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16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0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n=10)。以气道内滴注脂多糖(LPS)和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治疗组在第2~28天(第15天除外)在熏烟前将PGE1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2ml溶于8ml生理盐水,按2.5ml/kg从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4周后对大鼠行肺功能测定,然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炎症细胞行总数和分类计数,对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治疗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较COPD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未恢复正常。治疗组BALF中TNF-α水平、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COPD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肺组织TGF-β1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和TGF-β1在COPD大鼠气道组织的表达明显增强,PGE1能抑制COPD大鼠气道TNF-α和TGF-β1的表达,从而对COPD的气道炎症起到一定的防控效应。PGE1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23.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亲骨性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许多患者无骨痛症状时已有转移,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则多数已处于晚期,因此,判断肺癌骨转移,对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意义。全身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的方法,通过放射性核素异常分布发现转移灶。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CEA和降钙素(CT)是肺癌诊断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本文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检测血清CYFRA21-1、CEA和CT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TNFα-863 C/A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6例AD患者(AD组)和11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TNFα-863 C/A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AD组TNFα-863 C/C、C/A、A/A表型频率分别为:0.9242、0.0758、0,对照组为0.7563、0.2446、0;AD组TNFα-863 C、TNFα-863A基因频率分别为:0.9621、0.0379,对照组分别为:0.8782、0.1218;TNFα-863 C/A基因表型频率在AD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TNFα-863 C/A基因多态性与AD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中的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A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48例AD患者及89例对照者的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进行分型,进而进行AD与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结果①AD病人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中,基因型A/T占2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p<0.01,RR=0.355),T/T占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p<0.01,RR=2.576),A/A占12.5%,与对照组11.2%无明显差异(p>0.05,RR=1.086).②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26.0%、相对危险率(RR)为0.594,T的频率为74.0%、RR为1.683与对照组的A为37.1%、T为62.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基因型T/T(AACT*T/T)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与AD存在正相关;而AACT*A/T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人,与AD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2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兔脑缺血再灌注伤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兔脑缺血再灌注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兔用线栓法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再将成功的兔MCAO/R模型随机分为永久性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另取同样动物行假手术分别作为缺血组及再灌注组的对照组;观察不同时间DWI像上高信号区范围变化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演变特点。结果1.缺血组:缺血1h可见到DWI像上明显的高信号伴ADC值的下降,缺血不同时间点DWI像上的高信号区较缺血1h均有增大,24h后趋于稳定。缺血组不同时间点平均ADC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再灌注组:与再灌注前相比,再灌注2h、5h组均表现为DWI像上高信号区缩小及ADC值升高;再灌注11h组表现为高信号范围增大伴ADC值升高;再灌注23h、47h组表现为高信号范围增大而ADC值出现较明显下降。结论急性脑缺血后DWI像高信号区及ADC值的下降经早期再灌注后可明显改善,但持续再灌注可能导致ADC值再次下降。  相似文献   
27.
<正>教学查房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在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加强其临床思维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实习生应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行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依次分离胃十二指肠、网膜与前腹壁包括原切口的粘连、肝的脏面包括肝门部与胃十二指肠、网膜的粘连、肝的膈面与前腹壁、膈肌的粘连,暴露肝脏及肝门.游离患侧肝脏.进行肝血流阻断.采用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Laparoscopic Peng's multifunctional operative dissector,LPMOD)刮吸断肝技术行腹腔镜肝切除80例.结果 80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左半肝切除20例,左肝外叶切除30例,肝段(Ⅵ段和Ⅵ、Ⅶ段)切除20例,左肝局部肿块切除10例,其中19例联合胆囊切除,20例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0例行选择性左侧入肝血流阻断,30例行非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10例行肝段Glisson鞘阻断,20例未行入肝血流阻断.手术时间110~260min(202.5±60.18)min,分离粘连时间10~65min(35.63±19.05)min,出血量50~600ml(306.25±204.31) 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12d(9.1±1.3)d.结论 上腹部术后行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亚细胞的分布的差异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简称单相抑郁)患者35例、双相抑郁障碍(简称双相抑郁)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30名,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cell,PBMC)中GRαmRNA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Rα在PBMC中的亚细胞分布,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醇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双相抑郁患者组GRα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且与HAMD总分均呈负相关(r=-0.62,P0.05;r=-0.79,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单、双相抑郁的轻中度、重度亚组的GRαmRNA表达递减(P0.05)。单、双相抑郁患者组PBMC上GRα表达均显著减少,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内,提示存在核分布异常;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核内分布呈下降趋势(P0.05);但单、双相抑郁患者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双相抑郁组血浆ACTH和血清皮质醇浓度与GRαmRNA的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提示GR在单、双相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均可能起重要作用,且GRαmRNA可能仅是抑郁状态指标,无法鉴别单、双相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含不同浓度碘(I-)的乳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硫氰化物系统(LPO-H2O2-SCN-)对变异链球菌生长、黏附、产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以及葡萄糖基转移酶(GTF)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S.mutans ATCC 25175为实验菌株。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进行生长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细菌的黏附抑制率;用蒽酮法测定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用蒽酮法测定还原糖量,计算 GTF活性。结果 随着 I-浓度的增高,含I-的 LPO-H2O2-SCN-抗菌系统对 S.mutans致龋力的抑制作用增强。当I-≥100 μmol•L-1时,对 S.mutans的生长抑制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当I-≥1 000 μmol•L-1时,对S.mutans的生长抑制显著高于以硫氰酸盐(SCN-)为单底物的实验组(P<0.05);当I-≥100 μmol•L-1时,对S.mutans的黏附抑制率达到50%以上,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量明显减少( P<0.05), GTF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增加 I-的浓度,可以抵消生理浓度的 SCN-的抑制作用,使含I-的LPO-H2O2-SCN-系统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黏附、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和GTF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