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目的 分析2008年至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新疆兵团结核病防控提供对策.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至2017年新疆兵团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至2017年新疆兵团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0506例,平均发病率为77.09/10万,2008年至2017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c2=872.841,P<0.001),累计死亡肺结核病例103例,平均死亡率为0.39/10万;发病率最高的为第三师,达131.18/10万;每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以3~5月份报告发病数最多;各年份男性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女性,2008年至2017年男性肺结核发病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女性发病率虽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008年至2017年各年肺结核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主要以离退人员和农民为主.结论 新疆兵团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第三师结核病发病率历年均较高,应加大第三师结核病防控的力度,老年人、离退人员及农民应作为结核病防控中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bilateral renal arterialsevere stenosis,BRASS)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1~76岁(59.75±17.59)岁.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34例(85%),大动脉炎3例(7.5%),先天性肌纤维发育不良3例(7.5%).纳入标准:肾动脉造影显示双侧肾动脉内径减少均大于或等于70%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组仅包括经皮肾动脉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及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对其疗效平均随访12个月.以SPSS 13.0统计软件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总共治疗80支肾动脉,其中18支肾动脉行PTBA,62支肾动脉行PTBA+ PTRAS.80支肾动脉均成功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收缩压由术前的( 165.0±27.0) 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术后的(135.7±25.3)mm Hg(术后第1天)(P<0.01),舒张压由术前的(88.9±15.1)mm Hg降至术后的(74.8±13.2) mm Hg(术后第1天)(P<0.01),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由术前的(3.1±0.9)种减少为术后的(2.3±1.2)种(P<0.01).1例患者术后3个月猝死;1例患者术后7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余38例患者术后12个月,收缩压自术前(165.0±27.0)mm Hg降至( 133.53±15.94) mm Hg,舒张压自术前(88.9±15.1) mm Hg降至(77.37±13.47) mmHg;38例患者中,2例治愈(5.3%),27例改善(71.1%),9例失败(23.7%),高血压获益率76.4%.32例患者随访12个月时2例患者肾功能血清肌酐(Scr)改善(6.3%),21例稳定(65.6%),9例恶化(28.1%),均处于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获益率为71.9%,但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高血压,稳定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同期联合支架术治疗并存颈动脉和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联合支架术治疗的30例并存肾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标准为外周动脉造影示肾动脉管腔内径减少≥70%且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减少≥70%.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降压药物种类、肾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收缩压由术前(135.93±23.02) mmHg降至(123.07±12.62)mmHg(术后3d平均收缩压)(P<0.05),舒张压由术前(76.13±8.75)mmHg降至(70.87±6.42)mmHg(术后3d平均舒张压)(P<0.05).2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心绞痛再发,经处理后缓解.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收缩压降至(122.33±7.39) mmHg,舒张压降至(70.87±8.62)mmHg(P<0.05);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由术前(2.93±1.87)种减少为(2.40±2.13)种(P<0.05).高血压获益率为100.0%,肾功能获益率为76.6 %.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7个月心绞痛再发和短暂脑缺血发作,予处理后缓解.结论 同期联合支架术治疗并存肾动脉和颈动脉狭窄近中期疗效安全、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4.
刘新文  唐明辉  肖梅  张华  施旎  朗维敏 《吉林医学》2011,32(16):3331-3332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06例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深静脉置管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锁骨下静脉8例,颈内静脉2例,误穿动脉3例,导管阻塞4例,局部感染2例,导管扭曲1例。结论: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尤其是在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和长期输液的患者,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5.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胃瘫综合征又称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由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若手术可致病情加重。因此,正确的诊治可避免盲目二次手术,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有重要意义。我院1992年-2007年共诊治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15例,现将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的128例PTM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总结分析患者术后预后情况;根据随访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声带麻痹7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9例;18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其中,局部区域复发15例,肺转移患者3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93.75%(120/128)。死亡组患者年龄、有淋巴结转移比例和远处转移比例显著高于非死亡组(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肿瘤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PTMC患者较理想的选择,年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可能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 通过对新疆兵团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第一轮第一阶段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兵团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情况,评价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策略实施效果.方法 严格按照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要求在全兵团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各项工作指标按照项目要求的结核病季报表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结核病控制工作效果明显,各类结核病的平均治愈率达81.59%.结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对推动兵团结核病工作效果显著,DOTS策略是保证患者发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9.
张谊芳  蒋杰  刘新文  刘福荣  徐潇  王佳良 《新中医》2022,54(10):133-136
目的:观察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咳嗽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所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10 d后的痰热壅肺证症状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81.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发热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2组咳嗽、咳痰、发热、口渴、面赤心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7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干预基础上加服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好转,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调查新护士转型冲击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新护士顺利度过转型期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8月18—25日应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对湖北省19所医院647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647名新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82.77±23.33)分,得分率均值为61.31%,4个维度中得分率均值最高的是身体维度,其次是心理维度,得分率均值分布在55.05%~72.87%。对科室的喜欢程度、择业原因、周平均工作时间、医院性质及家人是否支持本工作是新护士转型冲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23.6%的变异度。结论 新护士转型冲击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密切关注不喜欢本科室、非个人兴趣选择本专业、周平均工作时间长、在专科医院工作及家人不支持本工作的新护士的身体及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转型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