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应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以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 2011年8月选用L形测径器术中测量及均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3例,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46~ 82岁.术前常规模板X线测量及预测髋关节假体型号、位置,术后准确测量双下肢长度及随访观察.结果:83例术后均获3 ~29个月随访,平均18.5月.术前肢体长度差0~5mm的患者占7.2%;差5~ 10mm的占20.5%;差10~ 15 mm的占38.6%;差15~ 20 mm的占25.3%,大于20 mm的占8.4%;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术后双下肢长度差0~5 mm的比例提高到34.9%,差5~ 10mm的比例为42.2%,差10~ 15 mm的比例为14.5%,差15 ~ 20 mm比例为6.0%,差异>20mm的比例为2.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结合术前模板测量,可有效地预防双下肢不等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时一种骨折断端间剪力最小、加压力最大的理论最佳固定方法。方法首先建立人体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和分析;在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弹性模量再建立股骨颈骨折模型及多种方法固定的有限元分析;最后对股骨颈骨折的多种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股骨的三维有限模型计算机理论应变和测定应变比较结果认为,二者趋势基本一致,模型的建立和实际情况十分接近,股骨颈处的压力骨小梁和股骨距是重要的承载结构;载荷的传导主要通过压力骨小梁和股骨距由股骨颈区传至股骨干的中下1/3处;股骨颈骨折时固定角度趋势为越低越好,2钉固定时竖放较斜放和横放好;3钉固定时为倒三角形最好;生物力学实验与有限元分析基本相符。结论三维有限元方法用于研究不规则物体是一种有效、准确的数值方法;股骨颈骨折采用的固定方法从生物力学角度讲应该采用低角度的倒三角形的三钉固定法。  相似文献   
13.
忍冬藤汁在四肢闭合性骨折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1年~1995年收治160例四肢骨折病人,在夹板复位固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忍冬藤汁外用,对照组外用正红花油并口服三七片。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男55例,女25例;年龄<10岁22例,10~30岁35例,40~55岁23例。对照组80例在年龄、性别、症状表现、骨折部位等方面与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 160例患者均采用在X线下复位及夹板固定。对照组复位固定后即用正红花油,每日2次,并口服三七片0.3g,每日3次。治疗组在复位固定后,用鲜忍冬藤约150g,洗净,碾烂,加冷开水100ml浸泡1小时后,取汁滴在骨折部位,每日2次。直至骨折达骨性愈合后方停止。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腓骨和髂骨联合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王坤正,梅强,刘安庆,李永革,宝音,杨大志,张新友,蒋赞利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多为手术处理不当和延误治疗所致,尤其在中青年患者中,治疗选择存在诸多问题。1994年以来,我们设计吻合血管腓骨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联...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本院采取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者77例,发生率约为52%。手术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术,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8.2%。作者强调在摘除髓核后常规探查侧隐窝,根据术中情况做神经根管扩大,同时应重视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减少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6.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及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目的:为解决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性和繁杂性。方法:采用股骨20具,制成骨折模型,分别用4种方法固定,经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同时,总结随访病例271例,分析治疗效果及半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支力髂螺钉固定最稳定,承载最大,其次是支架、麦氏鹅头钉,而单纯斯氏针最差。临床随访病例与力学实验结果相符。结论:对于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应首选和髂螺钉;是,应尽可能用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17.
股骨髁间窝狭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膝关节股骨髁问窝狭窄的临床意义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本组27例经关节镜或开放手术确诊有股骨髁间窝狭窄,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伸屈障碍及反复关节积液。在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全部施行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随访时间6~23个月。优22例(占81%),良4例(占15%),中1例(占4%)。结论股骨髁间窝狭窄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伸膝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术中应常规检查。对于已出现或可疑发生的患者,均应行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6例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其中骨肉瘤11例,骨巨细胞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35.5个月。局部复发3例,假体松动1例,无假体断裂。假体3年生存率87.5%,5年生存率83.2%。术后6~12个月后MSTS功能评分为16.0~28.0分,平均24.0分。结论对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19.
带血管腓骨和髂骨联合移植重建股骨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后 ,股骨颈骨质吸收所致的股骨颈短缩的治疗非常困难。1 994年~ 1 999年我们采用吻合血管腓骨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联合移植加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法重建股骨颈 9例。术后经2~ 3年随访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2例。年龄 2 4~ 48岁。左侧 5例 ,右侧 4例。车祸伤 7例 ,高处坠落伤 1例 ,摔伤 1例。病程 3~ 8个月。经 X线摄片示 ,股骨颈缺损3~ 5cm;股骨下骨断面与股骨颈基底的骨断面骨质无硬化 ,股骨头密度尚正常。本组有 3例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失败 ,5例闭合穿针内固定 ,1例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EST)、凝血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于该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为研究组,收集同期产检的正常宫内妊娠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ES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P)水平。结果研究组异位妊娠患者的EST明显低于对照组E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异位妊娠患者凝血功能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及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异位妊娠患者血清中β-hCG及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妊娠早期子EST较正常妊娠者低、凝血功能下降及孕期相关因子水平异常。妊娠早期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