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81.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超声造影(CEUS)技术联合应用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95例,病灶数量共113个。治疗前对患者行UE、CDFI和CEUS检查;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E、CDFI和CEUS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效能。结果 对9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病理组织活检,有38例患者存在共48个恶性结节,57例患者无恶性结节。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相较于良性组,恶性组患者的结节数量更多,最大肿瘤直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UE诊断出恶性病变52个,良性病变61个;采用CDFI诊断出恶性病变62个,良性病变51个;采用CEUS诊断出恶性病变57个,良性病变56个;3种方法联合诊断出恶性病变56个,良性病变57个。CEUS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UE和CDFI,指标联合诊断效能最高,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382.
青风藤电离巴布剂电致孔透皮给药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将青风藤在电致孔电离巴布剂条件下透皮给药.用房室模型法初步分析考察电致孔巴布剂透皮给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制备青风藤电离巴布剂,以所含青藤碱为检测指标.采用双室扩散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AIC法判断药动学房室模型.结果 青风藤电离巴布剂在电致孔条件下透皮给药符合线性乳突型单室开放模型,其模型参数K=0.056,Ka=0.232,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C=2.884×(e-0.056t-e-0.232t);单纯被动扩散的模型参数K=0.058,Ka=0.149,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C=2.512 ×(e-0.058t-e-0.149t).结论 可以用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线性乳突型单室开放模型分析青风藤电离巴布剂电致孔技术透皮给药的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电致孔技术与被动扩散比较,能够提高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83.
本研究针对极软岩巷道具体条件,通过FLAC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设计锚注参数,并进行了现场锚注加固工业试验,得到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84.
目的 对宫腔镜检查后实施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抽选该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所接诊的16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予以宫腔镜检查后,对其实施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炎、分泌期内膜及增生期内膜伴部分腺体增生过长...  相似文献   
385.
目的:探讨外耳、中耳疾病导致儿童传导性听力损失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7月至2020年12月行CT检查的126例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126例患儿中,炎症74例最多见,其中中耳乳突炎66例(急性45例、慢性21例),另有7例外耳道胆脂瘤,1例恶性外耳道炎;先天畸形35例,其中外耳道畸形24例,伴随听骨链畸形21例,单纯中耳畸形5例,卵圆窗及圆窗闭塞共6例,合并面神经走行异常6例,伴随综合征表现8例;听小骨创伤共12例,其中8例合并颞骨骨折;肿瘤及肿瘤性疾病共5例,其中骨纤维结构不良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各2例、横纹肌肉瘤1例。结论:CT对儿童传导性听力损失患儿,能提供准确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6.
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其心血管风险及预后不良的概率增加,因此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两个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387.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多种因素导致心肌发生损害,心室负荷过重而出现心肌重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病的终末期阶段。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是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严重危及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已变成国际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尽早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对HF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日趋完善,近年来研究发现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可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心室重构等机制参与HF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有可能成为未来临床中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血清Cys C在心力衰竭中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8.
胃癌(G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G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目前,G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GC的治疗中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仍会出现并发症多、敏感性降低、不良反应大等问题。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杂病论》,临床应用2 000余年,具有寒热平调、散结除痞之效,为后世治疗消化道疾病的经典名方。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及其中单味药在防治GC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中药因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治疗GC。因此,需要从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全面揭示半夏泻心汤防治GC的作用机制。目前半夏泻心汤治疗GC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于诱导GC细胞凋亡,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保护腹膜间皮细胞,阻抑GC细胞腹膜转移,调节GC微环境,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恶性转化等。本课题组致力于半夏泻心汤防治GC的研究,旨在全面地揭示半夏泻心汤防治GC的作用机制及其药效物质基础,为半夏泻心汤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万方(Wanfang Data)、维...  相似文献   
389.
核受体作为主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对生物体内药物转运体的基因表达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核受体介导的药物转运体过表达与化疗药物多药耐药密切相关,在研究外排转运体介导的多药耐药的同时,与摄入型转运体相关的肿瘤耐药也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鉴于核受体对药物转运体转录调控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其导致的摄入型转运体转录失调进行深入地探讨。本文从核受体调控角度出发,综述了核受体对摄入型转运体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从而为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和逆转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0.
刘森 《新疆医学》2023,(1):106-109
目的 探究早期颈部静力性运动应用于桥小脑角区(CPA)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CPA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和普通体位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和早期颈部静力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颈部活动度和颈部疼痛感。结果 术前两组各方向的颈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d实验组颈前屈、后屈、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的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术后1d和术后3d,实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颈部静力性运动应用于CPA术后患者护理中可提高颈部活动度,降低颈部疼痛感,应用效果优于普通体位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