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利用电镜观察了12~72小时及4~10天不同阶段的鸡胚表皮细胞连接的发生发育。孵育12~16小时的鸡胚外胚层细胞间不易见到细胞连接,偶可见短小的紧密连接和初期的桥粒。冷冻复型证实,20、24和36小时鸡胚表皮细胞间有密集的紧密连接和明显的缝隙连接。48小时以后桥粒明显发育,而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逐渐缩小而后消失。72小时以后的鸡胚表皮细胞连接主要是桥粒,并可见到不同程度发育的桥粒。  相似文献   
62.
背景: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快、骨水泥注入安全性好及可以恢复椎体高度等优点。目前对于应用单侧穿刺还是双侧穿刺仍存在争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后凸成形术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比较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或半随机的临床试验,两位评价员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Stata 12.0 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二分变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连续性变量采用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 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的临床试验,440患者和559个椎体。纳入的7个研究的质量方法,一篇是高风险偏倚,其余6篇均为低风险偏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无论是在早期随访还是在长期随访,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活质量评价应用ODI指数,两组之间在早期及长期随访时也无显著性差异。但骨水泥注入量和手术时间双侧穿刺要显著性比单侧穿刺的数值大。影像学评估结果采用 术前后凸角度,复位率,复位角度和随访时复位丢失角度,数据分析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方面应用骨水泥渗漏和邻近椎体骨折来比较,结果两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后凸成形术单侧穿刺和双侧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无论是在手术效果还是在影像学评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到双侧穿刺的手术时间长,医生和患者遭受的X线暴露多,我们建议采用单侧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63.
汪波  杨辉  宁洁  范征莉  刘智  邱建国  周建初 《重庆医学》2011,40(17):1677-1679
目的 研究三峡库区老年移民群体身心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三峡库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按是否移民,将其分为移民组(n=376)与对照组(n=228),应用自编老年人状况调查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一般情况、身心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度进行研究.结果 移...  相似文献   
64.
陈善斌  刘智 《中国骨伤》2016,29(11):977-981
目的:研究比较骨水泥型与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固定效果和患者死亡率,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关假体选择的问题。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30例(130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假体固定类型分两组:骨水泥组72例,男26例,女46例,平均年龄(82.0±6.5)岁,GardenⅢ型32例,Ⅳ型4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5±3.3)d;生物型组58例,男19例,女39例,平均年龄(80.1±6.7)岁,GardenⅢ型21例,Ⅳ型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4±2.1)d。所有患者出现患侧髋部肿胀、压痛、下肢轴向叩击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入院后进行ASA等级评价、心功能评估、手术治疗以及有效的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残余疼痛(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生物型组比骨水泥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围手术期骨水泥组2例(2.7%)患者死亡,而生物型组无患者死亡。12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骨水泥组随访期间比生物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VAS评分低(P0.05),Harris评分高(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固定效果比生物型假体较好。术前ASA等级高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酌情选择生物型假体以降低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5.
复位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应用POSSUM评分系统预测老年人股骨粗降间骨折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牛率的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回顾性分析1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适用于骨科的改良型POSSUM评分系统评估量表对每例患者进行生理学评分及手术严重度评分,将数据代人原始POSSUM回归公式计算出术后死亡概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据此概率计算出预测死亡人数和发生并发症人数,并与观察到的实际死亡人数和发生并发症人数进行比较.结果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术后30 d内42例(35.3%)发生并发症,实际发生并发症39例(32.8%),(χ2=0.168,P=0.682);预测术后30 d内死亡11例(9.2%),实际死亡5例(4.2%)(χ2=2.412,P=0.120).结论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能较好的预测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对于高危患者(预测病死率>20%)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其生理学评分量表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前评估;肺部疾病是导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开展单一切口下的腓浅神经与腓骨短肌联合活体组织检查,通过回顾相关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联合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共15例患者,女性7例,男性8例,年龄14 ~72岁,其中亚急性6例、慢性9例,均患有周围神经病,3例临床上合并肌肉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类型包括对称性感觉和运动性神经病7例、多发性单神经病5例、对称性感觉性神经病3例.在外踝前上方纵切口,取材腓浅神经与腓骨短肌.神经和肌肉病理结论的意义评价分为3级:(1)具有确诊意义;(2)对诊断有帮助:(3)对诊断无帮助.结果 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论有确诊意义者7例,包括血管炎5例、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1例和淀粉样变性1例.有帮助者5例:病理改变分别为:慢性髓鞘性神经病伴洋葱球样肥大纤维;小血管病变伴轻度炎性反应;轻度间质炎性反应;脂褐素沉积等.无帮助者3例.最终12例通过活体组织检查得以确诊.结论 联合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阳性率较高,血管炎周围神经病和淀粉样变性等适用联合活体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68.
肝舒胶囊对实验性脾虚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肝舒胶囊防治肝炎的机理,进行了肝舒胶囊对利血平致小鼠脾虚、小鼠胃排空、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和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实验性脾虚及肠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9.
背景与目的: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材料与方法:以插入UGRP1基因正常启动子的质粒pGL3-UGRP1(-112G)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对-112位点的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构建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结果:DNA测序表明,UGRP1基因启动子-112处的碱基已由G突变为A,成功实现定点诱变.结论: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高效、简便.pGL3-UGRP(-112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112G/A多态性对该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5月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横断型骨折24例、含有横断型的髌骨骨折36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0例骨折均获得满意愈合,无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钢缆或钉尾突出于皮下刺激皮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最终随访时,肘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130~145°;膝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135~150°.结论:Cable-pin系统治疗横断型尺骨鹰嘴骨折、含有横断型的髌骨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