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资本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心理资本问卷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资本问卷评分,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住院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资本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复发住院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69% vs.42.31%,3.85% vs.7.69%,P0.05)。结论基于心理资本的护理干预能通过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盆底磁刺激疗法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于产后42 d行盆底功能筛查、确诊FPFD并治疗的初产妇,根据其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行生物电反馈治疗;实验组(105例)生物电反馈联合磁刺激疗法。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盆底肌电Glazer评分、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调查及ICIQ-SF问卷以及会阴超声下测量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度和肛提肌裂孔面积。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各阶段Glazer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盆底肌力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P及SUI发生率明显降低,ICIQ-SF评分显著降低,解剖学指标值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盆底磁刺激疗法可显著促进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预防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刘盼 《吉林医学》2022,(2):425-426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68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观察组给予希罗达+奥沙利铂.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远期生存率.结...  相似文献   
74.
根据现有加工手段,选择具有球面纹理的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能够对具有规则球面纹理表面的滑动轴承进行数值模拟的计算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编程,系统研究了球面纹理对滑动轴承的性能影响规律,以及球面纹理几何尺寸变化对滑动轴承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具体的规律性的影响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普通干扰素(IFN)诱导HBV基因突变后的再次抗病毒疗效。方法:选择44例持续接受IFN治疗无效者检测出HBV-C区[C基因启动子(CP)/前C/C基因]突变的CHB患者,根据其再次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组(A组)和拉米夫定组(B组),分析治疗6个月后HBV-DNA及ALT的变化。结果: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A组的ALT复常率及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1.25%和37.50%,B组分别为75.00%和82.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诱导HBV-C区基因突变后,拉米夫定较PEG-IFN抗病毒疗效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 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 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均应用卡托普利片25 mg,3次/d,血压较高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和利尿剂辅助治疗,使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治疗组加用胰激肽原酶250U,3次/d。观察2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在治疗3个月以后,24 h尿白蛋白量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除了4例出现干咳症状外没有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肾病,比单独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8.
何艳  王林  秦涛  刘玲  张春莉  刘刚  徐科  刘盼 《放射学实践》2015,(11):1138-1140
【摘要】目的: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亚临床脑梗死(SBI)做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对SBI的预测作用。方法:14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行MRI颅脑扫描,将其分为62例MRI有梗死灶的SBI组(观察组)和87例MRI无梗死灶的正常组(对照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CRA的血流频谱,测量CRA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阻力指数(RI)。采用SAS统计软件做两样本的t检验。结果:观察组MRI脑梗死灶总数226个,主要分布于额叶及基底神经节,大小3~10mm。观察组CRA的PSV和ED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RI显著增高。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SBI患者存在CRA血流动力学改变,高危人群中CRA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作为SBI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miR - 203靶向抑制survivin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 -203靶基因;通过脂质体将miR - 203模拟物或表达质粒转染至U251细胞,使用Real -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survivin的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应用细胞生长曲线、MTT实验、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变化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塞来昔布的敏感性.结果 TargetScan预测发现survivin是miR - 203的靶基因;转染miR - 203模拟物或表达质粒后,Real - time PCR与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提示survivin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技术证实抗凋亡基因survivin为miR - 203的直接靶点;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miR - 203组的生长速度明显受抑(P<0.05);MTT实验表明miR - 203组的增殖能力减弱(P<0.05)及药物敏感性增加;流式细胞术结果示miR -203组的凋亡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 miR - 203在胶质瘤细胞中能靶向抑制survivin的表达,是一个抗增殖、促凋亡的miRNA,有可能作为今后胶质瘤干预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0.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袭性的刺激脑方法,即不开颅将两个电极片放置于脑特定功能皮层对应的头皮区域,利用弱的电流经颅刺激目标区域引起脑的兴奋性的改变。此方法为一古老的研究方法,经过断断续续的研究和不断的新发现,近十年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取得的不小的成果。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能改变大脑兴奋性状态,无创的,简便,价廉,更为优越的是可设立假刺激组进行对照研究的刺激技术被广泛的探索和应用。tDCS的基本原理已经阐明,目前在进一步深层次探索其作用原理和寻找更为有效刺激程序的基础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尤其是在康复医学中有益的效果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和进一步提高这种积极的治疗效果。本文概述了tDCS近十年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原理、刺激程序、优越性及不良作用,脑功能各个区域的研究,详细阐述了在脑卒中和脊髓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