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南京军区卫生防疫队坚持走质量建队的道路,进行了以增强整顿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全面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的经验在全军防疫队(所)建设、卫生监测监督研讨会上进行了介绍.其基本做法和体会主要有三条,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抓住建设机遇;二是着眼质量建队,突出建设重点;三是深入部队服务,发挥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12.
肾囊肿内肾癌(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囊肿内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68例肾囊肿患者资料,对4例合并肾细胞癌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者2例,术中发现者2例。行肾癌根治切除术2例,行囊壁和肿物切除术2例,4例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B超发现肾囊肿增长快或囊内有病变时应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怀疑肾囊肿内肾癌时应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技术(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在超声或CT或MRI等影像的引导下,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内,通电后交变电流使电极针周围组织发生离子震荡,摩擦产热并传导至邻近组织,产生一个球形或类球形消融区,使电极周围的肿瘤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组织的作用。因RF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保留所治疗脏器的功能等优势,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08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对15例肾肿瘤患者进行了RFA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析因设计在灭鼠毒饵诱饵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析因设计进行现场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组合筛选灭鼠毒饵,以提高毒饵的接受性,并评价价优选毒饵的灭鼠效果。方法:将食糖、花生油、食盐和鱼粉取2-3种浓度全面组合后制备成36种0.005%溴敌隆颗粒试验毒饵,与对照毒饵一起在现场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运用SPLM中文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优选配方,并利用优选配方毒饵和对照毒饵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试验。结果:第13号试验毒饵为优选毒饵,摄食系数为1.94,对照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54。鱼粉的添加不但降低了毒饵的接受性,而且与食盐间有交互作用。各诱饵间无二级交互作用。现场灭鼠试验,优选毒饵的灭鼠率为97.1%,对照毒饵为70.0%。结论:应用析因设计组合筛选灭鼠毒饵,方法可行;优选毒饵现场灭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演习部队卫生防疫保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笔者参加了临时组建的野战卫生防疫组,负责参演部队的卫生防疫保障技术指导,圆满完成了卫生防疫保障任务,未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昼夜发病率控制在1.5‰以下。现就如何做好演习部队卫生防疫保障探讨如卜。l这次演习卫生防疫保障的特点1.回参演部队人员多,居住散如某帅分散在多个点居住,各居住点间距1.5~12.5k。,山K小路,交通极不方便。1.2驻地环境卫生差,居住条件简陋驻训点周围居民生活水平低,家禽、家畜放养,粪便及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蚊、蝇、老鼠密度高,疫情复杂,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手术在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0.2±10.7)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7例,肿瘤直径(6.1±1.0) cm, R.E.N.A.L.评分平均(9.3±1.3)分。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的“杂交”手术方式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即在后腹腔镜下完全游离肾和肾蒂血管,预置肾动脉,然后取12肋下长约10~12 cm的切口进行开放手术,阻断肾动脉,直视下切除肿瘤、缝合创面。记录手术时间、肾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后肾功能随访情况。结果: 16例均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164.9±23.6) min,肾缺血时间(32.4±6.2) min,术中出血量(204.0±125.1) mL,引流管拔除时间(4.1±1.0)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9±1.5) d。术后发生Clavien Ⅲ级以上并发症2例:1例集合系统损伤;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探查止血。术后第1天平均血肌酐水平为(126.3±26.4) μmol/L ,与术前(74.3±16.9) μmol/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92.6±18.2) μmol/L、术后3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80.8±18.4) 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适用于部分经过选择的复杂肾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重复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疾病,约占重复消化道畸形的4%,通常于出生前或婴儿时诊断。成人腹膜后胃重复病例文献报道极为罕见,多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差,易误诊为其他腹膜后囊性病变。腹膜后胃重复可通过腹部增强CT、胃内超声及超声引导细针活检等检查的典型表现明确诊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收治1例外院CT提示腹膜后囊性病变的成年女性患者,术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腹部增强CT提示左肾上方囊性灶,最大截面9.0 cm×5.2 cm,需要鉴别淋巴囊肿及其他,病灶考虑来源胃可能大。术前未明确腹膜后胃重复诊断,用腹腔镜经腹腔探查见囊性病变位于腹膜后,胰腺、左侧肾及肾上腺受压可完全分离,囊性病变顶部与胃小弯相连但与胃腔内不通,成功完整切除腹膜后囊性病变,周围脏器无损伤,经术后病理结合术中所见明确诊断腹膜后胃重复。患者术后1周出院,无胃肠道损伤,饮食排便正常,因此腹膜后囊性病变鉴别诊断应考虑到腹膜后胃重复可能,当CT可见典型表现或肿物与胃壁分界不清时,可进一步行胃内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明确诊断。明确诊断或怀疑腹膜后胃重复的患者,可行腹腔镜经腹腔途径完整切除腹膜后胃重复囊肿,并彻底修复胃壁。  相似文献   
18.
<正>无症状输尿管结石定义为无结石相关症状,如急性或慢性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或尿路感染的输尿管结石,25%患者因体检发现肾积水进一步检查得以诊断,20%患者因出现镜下血尿后诊断,32.5%患者因其他系统行X线检查偶然发现,22.5%患者因既往泌尿系结石术后定期随访期间获得诊断[1]。虽然无症状输尿管结石并不危及生命,但是无症状输尿管结石也可引发肾功能不可逆性损伤[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肾癌患者内脏型肥胖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78例经病理证实的中老年(年龄≥ 50岁)肾癌患者资料。采用术前脐平面CT平扫进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总脂肪含量测定。内脏型肥胖以内脏脂肪占总脂肪的百分比表示。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评估临床常用指标及肥胖评估指标与高级别肾癌风险肿瘤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   278例肾癌患者中, 29例(10.43%)为高级别肿瘤。与低级别肿瘤组相比, 高级别肿瘤组内脏型肥胖患者比例较高[(47.80±8.33)%比(43.24±10.24)%, P=0.022], 肿瘤直径较大[(5.42±2.99)cm比(4.11±2.27)cm, P=0.021], 但体质量指数、总脂肪含量、内脏脂肪含量和皮下脂肪含量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内脏型肥胖与较高的肿瘤分级相关(OR=1.045, 95% CI:1.002~1.090, P=0.042)。亚组分析显示, 在进展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大(>4 cm)的病例中, 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相关(OR=1.131, 95% CI:1.017~1.256, P=0.023;OR=1.061, 95% CI:1.005~1.121, P=0.032), 而在局限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小(≤ 4 cm)的病例中未观察到该现象。   结论   在中老年肾癌患者中, 尤其是进展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中, 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相关, 内脏型肥胖可能是高级别肾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人群夜尿患病率风险因素及相关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人群夜尿患病率、风险因素及夜尿相关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分层整群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昌平区和延庆县7个社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及夜尿相关生活质量表对社区家庭中1~3位年龄>30岁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分析评价风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BPH、饮酒和吸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生活质量评分的独立因素.结果 1198名年龄>30岁的受访者纳入研究,主诉夜间至少2次夜尿者411人(34.3%).夜尿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者为8.6%,≥70岁者为67.7%.高血压病(OR 2.322;95%CI:1.387~3.887)、糖尿病(OR 2.298;95%CI:1.066~4.954)和BPH(OR3.900;95%CI:1.890~8.049)为夜尿风险因素.性别与夜尿无明显相关性(P>0.05).夜尿次数增加(回归系数:-2.564;95%CI:-3.080~-2.049)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回归系数:1.738;95%CI:0.948~2.527)是预测夜尿相关生活质量分数降低的独立因素.结果 北京地区人群夜尿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病、糖尿病和BPH是夜尿主要风险因素,每晚夜尿>2次对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