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55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480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5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62.
【摘要】 目的:评估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BE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行BE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60例,其中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33例(L3/4 1例,L4/5 27例,L5/S1 5例),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峡部裂6例(L3/4 1例,L4/5 3例,L5/S1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15例(L4/5 14例,L5/S1 1例),腰椎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5例(L3/4 1例,L4/5 4例),单纯腰椎不稳1例(L4/5 1例);男14例,女46例,年龄38~70岁(56±8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2±3.0kg/m2。统计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统计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腿痛和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及术后1、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计算术后6个月腿痛VAS、腰背痛VAS、ODI改善率;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腿痛/腰背痛VAS评分和ODI在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术后6个月腿痛VAS与腰背痛VAS改善率差异;两名脊柱外科医生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分级标准在X线/CT上统计术后6个月手术节段融合情况。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45.9±12.6min;术后留置引流管35例(58.3%),平均引流量为56.40ml;术后下地时间为2.9±1.0d;术后住院时间为7.8±2.7d。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术后切口皮下水肿3例。患者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腿痛、腰背痛VAS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腿痛VAS改善率为(65.6±7.1)%,腰背痛VAS改善率为(62.3±7.2)%,腿痛比腰背痛改善更佳(P<0.05)。术后1、3、6个月的ODI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ODI改善率为(60.9±4.7)%。术后6个月复查X线/CT结果显示节段发生融合26例(43.4%),有融合趋势但尚未完全融合29例(48.3%),未发生融合5例(8.3%)。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为优55例(91.7%),良5例(8.3%)。结论:BE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3.
杨冬梅  刘俊  刘建军 《中国药房》2014,(22):2026-2028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级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安徽省某县人民医院和该县中医院,对其2013年上半年和2012年同期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10位和日均费用(DDC)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销售金额排序来看,2家县级医院抗菌药物2013年上半年较2012年同期用药结构呈现一定合理化趋势。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DDDs除个别药物略有升高外,其余药物DDDs 2013年上半年低于2012年同期,多数药物DDC呈下降趋势。该县中医院部分抗菌药物DDDs出现增长现象,从总体上看多数抗菌药物DDDs和DDC呈下降趋势。结论:2家县级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需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背景音乐用于复合麻醉烧伤换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基本麻醉方式均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换药前15min至换药结束麻醉清醒后10min内给予个体化背景音乐治疗.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换药过程心率和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换药过程心率低于对照组,换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烧伤换药过程中应用背景音乐,可明显缓解患者对烧伤换药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不同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知、心理、行为状况和对政府实施措施的满意度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随机抽取2013年4月食品从业人员、学生和社区居民共670人,采取当场自填式和个别面对面询问相结合的问卷调查。结果95.4%的人知道北京市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75.6%的调查对象对政府采取措施感到满意;有44.5%的人对疫情动态比较关注;对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47.8%的人有点紧张,紧张的原因中有47.3%的人担心疫情扩大;在6项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中,食品从业人员有3项回答正确率较高,学生有3项回答正确率较高,居民有I项回答正确率较高。有23.9%的调查人群在北京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有行为改变,其中以社区居民行为改变率最高。获得禽流感知识的渠道以电视(90.9%)和网络(76.3%)为主。结论昌平区不同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的认知度,但部分人群表现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紧张情结。应继续加大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正确引导媒体舆论,防止因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认识不足而引起社会恐慌。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探讨此治疗方法对脑瘫儿童综合功能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21例,2组脑瘫儿童均接受康复治疗,包括PT训练、OT训练、语言训练、特殊教育等项目;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rTMS。2组患儿在康复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M)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检查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儿GMFM评分5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有提高,其中维度A、维度B、维度C、维度D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维度A及维度C 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2组患儿组内比较显示Gesell评分5个能区均有提高,其中大运动能区、精细动作能区、语言能区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大运动能区及语言能区较对照组提高得更明显(P<0.05)。结论: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的效果肯定,可以促进患儿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67.
成人肺结核与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两种疾病,具有相同的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影像上常出现"异病同影",两者易误诊、误治,误诊率甚至达56%,因此提高对肺结核及肺癌CT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两种疾病诊断与鉴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8.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AML)临床上少见,本院于1990年-2010年共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4例。女性8例,男性6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2周~4年,平均4月。右侧9例,左侧3例,双侧2例。  相似文献   
69.
野战方舱医院是依托我军目前最先进的第二代骨干卫生装备--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野战医疗方舱组建而成的野战医院,作为我军现代化卫生装备在抗震救灾现场的首次应用,凭借其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特点和极强的野战环境适应能力、机动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在此次"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255医院紧急抽组野战医疗所赴四川绵竹执行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任务,展开了一所床位200张、手术台4张和4个重症急救单元的野战方舱医院。医院先后接诊各类患者27359人次,手术1106例。抢救危重伤病员198人次,后送243人次,抢救成功率100%,实现了地震灾区的“三个第一”和“一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