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 对比分析扩散峰度成像(DKI)模型与传统DWI单指数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乳腺肿块患者于术前行MR检查,包括常规平扫、传统DWI、DK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扫描。通过传统DWI单指数模型获得病灶的ADC值,通过DKI模型获得病灶的平均扩散峰度(MK)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间ADC、MK、MD值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ADC、MK和MD值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并采用χ2检验比较MK、MD、MK联合MD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与ADC值的AUC间的差异。结果 78例共8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9个,恶性病灶58个。恶性病灶的ADC和MD值明显低于良性病灶(P均<0.001),MK值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01)。良性及恶性病灶的MD值均高于其ADC值(P均<0.001)。以ADC值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21%、89.66%、87.36%;MK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4.48%、96.55%、88.51%;MD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76%、93.10%、89.66%。MK值的AUC及MK联合MD值的AUC均为0.94(P<0.05),且均高于ADC值的AUC(χ2=5.90,P=0.02),而MD与ADC值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结论 相对于传统DWI单指数模型,DKI模型更有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典型病例还有低血压、少尿、多尿等表现。该病最初在东北黑龙江流域发现,以后逐渐向南方蔓延,目前疫区已遍布全国,并以农村扩展到城市。 人感染上EHF病毒后,可突然发热39℃以上,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开始似感冒;发病2~3天后病人眼结膜、颜面、颈部、胸部充血浮肿,常有抓痕样出血点,严重者有瘀斑并出现“眼红、脸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能CT双期增强结合虚拟平扫对肾脏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怀疑肾脏透明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进行双能CT的单能平扫及双能皮髓交界早期、实质期增强扫描,采用虚拟平扫后处理软件生成虚拟平扫图像,分别根据虚拟平扫结合双期增强及单纯双期增强图像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两者诊断肾脏透明细胞癌的准确率,并以x2检验比较;以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常规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对肿瘤的显示;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所接受的单期X线辐射剂量和总辐射剂量差异、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肿瘤的CT值差异.结果 虚拟平扫结合双能CT双期增强图像对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纯双期增强[分别为93.3% (56/60)和78.3% (47/60);x2=5.6,P<0.05].常规平扫显示42例肾透明细胞癌病灶,对肿瘤显示优、良、一般和差的分别为22、12、4和4例,虚拟平扫分别为26、10、3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P=1.00).虚拟平扫的单期CTDIvol(8.85±1.28) mGy、DLP剂量(196.45±21.12) mGy·cm和总的CTDIvol( 17.69±2.35) mGy、DLP剂量(392.90±42.25) mGy·cm均低于常规平扫[分别为(10.20±1.44)mGy、(218.29±29.60) mGy·cm、(30.61±3.27) mGy和(654.86±88.81)mGy·cm],t值分别为4.21、3.58、23.63、16.12,P值均<0.05.常规平扫和虚拟平扫的CT值分别为(34.94±7.00)和(39.37±6.3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P<0.05).结论 双能CT皮髓交界早期及实质期双期增强结合虚拟平扫对肾脏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较大,对多数患者可以做出准确诊断,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口咽通气道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咽通气道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在上呼吸道梗阻时使用可迅速获得有效的通气,具有器具单一、操作简单、放置容易、刺激轻、无口腔黏膜损伤的优点。我科对36例不同病种的患者在高压氧(HBO)治疗时使用了口咽通气道,维持了呼吸道通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婴儿高压氧舱舱体为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易观察,操作方便,婴儿可直接吸入高压氧舱内气体。为能有效、安全的治疗,操舱人员应熟悉婴儿氧舱操作方法,最大压力速率及最高压力值,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针对患儿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进行护理。1 入舱的护理准备(1)经医生严格查体后方可入舱治疗;(2)入舱前应更换全棉衣和包被,充分暴露头面部,以免患儿活动后遮掩口鼻影响呼吸;(3)根据病情服用镇静剂,必要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4)新生儿在治疗前半小时喂奶、排气,入舱后取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面向…  相似文献   
16.
1997年3月~1998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5例,均于心肺复苏后早期行高压氧(HBO)治疗,结果4例脑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临床主要表现:见表l。 2.治疗方法: (1)一般处理:进舱前清醒或躁动患者必须用镇静剂,心前区疼痛者需加用止痛剂,常规应用扩冠状动脉药物,冰帽、冰袋物理降温,使患者保持低耗氧状态。患者应保持平卧位,搬动时动作应轻稳,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途中以仪器监护心电、血压及呼吸。鼻管给氧。对无呼吸患者行气管插管,用氧袋(瓶)连接呼吸…  相似文献   
17.
病人,女,22岁,因右大腿外伤后疼痛、流血1h,急诊入院。病人于1h前被车撞伤后右大腿疼痛、流血,不敢活动,未处置,急诊行相关检查及简单包扎后“以右大腿外伤”收入骨科。入院以来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体格检查:T36.8℃,P84min^-1,R18min^-1,BP13.3/0.9kPa。病人神志尚清,表情痛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心、肺、腹无异常。骨科情况:右大腿自内侧向外广泛皮肤撕脱伤,绕股骨周径约2/3,创缘挫灭,皮下组织及股四头肌部分缺损,内存异物,撕脱皮肤血运欠佳,远端各趾血运尚可,足背动脉搏动可。  相似文献   
18.
19.
<正> 《消毒与灭菌》杂志于1984年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创办,1989年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1990年改名为《中国消毒学杂志》。该杂志出刊已7年,在这7年的历程中,逐渐成长,至今已成为全国消毒学学术交流的主要园地,对推动我国消毒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对杂志作出应有的评价,以供读者与编者参考,我们对1986~1989年刊出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分  相似文献   
20.
腰椎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置管外引流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疾病的手段之一,可改善病人的头痛、高热以及脑膜刺激征,并可减少继发的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引起的严重的继发性脑损害.但是腰椎外引流管使用时易出现引流管脱落、打折堵塞,甚至由于接头处漏液继发颅内感染和导致气颅.2004~2007年,我科对46例脑室内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病人采用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