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检测p53、Bcl-2在猕猴胚胎脑中的表达,探讨灵长类胚脑发育过程中生存与凋亡的基因调控规律,我们通过建立猕猴早孕模型,获取早期胚胎,并采用单克隆抗体链菌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p53和Bcl-2蛋白在猕猴胚胎脑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猕猴25d、40d和55d胚胎脑均检测到p53和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加,p53和Bcl-2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大。上述结果表明在早期猕猴胚胎脑发育的不同时期均有p53和Bcl-2蛋白表达,这一对相互制约的凋亡相关蛋白在早期胚胎脑发育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加,共同调控脑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调查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综合ICU接受治疗的209例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评估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67.14±4.22)分;相关分析显示,迁移应激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维度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维度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家属性别、与患者关系及患者入住ICU时长是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呈现中高水平的现状,女性、与患者关系较为亲密、外科术后入住ICU时长较短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较高,提示医护人员应对上述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激发其积极应对方式,以降低其迁移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利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对不可外科手术的高危肺结节进行微波消融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断高危肺结节并进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和微波消融治疗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72.0(59.5,77.0)岁。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9例患者共12处高危肺结节进行了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和微波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无法进行胸外科手术的原因主要有肺功能无法耐受(55.6%)、其它系统基础疾病(33.3%)、多叶段病灶(22.2%)、个人意愿(22.2%)、高龄(11.1%)等。CT影像显示肺结节中位直径13.5(9.5,22.0)mm,结节距离胸膜中位距离5.3(1.8,16.3)mm。所有结节导航规划路径到达后并使用径向超声探头进行确认,活检组织进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术后病理诊断腺癌4处、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殊型1处、炎症性病变2处、未见异型者5处。微波消融成功率83.3%(10/12),其中脱靶2处病灶均再次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消融。中位住院时间3.0(2.0,3.0)d,术后短期随访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可外科手术的高危肺结节患者,利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安全有效,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4.
心律失常类型的判断是早期心血管疾病预防和诊断的关键,因此心电图(ECG)分析作为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受到不同患者间ECG信号形态差异大、类别分布不平衡等因素影响,现有的心律失常自动检测算法在识别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尺度融合网络模型用于心律类型的自动识别,利用改进后的ECG生成网络(EGAN)模块解决了ECG数据不平衡问题,并以灰度递归图(GRP)和频谱图形式对ECG信号进行二维重现,结合模型的分支结构,实现了变长心拍的自动分类。研究结果采用麻省理工学院与贝斯以色列医院(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进行验证,对其中八种心律类型进行区分,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9.3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11%、99.84%,未来期望本方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