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璞  刘江文  仝德峰  崔涌 《临床荟萃》2013,28(4):412-415,356
目的观察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建造NAFLD模型1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8只。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kg-1·d-1;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15d-PGJ210μg·kg-1·d-1。干预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肝组织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C(1.27±0.26)mmol/g vs(0.74±0.18)mmol/g、TG(1.56±0.27)mmol/g vs(1.13±0.39)mmol/g(P<0.01);实验组肝组织TC、TG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TC(1.01±0.22)mmol/g vs(1.27±0.26)mmol/g、TG(1.15±0.20)mmol/g vs(1.56±0.27)mmol/g(P<0.05)。光镜下未见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异常;模型对照组可见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组织多处点状坏死;实验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点状坏死较模型对照组减轻;正常对照组肝组织PPAR-γ普遍表达而TNF-α和IL-6几乎不表达;实验组肝组织PPAR-γ表达强于模型对照组,而TNF-α和IL-6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15d-PGJ2可以缓解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降低肝组织TC和TG水平,这种效果可能是通过增加肝脏PPARγ和减少TNF-α、IL-6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临床常见。从1992年我们应用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共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2岁,平均46岁。骨折类型:头下型4例,颈中型5例。按Garden分型,Ⅲ型6例,Ⅳ型3例。新鲜骨折5例,陈旧性骨折4例。 二、治疗结果:用d’Aubeing标准评定:18~15分为优、14~11分为良,10~7分为可,6分以下为差。上  相似文献   
13.
人胆囊上皮细胞炎症的PPAR-γ配体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胆囊上皮细胞培养的影响及噻格列酮对人胆囊上皮细胞炎症的调控 .方法 :培养基中添加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进行细胞培养 ,将培养成功的胆囊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1 ,A2 和试验组B1 ,B2 ,B3 ,B4,试验组及对照组A2 以促炎因子HIL β(人白细胞介素 1 β)制作胆囊上皮细胞炎症 ,各组IL 6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PPAR γ配体噻格列酮对试验组IL 6值的影响 .结果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明显促进胆囊上皮细胞生长、延长体外存活时间 .试验组IL 6较对照组明显低 ,差别最大达 1 79.85pn·L-1 (P <0 .0 1 ) .结论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有明显的促胆囊上皮细胞生长作用 ,PPAR γ配体噻格列酮能抑制胆囊上皮细胞炎症 ,可能成为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例克罗恩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在克罗恩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5~2001年经手术治疗的20例克罗恩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后,该20例克罗恩病围手术期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无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营养支持是克罗恩病围手术期的重要治疗手段.适时合理地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对人胆囊上皮(HGBEC)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方法 :培养基中添加EGF进行细胞培养 ,与培养基中未添加EGF组进行比较 .结果 :添加EGF组胆囊上皮细胞数目 (平均 4 .6× 1 0 7个 /孔 )较未添加组 (2 .6× 1 0 7个 /孔 )增多 (P <0 .0 5 ) ,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从 8.3d增加到 1 8.6d) (P <0 .0 5 ) ,第 6~ 7日细胞数达最高值 ,可维持 1 0~ 1 2d ,细胞最长可存活 2 5d.结论 :培养基中添加EGF可明显延长胆囊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 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制成NAFLD大鼠模型;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15 d-PGJ2低剂量治疗组(LT组),15 d-PGJ2高剂量治疗组(HT组),模型对照组(MC组),饮食疗法组(DT组).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 与MC组大鼠相比,LT组、HT组及DT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LU、TG、TC的水平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浸润均有减轻,其中以LT组改变最明显(P<0.05).结论 适量的15d-PGJ2对NAFLD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大鼠的NAFL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1994年至2008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215篇有关肝包虫的13194手术病例进行整理分类并分析。结果手术中发生大出血有15例,大出血的发生率是0.11%。出血的部位为下腔静脉6例,肝右静脉3例,肝中静脉1例,门静脉2例,部位不详的3例。发生在肝包虫内囊切除术组的大出血有6例,仅有1例行血管修补后存活,5例死亡。死亡率83.3%。结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手术预防重在操作仔细,止血严谨。  相似文献   
18.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首先引流肿瘤淋巴液并最先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其临床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从而指导淋巴结清扫范围,此理论和技术已在恶性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的诊治中发展和成熟.近年来,SLN在早期胃癌中的作用得到了肯定,但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可行性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靶向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的有效序列。方法: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靶向mrp1的4条siRNA(mrp1-si251,mrp1-si480,mrp1-si795,mrp1-si1016和空白对照si-阴性),转染转基因单因素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 G2/mrp1。用RT-PCR检测mrp1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细胞内柔红霉素(DNR)蓄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ADM)的敏感性。结果:4条siRNA均能不同程度逆转Hep G2/mrp1细胞由mrp1介导的多药耐药。转染72h后,mrp1-si795组和mrp1-si1016组的mr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分别下调了(86.36±2.26)%和(85.54±1.04)%,较mrp1-si251组和mrp1-si480组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柔红霉素蓄积由多到少依次为mrp1-si795组最多,mrp1-si1016组次之,mrp1-si480组较少,mrp1-si251组最少(P<0.05);mrp1-si795组对ADR耐药的相对逆转率(86.36%)最高,mrp1-si1016组(85.54%)次之,较mrp1-si251组(60.93%)和mrp1-si480组(70.29%)有明显差异(P<0.05);mrp1-si1016组和mrp1-si795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实验设计的靶向mrp1 mRNA的siRNA序列能够不同程度逆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介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HepG 2/mrp1的多药耐药性,mrp1-si1016和mrp1-si795效果最好,mrp1-si480较差,mrp1-si251最差。mrp1-si1016和mrp1-si795可以作为进一步实验的靶序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提出主要外科技术及手术指征。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患者30例,且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可确诊为脑卒中。对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绝大多数病例均采用全麻,几乎所有病例均采用转流管维持脑部供血,剥离颈动脉斑块。结果:随访6~24个月,3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脑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事件,并且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均未出现脑卒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