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38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临床上多采用自体、异体骨游离植骨或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同时予以外固定。虽然大部分可获治愈,但仍有少数治疗失败而需再次进行手术植骨者。近十几年来,由于显微血管外科的发展,小血管吻合技术在治疗骨折不愈合方面也取得了成绩,提高了疗效。我们特设计了采用同侧带  相似文献   
592.
目的探索总结Chiari畸形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均经MRI及CT三维成像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病例类型,采取后颅窝容积扩大,切除下疝扁桃体及突出畸形齿状突,解除中枢前后方受压,消除引起ACM症状的原因.结果本组145例中,术后症状体征改善112例.随访87例,0.5~4年后可恢复一般工作者78例(89.6%),脊髓空洞与脑积水均消失.结论行后颅窝彻底减压,切除下疝扁桃体及畸形齿状突,植骨融合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和齿状突畸形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93.
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之一 ,交感型颈椎病则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一提到颈椎病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那些四肢麻木无力 ,需要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而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常常被忽略或漏诊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交感型颈椎病认识不清。那么 ,交感型颈椎病到底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如何诊断及鉴别诊断 ?这些就是本文要说明的问题。1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的说来 ,交感型颈椎病的特点是患者主诉多但客观体征少 ,症状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不外乎两大类 ,第 1类是交感兴奋症状 ,比较多见 ,主要包括 (1)头部症状 :表现为头疼和偏头疼 ,疼痛的部…  相似文献   
594.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癫痫儿童手术现状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癫痫多学科联合门诊会诊后手术的≤18岁癫痫儿童,共4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结果和预后情况。结果40例患儿中癫痫发作形式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8例(45.0%),复杂部分性发作17例(42.5%),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例(12.5%);脑电图检查结果:一侧脑电图异常28例(70.0%),双侧异常11例(27.5%),脑电图正常1例(2.5%);头部MRI结果:阳性33例(82.5%),阴性7例(17.5%);手术部位颞叶22例(占55.0%)、额叶12例(占30.0%);病理结果:脑皮质发育不良11例(27.5%) ,其次为海马硬化9例(22.5%)、肿瘤6例(15.0%)等;29例(72.5%)患儿术后1年癫痫无发作,26例(65.0%)2年无发作。结论西南地区癫痫手术儿童病理类型以脑皮质发育不良多见,脑电图双侧放电及头部MRI 阴性的患儿仍可进行手术评估,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95.
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潜能 ,研究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探讨辛伐他汀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成年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剂 (HI)作用 6d ,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比活性的变化。HI与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共同作用 72h ,RT PCR检测脂蛋白脂酶 (LPL)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HI与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或 10 0μg/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共同作用 12d后 ,油红O染色、荧光活化的细胞分选(FACS)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比例。 结果 HI作用 6d后 ,细胞ALP比活性降低 ,约 4 0 3%。分别为( 383 6 1± 134 30 )U·g 1·L 1和 ( 891 5 1± 2 82 5 2 )U·g 1·L 1,P <0 0 1。在含HI的培养液中 ,辛伐他汀作用 72h后 ,LPLmRNA表达水平降低 ;辛伐他汀作用 12d后 ,脂肪细胞的分化比例显著减低 (P<0 0 1)。 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并伴随成骨活性减低 ;辛伐他汀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 ,辛伐他汀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596.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的冠状位畸形和矢状位平衡间的关系。方法:回顾2006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AI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参数包括:结构性侧凸的Cobb角、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脊柱骶骨角(spine-sacral angle,SSA)以及C7转移比值(C7 translation ratio,C7TR)。记录患者侧凸的Lenke类型和Roussouly类型,比较不同Lenke曲线类型(curve types,CT)、Lenke腰弯修正(lumbar modifiers,LM)、侧弯数量(curve amounts,CA)组间的矢状位参数;对冠、矢状面的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共获得165例AI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45例,女120例,平均年龄14.8±2.0岁。Lenke 1型70例,2型33例,3型15例,4型21例,5型17例,6型9例。PI平均值为43.0°±9.3°。不同CT组的TK、PT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CA组的TK、LL、PT间的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LM仅有TK不同(P0.05)。不同侧凸类型患者的Roussouly类型的分布情况相似(P=0.753)。胸弯的Cobb角与LL、SS、SSA呈负相关(P0.05),腰弯的Cobb角与矢状位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IS患者的冠状位畸形可影响部分矢状位参数的值,但不影响整体矢状位类型的分布情况。不同AIS类型的TK、LL和PT不同,而其他参数并无明显差异。脊柱侧凸矫形手术需要考虑冠、矢状位参数间的上述关系。  相似文献   
597.
目的 :探讨椎体内注射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温敏型智能水凝胶对骨质疏松小型猪腰椎骨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9只健康成年雌性广西巴马小型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低钙饮食18个月,双侧卵巢切除后18个月小型猪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较切除前降低了25.23%,即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每只骨质疏松小型猪采取自身对照,将3个腰椎(L4~L6)进行随机分组,在椎体左侧钉道内单次注射载辛伐他汀0、0.5、1.0mg的水凝胶,并分别在两侧置入钛合金椎弓根螺钉。3个月后处死,取出每只小型猪的椎体(L4~L6),剔除椎体周围软组织,在各椎间盘处离断,游离成单个椎体,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BMD,行Micro-CT扫描并定量分析骨小梁微结构及骨整合率,内固定螺钉轴向拔出实验,不脱钙骨组织学观察。结果:辛伐他汀0.5mg、1mg组椎体与给药前相比,BMD分别增加了32.12%和28.16%,辛伐他汀0.5mg、1mg组椎体与辛伐他汀0mg组相比,BMD分别增加了31.25%和31.09%(P均0.01);辛伐他汀0.5mg、1mg组与辛伐他汀0mg组相比,相对骨体积(BV/TV,%)分别增加了47.49%和43.42%,骨小梁数量(Tb.N)分别增加了49.23%和39.01%,骨小梁厚度(Tb.Th)分别增加了66.09%和54.28%,骨小梁间隙(Tb.Sp)分别降低了55.85%和52.80%,骨整合率分别增加了46.54%和42.63%(P均0.01);辛伐他汀0.5mg与1mg组的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与辛伐他汀0mg组相比,分别增加了45.75%和51.53%(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辛伐他汀0.5mg、1mg组螺钉周围骨小梁明显增多,钉骨接触面积明显增大。结论:骨质疏松小型猪腰椎椎体内单次注射低剂量辛伐他汀可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骼微结构,增加骨整合率,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98.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7月~2012年12月共收治8例脊柱术后MRSA感染患者,女6例,男2例,年龄32~72岁,平均54.3岁。8例患者均行彻底清创冲洗、对口置管冲洗引流,根据引流液培养结果决定冲洗量及拔除冲洗管和引流管,同时联合抗生素辅助治疗,在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前留取切口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明确后调整抗生素,必要时还增加口服抗生素。结果:本组8例MRSA感染患者有1例死亡;另7例患者随访5~43个月,平均2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未见感染复发。其中4例经过对口置管冲洗引流后感染获得控制而保留了内置物,而另3例在内置物移除后感染才得到控制。患者总住院时间为26~200d,平均91.8d,有5例因手术部位感染于初次手术出院后再次住院,住院次数最多达5次。静脉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为14~144d,平均55.5d;其中有5例联合口服抗生素的时间为11~73d,平均31.4d。8例患者中有4例清创手术次数超过1次,最多达5次,其中1例因多次清创导致严重软组织缺损而采用旋转肌瓣覆盖后治愈。结论:脊柱术后MRSA感染治疗往往相对困难,常需要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抗生素疗程、多次清创手术,甚至移除内置物才能有效控制感染。对于脊柱术后MRSA感染,决定是否移除内置物时主要考虑:①术后感染发生的时间>30d时考虑移除内置物;②术后清创次数达到3次仍未能很好地控制感染时考虑移除内置物。  相似文献   
599.
【摘要】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posterior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pen 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椎间融合率及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8例,22例采用MIS-TLIF治疗,其中男7例,女15例,手术时年龄26~65岁,平均49.4±12.1岁;26例采用open TLIF治疗,其中男11例,女15例,手术时年龄27~70岁,平均50.7±11.8岁。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采用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采用X线及CT三维重建比较两组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BMI、手术节段均无显著差异。术前MIS-TLIF组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分别为4.9±2.5分、6.6±2.4分、23.3±10.2分和14.7±5.8分;open TLIF组分别为5.4±2.2分、6.0±2.8分、23.8±9.0分和3.6±4.8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35.8±46.3min、198.6±81.6ml和115.7±74.5ml;open TLIF组分别为127.8±45.8min、350.0±143.6ml和494.7±243.9ml。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open TLIF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MIS-TLIF组均明显低于open TLIF组(P<0.05)。平均随访时间1年(6个月~2年),术后3个月内腰痛VAS评分MIS-TLIF组改善较明显,3个月以后VAS评分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ODI、JOA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行CT三维重建判定椎间融合率,MIS-TLIF组椎间融合率81.8%(18/22),open TLIF组椎间融合率为92.3%(24/2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可获得与open TLIF相同的临床疗效及植骨融合率,并且出血量、引流量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00.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的入路选择,初步评价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1年10月~2013年12月共收治74例胸腰椎肿瘤患者,男31例,女43例;年龄11~69岁,平均40.2岁。分别采用单纯后正中入路、后路联合前路或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手术完成肿瘤的全脊椎切除。分析脊柱肿瘤WBB分期及肿瘤所在部位、是否首次手术与手术入路选择的关系。结果:选择后正中入路手术者25例,肿瘤位于B~D、3~9区15例,其中单节段12例,两节段3例;B~D、1~12区4例,其中单节段3例,两节段1例;肿瘤软组织肿块较小、位于A~D/E、3~9区4例,其中单节段3例,两节段1例;A~D/E、1~12区单节段2例。整块切除24例,大块经瘤切除1例。上胸椎2例,胸椎及胸腰段21例,中下腰椎2例。后路联合前方入路手术者30例,肿瘤侵袭A~D/E、累及1~12区20例,单节段11例,两节段及以上9例,其中复发肿瘤12例;累及3~9区8例,单节段5例、两节段及以上3例,其中上胸椎5例(复发肿瘤2例);累及B~D、3~9区的L4和L5肿瘤各1例。整块切除8例,大块经瘤切除22例。上胸椎7例,下腰椎(L4-L5)5例,胸椎或胸腰段18例。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19例,肿瘤累及A~D/E、1~12区10例,单节段肿瘤9例,2节段1例;累及A~D/E、3~9区的单节段初次手术的胸腰段肿瘤5例,软组织肿块位于脊椎的侧方;累及B~D、1~12区的中下腰椎单节段肿瘤2例,胸腰段肿瘤2例。整块切除3例,大块经瘤切除16例。胸椎及胸腰段10例,中下腰椎9例。结论: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侵袭范围及所在脊椎部位进行选择。局限在脊椎骨内或椎旁肿块较小的单及两节段肿瘤选择单纯后正中入路;肿瘤突破脊椎致前方有较大肿块、复发肿瘤及侵袭椎旁的上胸椎肿瘤多选择联合前方入路;软组织侵袭位于脊椎侧方的肿瘤多选择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