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比较研究小鼠经不同途径接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原代细胞(primary juvenile worm cells,pJCs)后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寻找其合适的免疫途径。方法将pJCs经皮下或静脉注射途径免疫昆明小鼠,间隔2w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4w,与对照组同时经腹部皮肤感染尾蚴30±2尾/鼠,比较三组小鼠的肝脏虫卵数及虫卵肉芽肿的大小、成虫数、虫体大小。同时在第2、3次免疫前及攻击感染前1d,小鼠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抗pJCs-IgG水平。结果 pJCs免疫小鼠后,与PBS对照组比,静脉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8.53%、肝卵减少率为54.54%、虫体平均重量减少率为29.62%(P0.01)、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少率为36.8%,而皮下免疫组分别为41.28%、43.19%、23.08%、31.2%。IgG抗体水平也是静脉注射组高(PBS组,P0.01;皮下注射组,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免疫原通过皮下和静脉注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力,其中静脉注射诱导的免疫保护效应最强,提示通过静脉注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是可行有效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东方田鼠鼠肝细胞的实验体系。方法采用下腔静脉插管原位灌注结合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纯化出肝细胞,在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ModifiedEagleMedia,DMEM)中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AO.EB染色观察测定其活率来评价细胞质量。结果一只东方田鼠肝脏一般可获得1.5×10^8~3.0×10^8个细胞,活率达95%,完全符合实验要求。刚分离的东方田鼠肝细胞呈圆球形,大小均匀,培养3h后,大部分肝细胞出现贴壁,形态呈扁平状。培养24h后,伸展良好,并成片生长。结论下腔静脉插管原位灌注结合胶原酶灌注法可以分离出高纯度和活率高的东方田鼠肝细胞。  相似文献   
23.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胸腺切除是目前有效疗法之一,其麻醉处理有一定特殊性。就我院自1974年3月至1986年3月施行18例胸腺切除术的麻醉问题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9例。年龄17~57岁。病程1个月~17年。按Ossermann分型:眼肌型2例,轻度全  相似文献   
24.
25.
我院自1959年12月至81年5月共作纵隔肿瘤切除术100例,本文仅就其麻醉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 本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65岁。肿瘤分类见附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细胞型免疫原和童虫细胞碎片免疫原免疫小鼠后在免疫部位滞留的动态变化。方法昆明鼠实验组A和B经大腿肌肉分别注射107日本血吸虫原代童虫细胞(pJCs)和相当剂量的童虫细胞碎片(JCFs),对照组C注射PBS。分别在注射后1、3、6、9和12 d,各组随机处理4或2只小鼠,从注射部位定量获取肌肉组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比较两种类型抗原滞留的动态变化;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发生的炎症反应。结果Western blot显示,A组在注射后各时间点均检测到分子质量单位为75 ku的特异性抗原条带,B组在注射后第6 d该条带即消失,C组未检出该条带。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相符。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A组在免疫后第12 d仍可见肌细胞间隙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组在免疫后第12 d炎性细胞基本消失,C组未见炎性反应。结论血吸虫童虫细胞型免疫原较童虫细胞碎片免疫原在免疫部位可滞留更长时间,引起更持久的炎性反应,这可能是其诱生高保护性抗血吸虫病免疫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28.
29.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病人支气管内插管问题(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吻合术麻醉的关键在于控制呼吸道,维持满意的气体交换并且不影响手术野暴露。我院共行此类手术5例,其中3例是右支气管断裂,2例小于10岁。麻醉方法是健侧支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由于病人患侧肺完全萎陷,气管支气管移位,给支气管内插管带来技术上和鉴别上的困难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30.
气管插管是维持麻醉下呼吸道通畅和进行人工呼吸以保证气体交换的重要措施,是麻醉医师必需熟练掌握的基本技术。困难气管插管或称插管困难症则是一种少见的情况,如对此认识和估计不足,常造成插管时紧张和忙乱,甚至出现意外。 困难气管插管是指因解剖因素致插管径路发生异常,使用一般插管方法难以完成者,不包括那些由于插管操作技术欠佳或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