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分析老年长期气管插管患者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近6年老年病房长期气管插管328例患者,800份痰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以混合菌生长为主,>2种菌占58.50%;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4.87%,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为11.07%和4.06%;对主要革兰阴性菌敏感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阿米卡星,为75.84%、其次是亚胺培南为56.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万古霉素,为96.43%。结论长期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经验性治疗建议联合使用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等针对革兰阴性菌为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高危术后延长机械通气(PMV)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其远期预后。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6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65岁行高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导致患者术后PMV的临床危险因素及PMV与死亡或其他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共入选2 886例≥65岁行高危手术的患者,其中181例(6.3%)患者发生术后PMV。PMV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及急诊手术率显著高于非PMV组(2 705例)。增龄、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和急诊手术是老年高危术后PMV的临床危险因素。PMV组患者1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PMV组患者,其1年死亡风险及再次插管、昏迷≥24 h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亦分别是非PMV组的3.79倍和2.18倍。结论增龄、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和急诊手术是老年高危术后PMV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识别可能PMV高危人群,并制定相应预防方案,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3.
2004年3月~2006年7月,我们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初步研究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对胰腺癌体内给药的抗肿瘤活性,为hMIC-l抗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种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SW1990各腋窝皮下接种24只Balb/c裸鼠,共计48只皮下接种荷瘤裸鼠分别随机共分为8组,每组6只荷瘤鼠。模型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NS,Biw,ip×8),阳性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键择(50 mg/kg,qw,ip×4),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分别荷瘤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p×8)共4周或(2 mg/kg,Biw,ip×8)共4周。观察荷瘤裸鼠日常表现、肿瘤生长、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荷瘤裸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裸鼠(10 mg/kg,Biw,iv×8)肿瘤生长缓慢,瘤体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并呈现量效关系。镜下观察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胰腺结构破坏,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细胞溶解。结论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v×8)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胰腺癌PANC-1肿瘤生长,使瘤组织坏死、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15.
刘敏  郭建莲  巩磊  杨涛  王峰  刘朝阳  董嫱 《现代保健》2012,(25):100-101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同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采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对45例7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手术使晶体后囊中央形成约5mm的囊膜缺损区,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AV),以避免后发障的发生。结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40眼,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6眼,0.5以下34眼,无1眼发生后发障。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18眼,0.5以下45眼,术后3个月到半年矫正视力≥0.5者20眼,0.5以下46眼,其余因年龄小无法检查视力表。术后一周第1次复查,无1眼发生后发障,但每只眼周边前后囊膜均出现轻度混浊,撕囊区清亮,继发性青光眼8例。3-6个月18眼发生纤维机化膜,10眼少量玻璃体脱出于前房,玻璃体轻度浑浊,虹膜后粘连7眼,瞳孔不圆12眼,IOL偏中心8眼,无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及出血。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弱视,改善视力,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而PCCC+AV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止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能配合激光治疗的儿童,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6.
刘朝阳  李国梁 《临床荟萃》1997,12(20):932-933
本院内科自1994年11月~1996年9月采用介入溶栓术治疗35例急性期脑血栓患者,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急性脑血栓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诊断标准按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专题会议制定的脑血栓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证实。病程均在6天以内,有明确的肢体瘫痪的患者,无活动性溃疡病、糖尿病、肺结核、严重肝病、出凝血机制障碍、血压不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28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饮食、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患者进食均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并发症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18.
肝硬变患者由于机体防御机能全面下降 ,合并严重感染尤其是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具有补充微生态菌群、用以维持或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 ,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我们在护肝和抗感染的基础上 ,加用双歧杆菌口服液治疗肝硬变患者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5 8例均系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变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 ,诊断均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早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  相似文献   
119.
G9315是从胀果甘草中提取的含有6个黄酮体的混合物。2mg剂量明显抑制二甲苯苯蒽(DMBA)合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瘤的生成,表现出较强的抗促癌作用。10μg/ml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Wistar大鼠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20μg/ml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Balb/c新生小鼠皮肤表皮细胞和Balb/c小鼠肝线粒体的CL,显著对抗巴豆油诱发的Balb/  相似文献   
120.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3 1例HBVDNA及HBeAg阳性的CHB接受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 ,并与 3 5例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的谷丙转氨酶、HBVDNA、HBeAg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 1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 87.1% (2 7/ 3 1)和 85 .7% (3 0 / 3 5 ) ,治疗 4个月ALT均恢复正常。治疗结束时观察组HBVDNA转阴率 87.1% (2 7/ 3 1) ,与对照组 82 .9% (2 9/ 3 5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HBeAg转阴率为 61.3 % (19/ 3 1) ,高于对照组 3 7.1% (13 / 3 5 ) (P <0 .0 5 )。治疗结束 1年后观察组HBVDNA和HBeAg有 5 6.5 % (13 / 2 3 )表现为持续阴性 ,明显较对照组 2 0 .0 % (5 / 2 5 )高(P <0 .0 5 )。治疗组HBVDNA和HBeAg转阴后的复发率也分别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注射液与拉米夫定联用有协同作用 ,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