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16篇 |
临床医学 | 46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63篇 |
综合类 | 18篇 |
药学 | 2篇 |
1篇 |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即骨髓干细胞(BMSC)和脂肪干细胞(ADSC)的体外成骨能力,为其将来应用于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取同一只兔的髂骨骨髓和腹股沟脂肪作为BMSC和ADSC的来源,分离培养后比较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物;成骨诱导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PCR分析其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BMSC和ADSC都具有向成骨、成脂分化的潜能;在成骨诱导分化后,BMSC有较高的ALP活性和较多的钙结节形成。RT-PCR结果显示:BMSC表达较高的BMP-2、OCN和OPN等成骨基因。结论:BMSC和ADSC都具有向成骨、成脂分化的潜能,ADSC有较好的成脂分化能力,BMSC有较好的成骨分化能力;两者都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羊颧骨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和损伤特点。方法 选用羊 2 0只 ,利用多功能生物撞击机 ,自制定位杆 ,以不同速度垂直撞击羊颧面部 ,撞击速度分别为 (1 0 .3± 1 .7)m/s(A组 )、(1 7.2± 2 .5 )m/s(B组 )、(2 5 .7± 2 .0 )m/s(C组 )。结果 质量为 1 72g的撞击体以 (1 7.2± 2 .5 )m/s速度撞击颧骨 ,造成粉碎性骨折 ,颧骨塌陷 ,其它器官未受明显损伤。结论 选择合适的撞击体 ,以适当速度和方式精确撞击羊颧面部 ,可造成局部粉碎性骨折 ,非撞击部仍然完好 相似文献
103.
预成纯钛修复体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进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设计并预制修复体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为4名患者完成了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设计和制作,并进行了修复体植入手术。结果:修复体就位顺利,各部件达到设计位置,术后患者面部外形满意,咬合关系良好,下颌偏斜纠正。结论:反求结合快速成型能够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的设计和预制,提高了手术精度,节省了手术时间,在颌骨缺损的个体化和定制化修复中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4.
内置式山羊下颌骨二维牵张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自行研制的内置式二维牵张器在山羊下颌骨上进行二维牵张的可能性。方法:进行离体实验预牵张;建立山羊下颌骨二维牵张的动物模型,牵引过程中拍摄X线片以监测牵张进度和牵张间隙内戍骨情况,牵张结束后和固定8周后进行HE染色做组织学观察。结果:离体实验可以完成整个牵张过程;4只山羊成功建立下颌骨二维牵张动物模型,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确切,X线片和组织学切片均显示固定8周后新生骨已经接近正常骨质。结论:自行设计的内置式山羊下颌骨二维牵张器可以完成山羊下颌骨的二维牵张成骨并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背景: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整复方法较多,以往常通过制备患者的石膏面模,在上面堆蜡来恢复患者的面形,蜡型用作手术中衬垫的参考。但由于畸形的变化多,矫治设计的难度大,矫治效果不甚理想。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用于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等凹陷畸形衬垫物的可能性。
方法:对半侧颜面萎缩患者行螺旋CT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扫描图像的容积三维重建后,重新间隔分层,利用CuteFTP 4.0软件以BMP格式下载。应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CT图像处理软件对已下载的二维图像进行过滤、筛减、降噪、校正失真等处理,对图像的边缘轮廓进行提取,得到面颅骨皮质骨边缘轮廓的矢量化线图,将该线图数据输入Surfacer 9.0重建软件,对轮廓曲线进行矢量叠加,从而得到面颅骨的三维三角形面片线框模型及实体模型。将健侧面颅骨的点云数据按镜像对称变换到患侧,这样在患侧骨和健侧镜像之间就形成了充填物的三维模型,为补偿软组织的萎缩,将其外表面点云数据外移1.5 mm。对CAD后的三维Surfacer数据重新分层,在RpDataRepare中完成充填物的轮廓编辑和成型的支撑设置,形成RP项目文件,输出快速原型所需的加工文件.par,制造出衬垫物模板,作为实施手术过程中的参照。
结果与结论:获得了患者颅面骨表面轮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制造出衬垫物模板,并以此为参照完成手术,效果满意。说明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完成半侧颜面萎缩等凹陷畸形的衬垫物的制造,精度高,快捷,在颅颌面外科假体的个体化制造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不同速度和长径比破片的创伤弹道学特点,为高速破片伤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肥皂靶20块,分别在速度1 900m/s、1 100m/s、500m/s下用长径比为1的破片和速度1 100m/s下用长径比为0.5、1、2的破片对其进行正向冲击试验,观察各组破片侵彻肥皂靶的弹道学特点,分析其差别和弹道规律。结果破片长径比为1时,随着破片飞行速度增大,其弹道入口直径、弹道深度和弹道容积均不同程度增大,但弹道深度增大程度较小;速度为1 100m/s时,随着破片长径比增大,其弹道入口直径减小,弹道深度增大,弹道容积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破片飞行速度和其长径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弹道直径、弹道深度和弹道空腔容积,这对由其导致战创伤的诊断和救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7.
548例颌面创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本院颌面创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西安地区颌面创伤病例的构成、发病特点和临床流行病学现状。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7月~2006年6月3年间548例口腔颌面创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致伤原因、骨折特点、好发部位、神经损伤以及合并损伤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用SPSS10.12软件录入、分析所有数据。结果:颌面创伤患者占本院同期住院患者的22%,男女比例为3.9: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颌面创伤患者以7月份最多,2月份最少。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占50.91%,居于首位。颌面损伤以多发性骨折为主,人均骨折部位数为2.3处。在颌面骨骼中,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其次是上颌骨和颧弓。在颌面部神经中,眶下神经和面神经损伤最常见。颅脑伤、四肢伤和眼损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近年来颌面创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伤度加重、伤情复杂,交通事故伤呈上升趋势,创伤患者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率有一定下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构建p12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载体,为基因治疗口腔癌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出doc1基因ORF读框,两端连入酶切位点,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T7-FLAG-4及pEGFP-N1。结果:重组子pT7-FLAG-4-doc1及pEGFP-N1-doc1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和序列测定为正确重组质粒。结论:成功构建p12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T7-FLAG-4-doc1及pEGFP-N1-doc1,为今后瞬时和稳定转染细胞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建立面神经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面神经爆炸伤特点及相关的全身反应。方法 麻醉下分别在距犬面部7、10、15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同侧咬肌或颈部以模拟破片致伤。观察动物伤情,并取材检测面神经病理和传导速度改变。分析不同距离条件下全身和局部的创伤效应。结果 7cm致伤时动物伤情较重,不能存活较长时间;10cm致伤时动物经过抢救仍可存活,受伤的面神经干肿胀,外膜不光滑,神经干内弥漫性出血。镜下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纤维断裂、坏死,并由大量炎细胞弥散浸润;单纯爆炸、15cm处爆炸复合面部破片或10cm处爆炸复合颈部破片致伤时,局部伤情均较轻。随着创伤的恢复,面神经传导速度也逐渐恢复。结论 采用距爆源10cm,咬肌切线伤的致伤条件能最好地模拟爆炸条件对面神经的致伤作用,这种致伤条件接近实战情况,并利于伤后长期观察面神经创伤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10.
钛网加强的BMSC/珊瑚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钛网加强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 /珊瑚复合物对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能力。方法:体外培养兔BMSC,经扩增、诱导分化后复合角孔珊瑚,植入自体下颌骨缺损区,修复骨缺损,并采用钛网固位和加强,植入 6、12周后进行X线观察和组织学检查,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 (BMSC) /珊瑚复合物有很强的成骨作用。实验组X线观察有骨形成,组织学染色证实有新骨形成,骨磨片显示钛网和新骨获得良好的骨愈合。结论:钛网 /BMSC/珊瑚复合物可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