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脑、肝、肾等多器官的损害,研究发现对心肌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功能和心脏病理等方面[1].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同侧带血管蒂腓骨180°轴向旋转内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根据胫骨缺损的长度,切取同侧带血管蒂腓骨并180°轴向旋转内移至胫骨缺损区,将腓骨两端分别插入胫骨髓腔内,远端用螺钉将胫腓骨固定,同时将远端残留腓骨与胫骨融合,预防术后踝关节不稳定。结果 手术治疗16例,经4 个月~19 年随访,骨愈合时间接近正常,踝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 同侧带血管蒂腓骨180°轴向旋转内移术,术式简捷,效果良好,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一种值得推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早产儿真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随访情况,为合理诊治及随访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我院早产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真菌性脑膜炎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转归和随访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7例真菌性脑膜炎早产儿,患儿胎龄均<32周,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4例.7例患儿感染前全部应用胃肠外营养,接受了三代以上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诊断日龄9 ~ 30天,表现为呼吸暂停、发热、惊厥、反应低下.6例有血常规改变,4例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5例血培养为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均敏感,2例为白色念珠菌生物变种,仅对两性霉素B敏感,脑脊液检查均有白细胞数和总蛋白的增高,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患儿有明显颅内影像学改变.5例给予氟康唑治疗,2例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疗程21~50天,5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1例放弃治疗.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7例患儿除1例放弃治疗外,余均随访,4例患儿神经发育情况基本正常,头颅影像学正常;其余2例神经发育严重落后的患儿,均于起病2周左右头颅影像学证实形成了脑软化灶或液化区.结论 早产儿真菌性脑膜炎多见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呼吸暂停为早期主要临床表现,可能与长期接受胃肠外营养和应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有关,头颅B超是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颅内形成软化灶或液化区可能提示其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