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率不同的原因中是否有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特点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00例维吾尔族和200例汉族宫颈癌患者21种HPV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结果:(1)维吾尔族宫颈癌中HPV高危亚型的排序是HPV16、HPV58、HPV18、HPV52和HPV31;汉族宫颈癌的排序是HPV16、HPV31、HPV58、HPV18和HPV52。HPV58、HPV31分别在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中占第二位,是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除HPV16之外较易感染的类型。(2)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多重感染者43例,占HPV阳性患者的21.83%;汉族宫颈癌组织中多重感染者27例,占HPV阳性患者的13.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PV高危亚型感染频率在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中不同。维吾尔族宫颈癌HPV16、HPV58、HPV18、HPV52在HPV阳性的宫颈癌中占的比例分别为65.88%、8.63%、7.06%和2.75%。汉族宫颈癌HPV16、HPV31、HPV58、HPV18在HPV阳性的宫颈癌中占的比例分别为66.81%、6.90%、4.74%和3.88%。结论: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的HPV感染谱不同;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有较多的HPV高危亚型多重感染,维吾尔族妇女感染上HPV后更容易发展成子宫颈癌。  相似文献   
42.
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应用Hybrimax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437例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慢性宫颈炎及不同宫颈病变组HPV感染的比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41.19%.慢性宫颈炎HPV感染率为15.51%,宫颈癌前病变(CIN Ⅰ+Ⅱ+Ⅲ)HPV感染率为54.71%和宫颈癌HPV感染率为64.5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资料中单一感染比率为36.61%,最常见类型为HPV16和HPV31.多重感染的比例为11.11%,最常见类型为HPV16、58及HPV16、18二重感染.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宫颈各病变中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3.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外阴癌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外阴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0年12月~2004年8月收治的85例外阴癌患者中53例维吾尔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发病年龄51.5岁;Ⅰ期3例,Ⅱ期 30例,Ⅲ期14 例,Ⅳ期 6例;45例行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病人和非手术病人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平均5年生存率为60.5%,各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生存率高于Ⅲ期.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尤为重要.手术切除是外阴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4.
唐杰  张晶  王娟  刘开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34-293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术的影响。方法:40例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其中紫杉醇用量150mg/m2,顺铂用量60mg/m2,采用1~2个疗程化疗,化疗间隔21d,化疗结束后28d左右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结果:40例均完成腹腔镜下根治术,2例有组织损伤。随访超过3年的28例均无复发。结论:新辅助化疗有利于宫颈癌ⅡB期患者完成腹腔镜下根治术。  相似文献   
45.
任翠玲  刘开江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1):865-867,87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在导致女性死亡的肿瘤中,宫颈癌居第二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年轻化。DNA芯片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基因开关及表达程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利用它可随时获取肿瘤细胞生长各期与肿瘤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因此基因芯片技术已大量用于宫颈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35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E7致癌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HPV16E7基因在新疆南部维吾尔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突变。方法从35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组织DNA,作为模板,PCR扩增HPV16 E7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HPV16E7基因的突变。结果PCR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PV16E7阳性率为82.86%(29/35);27个E7分离片段的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26个分离株E7基因与原型相同,1个分离株E7基因核苷酸发生2处突变,即647位(在HPV16基因组中的位置)的A→G,氨基酸由Asn变异为Ser;845位的T→C,氨基酸不变。结论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妇女宫颈癌患者感染的HPV16中存在E7基因的变异株,该变异株可能是由人口流动传入。  相似文献   
47.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前不同阴道准备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前两种阴道准备方法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前需阴道准备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术前用聚维酮碘(3%)棉球阴道擦洗4次,对照组采用手术前3d每晚用棉球沾1:20聚维酮碘冲洗阴道+甲硝唑0.4g阴道上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2h体温与白细胞数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72h白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体温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聚维酮碘棉球阴道擦洗做阴道准备效果满意,明显降低了住院时间,缩短了患者的阴道准备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8.
基因芯片在筛选宫颈癌相关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出与宫颈癌相关的基因群,并进一步研究其表达和初步功能。方法:以含2048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例宫颈癌标本和正常宫颈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3例宫颈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197条、429条和665条,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4条。结论:宫颈癌同其他肿瘤一样,是多种基因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有关宫颈癌特异性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卵巢癌确诊后5年生存率不足25%,其主要原因是难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6月~1995年5月收治卵巢癌误诊患者63例,均系基层医院误诊误治,木后病理诊断证实。现分析其误诊误治原因,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3例,年龄12~62岁,平均34岁。已婚59例,未婚4例。1.2临床症状与误诊误治情况以各种不同的首发症状在基层医院误诊并施以手术治疗。具体见附表。术后病理诊断:上皮性肿瘤47例,性索间质肿瘤6例,生殖细胞肿瘤8例,转移性肿瘤2例。术后10天~8个月转本院,均再次手术和化疗。临床…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根据前期工作中运用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的一系列血浆候选差异蛋白指标,探索血浆中ATⅢ、VIL1和CLU表达含量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82例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病变血浆样本(宫颈炎22例,CINⅡ~Ⅲ20例,宫颈癌早期20例,宫颈癌晚期20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分析其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ATⅢ的表达含量随着宫颈病变进程逐渐下降,CLU和VIL1的表达含量随着宫颈病变的进程逐渐升高(P<0.05)。以宫颈炎组作为对照组,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与CINⅡ~Ⅲ组、宫颈癌早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VIL1和CLU表达含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联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与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可以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血浆候选预警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