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总结九江决口抢险部队食品卫生保障经验,探讨部队在特殊环境条件下饮食卫生保障赔队战斗力。方法:通过现场卫生监督。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协调控制关键,全程跟踪,巡回监督等措施,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82.
多沙唑嗪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多沙唑嗪3 mg/kg),C组(多沙唑嗪10 mg/kg),D组(多沙唑嗪30 mg/kg),E组(多沙唑嗪100mg/kg)].接种肿瘤细胞1周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每周测量肿瘤体积2次,给药2周后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Ki67及细胞凋亡DNA原位标记法(TUNEL法)检测,并用免疫印迹法研究蛋白Smad-4及IκBα在各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多沙唑嗪给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肿瘤的重量较对照组亦显著减轻,而不同剂量的多沙唑嗪给药组间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Ki67的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36.5%±8.5%,37.7%±11.3%,40.1%±12.7%,37.2%±12.3%,39.3%±13.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癌细胞的TUNEL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9.5%±3.5%,24.7%±8.3%,25.7%±9.7%,28.2%±12.1%,27.5%±11.3%,各用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用药组蛋白Smad-4及IκB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药物诱导了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细胞的增殖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而TGF-β1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多沙唑嗪引起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3.
超临界CO2萃取野西瓜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野西瓜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野西瓜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野西瓜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从野西瓜精油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结论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mPa、温度55℃、萃取时间2h,野西瓜挥发油的得率为10%。  相似文献   
84.
江苏省江宁县气候因素在钉螺分布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求钉螺分布与环境气候因素的关系 .方法 收集江宁县 1990 / 1999螺情及同期的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等气候环境资料 ,以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 影响不同流行区钉螺分布的环境因素不同 ,其中江滩型钉螺密度与1月份平均气温正相关 (r=0 .6 6 4 ,P<0 .0 5 ) ,山区型钉螺密度和 3及 10月份日照时间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710和- 0 .70 3,P均 <0 .0 5 ) ;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 ,江滩型钉螺密度与 1和 2月份的气温存在 Y=- 1.75 2 +0 .392 t1 +0 .2 74 t2 的关系 (其中 t1 ,t2 分别代表 1,2月份的平均气温 ,Y代表钉螺密度 ) ,山区型钉螺密度与 3月份日照时间存在 Y=0 .70 7- 0 .0 0 375 s3关系 (s3为三月份日照 ) .结论 山区型钉螺分布受日照影响较大 ,过强日照不利于钉螺的生长繁殖 ;而江滩型钉螺分布受气温影响较大 ,过低气温亦不利于钉螺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85.
对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结合文献复习对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认为CT和IVP检查对该病可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在扩张段的输尿管横断、复位、修剪适当长度进行吻合。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肿瘤最大径≤4 cm的小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进一步了解其发生特点及影响术后复发、进展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肾细胞癌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状况、肿瘤特征、肾细胞癌病灶的病理特征(含镜下特征)。按肾肿瘤病灶最大径将患者分组,使用单因素分析比较各组间患者肿瘤分期、分级与镜下病理特征间的差异,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小肾细胞癌患者肿瘤进展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200例肾细胞癌患者中127例患者的肿瘤最大径≤4 cm,病理亚型以肾透明细胞癌为主。随着肿瘤最大径增加,患者出现更高的T分期(P<0.01)、更高的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P<0.05), 淋巴结转移概率显著升高(P<0.01)。肿瘤最大径≤4 cm时,患者也可出现肿瘤侵犯肾周脂肪、肾窦,肿瘤分级升高(≥3级)及同时性肺转移。肿瘤最大径>4 cm且≤7 cm的肾细胞癌患者出现脉管内癌栓(9.3% vs. 0)、肿瘤坏死(27.8% vs. 5.5%)的比例显著高于肿瘤最大径≤4 cm的患者(P<0.01)。以肿瘤最大径2 cm作为分界点对小肾细胞癌患者行亚组分析,最大径>2 cm且≤4 cm的肿瘤与最大径≤2 cm的肿瘤相比,出现肿瘤内出血(44.7% vs. 23%,P<0.05)、坏死(8.2% vs. 0,P=0.095)的患者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明细胞癌出现肿瘤侵犯肾被膜的概率高于其他亚型小肾细胞癌(OR=5.15,95%CI:1.36~19.52), 肿瘤内部坏死的小肾细胞癌周围更有可能出现假包膜(OR=14.90,95%CI:1.41~157.50),肿瘤最大径增加会使出现高级别(≥3级)肾细胞癌的概率增加(OR=3.49,95%CI:1.11~10.93)。结论:小肾细胞癌(≤4 cm)整体病理分期、分级较低,但可能出现肾外侵犯及同时性远处转移(synchronous metastasis)现象。肿瘤内部出血、坏死,组织学亚型为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可能影响肿瘤侵犯肾被膜、肿瘤周围出现假包膜等病理特征的发生概率,可以作为进一步区分小肾细胞癌肿瘤学行为、评估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综合分析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及其诊断指标与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患者前列腺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 TPV)及年前列腺生长量(annual prostate growth volume, APV)、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尿动力学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且行手术治疗的重度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MetS,将纳入的BPH患者分为BPH合并MetS组(研究组)、BPH未合并MetS组(对照组)。比较是/否合并MetS及不同MetS诊断指标的BPH患者前列腺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etS及其诊断指标与BPH患者TPV及APV、LUTS、尿动力学指标、PSA 4个方面的相关性。  结果  共309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BPH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研究组143例(46.28%),对照组166例(53.72%)。研究组吸烟比率及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腰围长于对照组(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年龄、身高、饮酒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BG升高的BPH患者TPV大于FBG未升高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BG与TPV(rs=0.189,P=0.004)及APV(rs=0.164,P=0.014)均呈正相关; FBG≥5.6 mmol/L与TPV增大(rs=0.174,P=0.009)相关,有/无糖尿病史及其余MetS诊断指标变化与BPH临床指标均无线性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BG对TPV(β=0.143,P=0.032)及APV(β=0.136,P=0.043)有显著性影响,其余MetS诊断指标对BPH临床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  在手术治疗的重度BPH患者中,BPH合并MetS较常见。FBG升高可能与BPH患者TPV、APV增大有关,暂未发现是/否合并MetS及其余MetS诊断指标变化与BPH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22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以及5年以上随访资料,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无石率(stone free rate,SFR)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超声检查评估远期结石复发率,通过血肌酐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评估肾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22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0.3±11.8)岁,10例解剖性孤立肾,12例功能性孤立肾,中位结石直径为1.65(1.1~3.9) cm,全部为多发结石,包括7例鹿角形结石。术前的中位血肌酐为104.5(60.0~460.0) μmol/L,平均eGFR为(60.3±29.4) mL/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8.2±42.0) min,各有11例单通道和双通道PCNL。术后第一天的中位血肌酐为102.0(63.0~364.0) μmol/L,平均eGFR为(58.0±25.1)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7±5.2) d。本组有5例(22.7%)患者出现短期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同时出现术后感染和大量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胸膜损伤,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 2例(9.1%)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发生输尿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好转;其余15例(68.2%)患者均未见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6.2(4.7~11.1)年,最近一次随访的中位血肌酐为104.0 (72.4~377.0) μmol/L,平均eGFR为(60.1±23.7)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例(27.3%)患者出现肾功能减退。术后初始和最终SFR分别为72.7%和100%; 6.2年的随访时间内9例(40.9%)患者结石复发,复发后共进行13次取石手术,最近一次随访的SFR为63.6%。结论: 本研究目前是国内外已有报道中关于孤立肾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理想的SFR。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仍有较高的结石复发率,但术后患者远期肾功能稳定,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89.
肺形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李彬  陈立  刘士军  董俊兴 《军事医学》2012,(12):920-924
目的对中草药肺形草6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包括9个黄酮类,3个三萜类,1个酚酸类,它们分别为异牡荆素(1),异牡荆素-7-O-鼠李糖(2),异荭草素-7-O-鼠李糖(3),肥皂草苷(4),三叶豆苷-2″-O-鼠李糖(5),三叶豆苷(6),8-羟基-1,2,6-三甲氧基呫吨酮(7),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呫吨酮(8),1,2,8-三羟基-5,6-二甲氧基呫吨酮(9),齐墩果酸(10),熊果酸(11),胡萝卜苷(12),咖啡酸(13)。结论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和3的核磁共振数据。  相似文献   
90.
黏液性小管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肾细胞癌中一种十分罕见的病理亚型。一般认为该亚型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分化/低级别、侵袭能力较弱、预后较好等“惰性”肿瘤行为。本例MTSCC展现出了较为特异的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