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327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6篇
  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发现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有BRCA-1、BRCA-2、P53等.除此以外,乳腺癌的发生还与生殖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的造血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向造血分化的能力。方法:先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SCF的培养基中。实验分6组,分别为VEGF 5 μg/L组、VEGF 10 μg/L组、VEGF 20 μg/L组、VEGF 5 μg/L+SCF组、VEGF 10 μg/L+SCF组、VEGF 20 μg/L+SCF组,同时设不加因子的自发分化对照组。RT-PCR检测造血转录基因GATA-2和早期造血细胞基因c-kit和β-H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检测生成造血集落的能力。结果:经过1周的诱导培养,实验组生成的细胞可以表达GATA-2、c-kit和β-H1,CD34+细胞的比例也升高,并可形成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从诱导生成CD34+细胞的比例和生成的集落数量看,VEGF联合SCF组的诱导效率要高于VEGF单用组和对照组,其中以VEGF 20 μg/L+SCF组和VEGF 10 μg/L+SCF组的诱导效率最高。结论:VEGF能够促进ESC的早期造血分化,尤以与SCF合用时,其诱导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针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道路运输事故数据管理需求,研制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库.方法 以道路运输事故信息采集要素目录为数据内容核心,将数据内容来源、主体对象和监管流程需求相结合,利用MySQL开源数据库平台,采用B/S(Browser/Server)构架,编制数据库系统;录入安监道路运输事故调查报告案例数据进行数据...  相似文献   
34.
主动脉瘤是一种多因素影响、具有潜在破裂风险的主动脉病理扩张性疾病。根据发病位置主动脉瘤可分为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和性别相关性不大,而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但与遗传关联性较弱。主动脉瘤一般具有发病隐匿和破裂致死等特征,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动脉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人主动脉瘤的重要工具,对阐释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发和评价主动脉瘤的治疗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腹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有很多,也比较成熟,但是关于胸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较少。实际上,多种方法诱导的腹主动脉瘤模型中,也会出现胸主动脉瘤,只不过发病率不同,胸主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本文将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归纳为非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和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并简要综述这两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表型,为人类动脉瘤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刘星 《中外医疗》2012,31(26):123+125-123,125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常规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应用胰岛素+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排泄量(24hUp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各指标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24hUpr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6.
刘星 《全科护理》2021,19(10):1419-142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产科住院分娩的53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产妇的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及GDM患病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中影响GDM患病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GDM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531例产妇中妊娠期发生GDM 192例,占36.16%,显示孕产妇GDM的患病率较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产检次数、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糖尿病家族史、GDM知识了解程度及生育间隔为影响孕产妇GDM患病率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产检次数、孕前BMI、孕期增重及生育间隔为孕产妇出现G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孕产妇GDM患病率偏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产检次数、孕前BMI、孕期增重及生育间隔为孕产妇出现GDM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帮助孕产妇控制体重,指导良好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嘱其定时、定量进行正规产检,并指导孕产妇适龄合理安排生育计划是降低GDM患病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7.
房性早搏诱发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星  王淼君 《心电学杂志》1994,13(4):220-220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4年余而就诊。既往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体检:心肺听诊阴性,心率80次/min,BP68/45mmHg(9/6kPa)。附图为Ⅱ导联记录,示P波直立,呈双峰状,P宽0.10s,峰间距0.05s,P波频率80次/min,QRS波为室上性型,ST-T无变化。P-R间期呈长、短2种类型,P_1-R至P_4-R为短P-R间期,P_6-R至P_9-R为长P-R间期,在房性早搏P′后,短P-R间期突然转变为长P-R间期而且互差显著,考虑为房室结双径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iSchools联盟院校关联特征及潜在演进态势,为网络时代背景下iSchools联盟院校间交互结构性能的优化、互联互通引导机制的健全、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的完善以及协同创新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以iSchools联盟院校的URL共引网络结构信息为基础,采用10项基于局部信息的相似性指标分别对无权和加权URL共引网络进行链路预测分析,对比各指标的预测性能。引入权重调节系数,剖析强弱连接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利用无权PA指标对iSchools联盟院校在网络空间中的潜在关联进行预测识别。结果:不同链路预测指标在无权和加权iSchools联盟院校URL共引网络中的适用性存在一定差异,iSchools联盟院校URL共引链路预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强弱连接效应。结论:我国高校信息学院与国际院校的联系将日益密切,在iSchools联盟网络中的地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9.
40.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反映循环中红细胞大小变异性的指标.近期较多研究发现RDW的升高能够作为预测人群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指标,即使RDW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处于高值的人群存在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本文综述了RDW与高血压发病、血压水平、血压形态及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RDW升高提示高血压预后不良的机制.由于RDW简单易得,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预后风险评估有潜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