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工作记忆是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脑电图(EEG)和功能近红外成像(fNIRS)的时空优势研究工作记忆的神经血管耦合机制。在数据分析中,提取EEG数据中不同试次的时间序列与血氧动力学响应函数(HRF)卷积后的矩阵和fNIRS的血氧变化矩阵作为耦合的特征。然后,使用典型相关分析(CCA)计算两种模态特征间的交叉关联。结果表明,CCA算法能够提取出相关成分试次间相近的变化趋势,并发现额极区和背外侧前额叶的fNIRS激活与EEG数据的delta、theta和alpha节律相关。本研究揭示了工作记忆下的神经血管耦合机制,为EEG数据和f NIRS数据融合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盐田港船舶压载水致病微生物入侵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盐田港港区海水及船舶压载水致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分析压载水致病微生物的入侵风险,为船舶压载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技术对港区海水及船舶压载水水样进行检测分析,采用一般性统计描述、χ2检验、秩和检验等对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近处水域海水水质较远处水域海水水质差;船舶压载水水质明显较港区海水水质差;不同来源地压载水水质相差不大。港区海水共检出8种致病性弧菌,其中优势弧菌为溶藻弧菌(39.13%)、创伤弧菌(17.39%)、鲨鱼弧菌(13.04%)。船舶压载水样本共检出12种致病弧菌,其中优势弧菌为溶藻弧菌(34.69%)、副溶血性弧菌(28.57%)。结论船舶压载水存在致病性微生物入侵性风险,必须采取预防性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港区海水日常监测主要采集浅层海水,增加对优势弧菌的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23.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因1937年首次分离自乌干达西尼罗地区一发热妇女血中而得名。西尼罗热以往仅在非洲、西亚、中东地区流行,20世纪60年代初传入欧洲,自1999年起在西半球登陆,并在美国传播,近几年疫情进一步严重。 相似文献
24.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特点,结合盐田口岸业务实际,对盐田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传入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较高传入风险的环节,以及切合盐田口岸实际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掌握盐田口岸啮齿动物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为啮齿动物控制及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7年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对盐田口岸啮齿动物开展监测。〔结果〕发现鼠类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2002和2007年鼠密度分别为0.33%、0.14%,平均鼠体染蚤率为33.33%,集蚤25匹,平均蚤指数为0.52。〔结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鼠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指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SN/T1415-2004)。 相似文献
28.
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当前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第一要务。个人防护事关口岸一线卫生检疫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通过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研究,探讨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中,口岸检疫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为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通过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年来不同胆肠吻合术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再次阅读内镜图片,分析不同类型胆肠吻合术后特别是胃肠改道术后ERCP的特点、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镜中心因胆系疾病接受ERCP的胆肠吻合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图片,分为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choledochoduodenostomy,CDD)、Roux-en-Y胆肠吻合术(Roux-en-Y hepaticojejunostomy,RYHJ)和Whipple术后三组,以及ERCP成功和失败两组,进行组间比较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9例患者,ERCP操作132例次,患者年龄9~80岁,中位年龄57岁,包括CDD组4例,RYHJ组30例,Whipple组54例,胆管-回盲部吻合1例。ERCP距手术的时间分别为30 (1~40)、2.75 (0.5~14)、2 (0.3~19)和10年,手术后出现胆系疾病症状的时间分别为240 (3~360)、12 (1~156)、22 (0~216)和60个月。50%的CDD经局部麻醉操作即可成功,RYHJ(96.7%)和Whipple(100%)基本均为全身麻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CDD组首次进镜成功率为100.0%,RYHJ组和Whipple组分别为40.0%和77.8%,更换内镜后分别提升至43.3%和83.3%,不同术式间进镜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CDD、RYHJ、Whipple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53.8%、8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CDD、RYHJ、Whipple组ERCP成功率分别为100.0%、33.3%、7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9%(21/88),分别为感染(14.8%)、胰腺炎(9.2%)、出血(3.4%)、穿孔(2.3%)。胆肠吻合术后ERCP的常见原因分别为吻合口狭窄(50.0%,良性狭窄39.3%,恶性狭窄10.7%)、胆管结石(37.5%)、反流性胆管炎(12.5%)。吻合方式为预判ERCP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OR=7, 95%CI:2.591~18.912,P < 0.001)。结论: 伴胃肠改道的胆肠吻合术后ERCP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YHJ的成功率显著低于Whipple术后,手术方式是决定ERCP能否成功的唯一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0.
<正> 1985年8月24日,我市发生了首起毒蕈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中毒情况8月23日上午,市郊西漳涧村岳××的小女孩,从自家院内堆放的腐树皮术渣上采野蘑菇约500克。当天中午摘洗后炒熟食用。4人同桌共餐,食量75~200克不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