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37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寰枢椎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寰枢椎肿瘤手术显露与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和方法, 以及枕颈内固定技术.方法:对19例经手术治疗的寰枢椎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16例获平均32个月完整随访,其中12例未见肿瘤复发,1例术后死于呼吸道痰液梗阻,1例肿瘤复发放弃治疗,2例肿瘤复发后再次手术.17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6级.结论:寰枢椎肿瘤尽管治疗困难,但经合理的手术显露与根治性切除,仍可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2.
制作大白兔双侧腓骨骨折模型,分治疗侧与对照侧。用直流电强电场仪治疗,治疗后28、35及42天分3批处死,对骨痂中不同组织进行了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3批动物中治疗侧外骨膜显著增厚,外及内骨痂组织中板层骨相对体积含量较非治疗侧明显增高,而不成熟的骨痂组织(矿化软骨、编织骨等)低于非治疗侧,提示电场治疗有促进骨痂成熟的作用。采用同种电场仪对8例骨折不愈合的病例进行了治疗,在基本未改变原固定的条件下,7例获得愈合。  相似文献   
113.
原发性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骨肿瘤治疗取得长足进展。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发展与进步,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外科分期系统不断完善等使外科治疗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恶性骨肿瘤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总生存率与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提高。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以前的15%左右提高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114.
环境与皮肤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其重量约占体重的16%,面积在成年人约为1.6平方米,厚约3毫米。皮肤的生理机能和重要作用就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环境因素损害。具体地说,皮肤具有避免温热、寒冷及机械性外力对机体的损伤,防止水分的侵入和丢失,遮断化学物质和紫外线,阻止各种病原体入侵的作用。此外还有体温调节、知觉、分泌、排泄、呼吸及吸收等功能。机体要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去,皮肤的机能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仅就由于外环境因素所致机体内外环境平衡失调时引起的皮肤疾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5.
骨组织形态测量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16.
脑弥散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65例脑弥散性轴索损伤(DAI)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所有病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12.46%,死亡率为53.12%,均系车祸致伤,临床表现出务后立即陷和持续 性昏迷和伴发脑干机能障碍为特征,MRI检查有助于DAI的临床诊断2。便发现主要为大脑半球白南,胼胝本、脑干质的轴索广泛性损害形成收缩球,同时合并出血、梗死等二性病变,作者认为高夺氧和神经生长因子的早期联合应用是治疗DAI的有效方法之  相似文献   
117.
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8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陈旧骨折12例,新鲜骨折16例。21例合并多发创伤或多发骨折,24例为多节段骨折。根据A0骨折分类:B型12例,C型16例。手术治疗包括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13例(新鲜),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12例(陈旧10例,新鲜2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陈旧2例,新鲜1例)。结果 20例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5个月。其中12例术前Frankel A级者无1例改善,非A级者4例有一级改善,4例无变化,无内固定失败。结论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为损伤外力强大,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合并率高。对不稳定骨折即使是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应尽量考虑早期手术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8.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脊柱融合应用中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S)是一种强有力的骨诱导因子,动物实验证实其有良好的异位和原位成骨效果^[1]。在多种动物脊柱融合模型中,应用rhBMPS取得了满意的融合效果,为其过渡到临床应用打下基础。和从异种动物骨中提取的BMPS相比,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纯化rhBMPS去除了非骨诱导性、可能引起免疫反应的蛋白,且  相似文献   
119.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发病和诊断特点。方法:回顾3例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病例,特别是其诊断过程和影像学资料,了解早期获得正确诊断的思路。结果:3例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患者均未在急诊得到正确诊断,在观察咽后壁肿胀情况、动态观察X线平片、行CT尤其是三维重建CT检查后得到诊断。结论:平片观察枕颈区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对可疑病例进行CT检查特别是三维重建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120.
内皮素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亮  刘忠军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0):594-597
缺血是继发性脊髓损伤(SCI)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内皮素(ET)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缩血管多肽,并且ET也是一种能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的神经递质。本实验通过观察SCI后脊髓组织和血浆中ET含量的变化,研究ET与急性SCI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改良Alen氏脊髓损伤模型,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造成5g×10cm强度的SCI。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SCI后6小时、24小时及14天时脊髓组织和血浆中ET的浓度。分别在术前、SCI后及处死前记录MEP。结果:损伤后血浆中ET浓度无明显改变,而脊髓组织中的ET含量进行性升高。6小时上升至对照组的113%,24小时上升至124%,14天上升至139%。结论:SCI后脊髓组织中ET含量迅速升高并且持续较长时间,提示ET可能在SCI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