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通过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96例的临床观察,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自1994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带锁髓内钉(国产、进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96例,其中双侧21例,共417侧。国产的296侧,进口的121侧。男性301侧,女性116侧。平均年龄33.4岁,闭合骨折282侧,按AO分型:A型63侧,B型81侧,C型138侧。开放性骨折135例,按Gustilo分型:I型97侧,II型38侧。X线监视下闭合复位内固定86侧,切开复位内固定331侧,静力固定334侧,动力固定83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0年2个月(28~96个月),406侧骨折获得愈合,愈合率为(97.36%)。并发症:一期骨折不愈合11侧(3%),感染7侧(1.7%),医源性血管伤1例(0.2%),医源性骨折2例(0.4%),脂肪栓塞1例(0.2%),畸形愈合6侧(1.4%),骨内痛31例(7.4%),膝关节痛48例(11.5%),断钉3侧(0.7%)全为国产钉。结论:1.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适应证广创伤小,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快。2.非扩髓动力固定骨折愈合快。3.延迟愈合者应改为动力性固定以加快愈合。4.不连接再次手术时应扩髓,植骨要充分,采用静力固定。5.术后1d开始借助CPM恢复膝和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2.
毁坏性断肢再植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毁坏性断肢能否接活?能否重建较好的肢体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1990~1996年,我们对10例毁坏性断肢,通过再植与功能重建,全部成活并且恢复了较满意的功能。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7岁。毁损范围:小腿上段不完全毁坏3例,小腿下段完全毁坏2例,上臂中上段不完全毁坏3例,前臂中下段完全毁坏2例。致伤原因:碾压伤3例,冲压伤3例,绞扎伤2例,猎枪伤(近距离)2例。二、毁坏性下肢离断再植与功能重建救治方案毁坏性下肢离断因局部组织毁坏严重,其再植与功能重建难以一期完成。为此,我们采用(1)短缩… 相似文献
33.
34.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与髋内翻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由于局部血运丰富该处骨折愈合率高。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发生股骨近端后沉和髋内翻,髋内翻可发生在治疗期间也可发生在治愈后的1年以内或更长时间。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应用不同方法治疗60岁以上 相似文献
35.
开放性骨折严重并发症的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大的暴力以及高速高能量撞击、挤压造成肢体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深部组织不但直接受损而且被异物污染导致感染。严重开放性骨折常并发严重并发症 ,给肢体功能恢复带来极大困难。治疗方法颇多 ,效果不一 ,如果处理不恰当给肢体带来严重残疾。现将我院自 1 995年至 2 0 0 1年收治的 5 1例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并提出较合理的治疗方法与同道磋商 ,旨在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1例均为外院转来我院患者 ,男性 37例 ,女性 1 4例。年龄 1 7岁至 5 6岁。… 相似文献
36.
<正> 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RSD)是以局部疼痛、肿胀、血管舒缩性改变、关节活动度受限和运动后症状和体征加重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许多RSD患者同时伴有肩和手或腕的问题,称之为肩-手综合征。肩部问题的本质尚不清楚,需要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对它作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37.
毁坏性上肢离断再植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扩大断肢再植的适应证,进一步提高再植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1990 ~1996 年,根据伤情特点和重建肢体功能的要求,通过5 例毁坏性上肢离断再植与功能重建:骨骼短缩固定及肌肉( 肌腱) 短缩修复,血管移植,神经修复来再植和重建肢体功能。结果:5 例毁坏性上肢离断再植术后全部成活。经2 ~7 年的随访,其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毁坏性上肢离断不仅可以再植成活,而且,可以恢复较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38.
我们自1990年1月~1997年8月,运用膝后“L”形切口,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15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24~45岁;左侧6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重物砸伤5例,车祸8例,摔伤2例。15例均为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均从胫骨起点撕脱,撕脱骨片为1片者12例,2片者2例,3片者1例。手术时间:伤后1d12例,伤后2、3、4d各1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以强化肌力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对脊髓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mation,AVM)术后截瘫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1例脊髓AVM术后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例,术后进行躯干和下肢肌群强化肌力训练6-12个月,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组5例,术后自然恢复。所有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及1年后用脊髓损伤标准神经分类法(the standard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SNCSCI),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ASIA损伤评定表(ASIA)评测病人损伤和功能独立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3-12个月治疗后,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能力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1年后患者损伤程度和功能独立程序评测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脊髓AVM术后截瘫患者,应重视瘫痪下肢肌群和全身肌群的强化肌力训练,可用1年以上的时间强化训练,挖掘潜力,使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