功组和手术失败组.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手术失败组相比,手术成功组剖宫产次数更少,孕周更短,术前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囊直径和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更低,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更长,子宫瘢痕处肌层更厚,子宫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更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2次、孕周>53 d、β-hCG>38228.90 mIU/mL、孕囊直径>3.3 cm、子宫动脉PSV>57.3 cm/s、子宫动脉RI≤0.385是CSP宫腔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均P<0.05);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5年、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0.29 cm是CSP宫腔镜治疗成功的有利因素(均P<0.05).结论:剖宫产史、孕周、β-hCG、孕囊直径、子宫动脉PSV、子宫动脉RI是CSP宫腔镜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5.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级308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56名)和对照组(152名)。实验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在实验教学前后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价护生的职业态度。结果:实验教学后护生的职业态度显著高于实验教学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6,t=31.16;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对培养护生健康的职业态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86.
487.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肾移植后PTL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疗法,移植后至PTLD诊断时间为5~ 112个月,平均34个月.病理组织学类型:2例早期病变(浆细胞增生和传染型单核细胞增生样PTLD各1例),1例多形性PTLD,1例单一型PTLD.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后均予免疫抑制剂减量,或辅以利妥昔单抗和化疗.单一型PTLD患者在短期内死亡,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PTLD是发生在器官移植后具有独特形态和临床特征的淋巴组织增生异常;治疗上以免疫抑制剂减量、生物治疗和化疗为主;单一型PTLD预后差.  相似文献   
488.
目的考察七味红花殊胜丸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研究七味红花殊胜丸对3种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沙门菌CMCC50319)及20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该药对敏感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七味红花殊胜丸对革兰阳性菌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的MIC为6.25~12.5 g/L。结论七味红花殊胜丸对革兰阳性临床菌株有显著的体外抑菌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由急性排斥导致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并经动脉造影证实为移植肾动脉狭窄并同时经移植肾穿刺病理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3例肾移植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造影证实移植肾动脉狭窄未予球囊扩张或支架治疗,给予抗排斥治疗,3例患者治疗均取得成功,患者血压和肌酐均较前明显下降,随访B超无狭窄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筛查和治疗后随访,移植肾动脉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急性排斥是引起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原因之一,明确动脉狭窄原因为急性排斥后抗排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0.
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肿瘤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最新癌症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共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死亡约为233.8万例,发病率约为285.83/10万,病死率约为170.05/10万。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渐进性累积的演变过程,涉及肿瘤的转化、生存、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遗传基因和表观遗传的变化:致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细胞黏附分子等在DNA、RNA和蛋白质水平发生改变。虽然近年来肿瘤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状态,总体预后较差。因此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意义重大。目前已知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核小体重塑、非编码RNA等。在真核生物中,组蛋白修饰包括了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核糖化及泛素化等。同其它组蛋白修饰一样,组蛋白甲基化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能够特异性催化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H3K4)和第9位赖氨酸(H3K9)的脱一甲基、二甲基反应,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相互作用,起到转录阻遏物的作用。该酶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异染色质的形成、细胞内DNA甲基化状态的合理维持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等。目前证实LSD1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起着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LSD1和Wnt信号通路都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未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SD1可通过调节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活性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笔者就LSD1介导的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