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肝线粒体H^+-ATP酶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变。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内毒素注射前、内毒素注射后1、3、5、8h组及其对照组;予各组相应时相点活杀取肝组织制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H^+-ATP酶、MDA及血浆MDA含量。离体实验采用正常鼠肝线 体和不同剂量的气自由基生成剂(FeSO4/VitC)共同孵育后,测量H^+-ATP酶 性,结果 内毒素休克早期线休克早期线粒体H^+-ATP酶活性升高,3h时其酶活性升高15.6%,8h时降至对照组的65%,内毒素休克早期肝线粒体MDA含量就显著同,随着休克时间延长而加重,8h时为对照组的1.79倍,离体实验显示,小剂量FeSO4/VitC引起的H^+-ATP酶活性升高,大剂量引起H^+-ATP酶活性下降。和在体实验结果平  相似文献   
102.
实验研究了盲肠结扎穿孔(CPL)致大鼠实验性脓毒症休克条件下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微粒体膜流动性、微粘度及膜脂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并测定了脂质过氧化物、磷脂酶A_2和唾液酸。结果说明大鼠脓毒症休克早期(CPL后10h)、晚期(CPL后20h)肝细胞和骨骼肌静息跨膜电位差明显下降。且肝细胞膜电位下降比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及血压的改变均早且重。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升高1.6倍,唾液酸含量下降(P<0.01)。微粒体膜流动性降低(P<0.01),微粘度升高(P<0.01),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升高(P<0.01)。血浆PLA_2从874.2±84.5u/ml升高至2074.2±695.0u/ml(P<0.01),肝组织PLA_2升至2943.3±471.8u/ml tissue。结果提示:脓毒症休克时细胞和亚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是:PLA_2激活,膜上唾液酸含量增加,膜的电负性下降,膜脂区分子流动性下降,膜脂分子结构和构型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3.
LPS、PLA2及OFR对线粒体跨膜质子转运和H+-ATPase的影响重庆市大坪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重庆400042)陆松敏杨鹤鸣刘建仓李萍万志红贾后军线粒体功能的改变是影响内毒素休克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质子跨膜转运是驱动FO-...  相似文献   
104.
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变化重庆市大坪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42)刘建仓陆松敏贾后军万志红李萍杨鹤鸣采用雄性Wistar大鼠41只随机分为六组:(1)轻度失血性休克陆地组(即快速放血至667kPa,维持低血压30mi...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在海拔3 760m的西藏拉萨研究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高原创伤性休克合并肺水肿的急进高原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初进高原大鼠35只,均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失血休克 肺水肿组,失血性休克 肺水肿 TRH治疗组,失血性休克 肺水肿 等容量平衡盐液组.大鼠从股动脉放血至血压(MAP)50 mmHg,5μL/100g油酸iv,维持1h,制造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模型.观察治疗后15,30,60,12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30和120min的血气指标变化以及120 min肺脑含水量变化.结果5 mg/kg TRH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给药后MAP升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酸碱平衡紊乱减轻.肺湿/干重比减少.结论TRH对并发肺水肿的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有良好的抗休克及减轻肺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小剂量细菌脂蛋白(BLP)是否可诱导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对脂多糖(LPS)产生交叉耐受以及小剂量脂多糖(LPS)是否可诱导THP-1对BLP产生交叉耐受,并初步探讨细胞骨架actin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THP-1建立小剂量BLP诱导THP-1对BLP耐受的细胞模型以及小剂量LPS诱导THP-1对LPS耐受的细胞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相关的炎症因子浓度。结果大剂量BLP(100ng/ml)及大剂量LPS(100ng/m1)均可激活THP-1细胞,使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1L-6的浓度显著增加;小剂量BLP(10ng/ml)并不能诱导THP-1细胞的炎症激活;采用小剂量BLP(10ng/ml)预处理THP-1细胞后,大剂量BLP(100ng/ml)和LPS(100ng/ml)均不能诱导THP-1细胞的炎症激活,TNF—α、IL-1β、IL-6的合成无明显改变;采用小剂量LPS(10ng/ml)预孵育THP-1细胞12h可显著抑制大剂量LPS(100ng/ml)对THP-1细胞的炎症激活,TNF—α、IL-1β、IL-6生成均明显减低;采用小剂量LPS(10ng/ml)预处理THP-1 12h后再用大剂量BLP(100ng/ml)进行刺激,在预处理后6,24h,除TNF—α外,炎症因子IL-1β、IL-6均无明显改变。actin骨架聚集破坏剂[鬼笔环肽(phalloidin)]可取消BLP耐受、BLP交叉耐受及LPS耐受。结论小剂量BLP可诱导THP-1细胞对LPS的交叉耐受,而小剂量LPS仅可部分诱导THP-1细胞对BLP的交叉耐受,其产生机制与actin骨架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磷脂酶A2(PLA2)是细胞膜特异性水解酶,它以膜磷脂为底物,释放花生四烯酸系列,激活和启动脂介质前列腺素、血栓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白三烯脂质过氧化物和溶血磷脂,从而引起休克加重和循环衰竭.PLA2是休克的关键酶.我们已经证明磷酸氯喹(CQ)是PLA2的抑制剂,磷酸氯喹预处理可提高内毒素血症动物和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血浆、组织、细胞的PLA2活性;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可减少细胞膜和细胞器的膜通透性;可减少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可降低和抑制脂介质的产生;可减少膜脂成份的改变,可逆转膜流动性和微粘度;可改善泵功能.本文旨在探讨磷酸氯喹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治疗效果和治疗条件,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8);失血性休克对照组(n=8);磷酸氯喹治疗组(n=8);补液加磷酸氯喹治疗组(n=8).测定血压、呼吸、血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磷脂酶A2(PLA2)、血液和组织MDA.结果失血性休克动物血浆LA、LDH、PLA2、血浆和组织MD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磷酸氯喹治疗组血浆LA、LDH、PLA2、血浆和组织MDA均显著低于失血性休克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静脉直接推注磷酸氯喹(3mg/kg)血压轻度下降,先输二倍失血量的平衡盐液再静脉滴注磷酸氯喹(3mg/kg)治疗,动物血压稳定,呼吸平稳,血液生化指标显著改善,疗效更好.结论磷酸氯喹对失血性休克动物有显著疗效,给药方式以先扩容、后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蛋白激酶G(PKG)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经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40mmHg(1mmHg=0.133kPa)2h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测定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血管环去极化状态下(120mmol/LK+)对梯度浓度Ca2+的收缩反应性(钙敏感性)变化;同时观察PKC、PKG活性调节剂对钙敏感性的影响。测定大鼠SMA的PKC、PKG活性变化,分析PKC、PKG活性变化与血管钙敏感性变化间的关系。结果休克2hSMA血管环对钙敏感性明显降低,其量-效曲线明显右移,最大收缩力(Emax)明显降低(P均<0.01)。PKC激动剂PMA1×10-7mol/L可明显提高休克血管环对钙敏感性,PKC拮抗剂staurosporine1×10-7mol/L可降低休克血管环对钙敏感性(P<0.05或P<0.01);PKG激动剂8Br-cGMP1×10-4mol/L可使休克血管钙敏感性降低,其拮抗剂KT-58231×10-6mol/L可提高休克血管钙敏感性(P均<0.05)。休克2hSMA的PKC活性明显降低,PKG活性明显升高(P<0.05和P<0.01),分别与休克血管钙敏感性变化呈正相关和负相关(P均<0.01)。结论PKC和PKG参与了失血性休克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敏感性的调控,PKC可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敏感性,PKG可下调其钙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9.
迄今 ,脓毒症休克仍旧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脓毒症休克的发病原因多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引起的 ,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单磷酸类脂A(MonophosphorylLipidA ,MPLA)为脂质A的无毒衍生物 ,它不仅毒性小 ,且保留了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免疫调节性[1~ 3] 。本实验旨在探讨MPLA预防性保护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可能机制。1 材料和方法1 1 主要试剂 :LPS(LipopolysaccharideO111∶B4 ,Sigma) ;MPLA(大肠杆菌细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正常与休克大鼠线粒体ATPase8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为休克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小肠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用PCR扩增与PUCm-T质粒重组、转入JM109大肠杆菌、Pst1酶切、提取.用PCR扩增、纯化后测序,进行正常与休克组大鼠线粒体突变分析.用RT-PCR检测正常与休克组大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镜观察证明在正常组未见大鼠小肠细胞线粒体的异常改变,休克组可见线粒体肿胀,嵴减少,髓样结构出现.线粒体ATPase-8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参照"Rattusnorvegicus,Wistarrat”mtDNA分析,正常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第7868位碱基A突变为G(A7868G,)占2/6;C7871T,6/6;7767-7768之间插入G,1/6.失血性休克5h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突变分析C7871T,2/3;T7772C,占2/3;T7863C,占1/3.7772位氨基酸不变,仍为苯丙氨酸;编码的第7863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成丙氨酸.RT-PCR显示休克5h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ATPase-8基因mRNA表达比正常大鼠显著减弱(P<0.01).讨论近年文献报导,肠道是休克的重要靶器官,休克时肠道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但其分子机制尚需探讨.本研究发现休克时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消失,提示休克时线粒体损伤是肠道细胞损伤的关键.ATPase6-8基因是F1F0-ATPase复合物的编码基因,本文检测了6个转化菌落的肠道线粒体正常DNAATPase-8的突变点及突变率,证明本Wistar大鼠和Rattusnorvegicus,Wistarrat存在差异,7871位C变为T,7868位存在中性突变,本结果为探讨缺血缺氧时ATPase-8基因的改变提供了基础.本文报告了失血性休克缺血缺氧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基因及基因表达的改变,证明失血性休克5h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基因的多点突变,及由此突变引起的氨基酸的改变.此改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使ATPase-8功能降低.研究还发现,休克时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提示休克时ATP下降、ATP酶活性下降与ATPase-8基因改变和基因表达显著减少有关.结论正常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基因存在多态性,休克时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基因改变及表达水平的下降是导致ATPase酶的质和量发生改变以及能量合成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