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观察局部植入脂肪干细胞对兔背部跨区供血轴型皮瓣Choke区血管新生效应的影响。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s),并扩增至第3代,用免疫荧光对其鉴定。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在两组大白兔背部皮肤设计长10cm,宽4cm,包含胸背动脉及肋下动脉两个穿支血管区的轴型皮瓣,制作皮瓣模型;实验组在Choke区注射重悬ADSCs 1ml于皮瓣中央部(每相隔2cm注射1点,共5个点),对照组大白兔同法注射等容积的完全培养液,两组大白兔于术后14d切取中央皮瓣组织标本行HE染色、Masson染色、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VEGF的Elisa检测。结果实验组(5.68mm±0.17mm)皮瓣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4.56mm±0.23mm)(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33.37±6.92)个/视野]真皮中纤维细胞密度较对照组[(21.29±4.06)个/视野]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移植ADSCs术后14d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12.90±1.53)个/视野]微血管密度>对照组[(6.20±1.69)个/视野](P<0.05)。VEGF表达量(320.86ng/L±20.6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24.96ng/L±25.08ng/L)(P<0.05)。结论 ADSCs能促进VEGF表达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从而促进皮瓣Choke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2.
43.
Mu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Mu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拇手指皮肤缺损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以跖背动脉或跖底动脉为蒂的Mu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临床应用17例全部成活。一期修复后的患指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结论 Mu趾腓侧皮瓣是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4.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5.
党参的抗缺氧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的根,为常用中药。实验表明其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现报道如下。材料从山东省滨州市药材公司购得党参。用去离子水浸泡后,按水提醇沉法制得党参注射液(以下简称党参)。每毫升相当于1克生药,调PH值为7,灌封消毒,备实验用,小白鼠由本校动物室供给。  相似文献   
46.
<正>严重创伤后所致的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皮肤坏死后创面形成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创面内常伴有骨骼、肌腱的裸露,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骨骼、肌腱的坏死及感染,给临床处理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通常需要及时移植皮瓣来修复创面。髂腹股沟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应用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1,2]。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由于血管细,变异较大,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3,4],但是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一期就可以完成手术,无需二次手术断蒂,修复后皮瓣外形好,而且对供区破坏小,切口可直接缝合,一般不需植皮闭合。笔者所在科2008-07~2010-06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应用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 - 2010年应用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术前应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腓动脉皮支位置,利用各皮支形成的链式供血方式,选择距创面直线距离最近的皮支点作为旋转点切取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 cm×8 cm,最小16 cm×6 cm. 结果 经1.5个月~3.5年的随访,18例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仅1例皮瓣远端出现边缘坏死. 结论 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不受蒂部位置的限制,切取灵活方便,是一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以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儿童内踝外伤性缺损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8例车轮绞伤导致内踝Peterson Ⅵ型骨骺损伤患儿.男5例,女3例:年龄2~10岁.左侧5例,右侧3例.内踝完全缺如,均伴内踝周围皮肤缺损,范围4.0 cm×2.0 cm~9.5 cm×5.5 cm.受伤至入院时间为6~8 h 2例,24~168 h 6例.术中设计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内踝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4.5 cm×2.5cm~10.0 cm×6.0 cm,截取腓骨头骨骺长度2.5~3.0 cm.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内踝骨骺6~9周愈合.皮瓣色泽及弹性较好,无瘢痕挛缩.无踝关节内翻畸形发生,负重及行走满意.6例踝关节屈伸正常;2例轻度受限,背屈18~20°,跖屈35.距骨无内移,踝关节无过度外翻.按美国矫形足髁协会足踝功能评判标准,优7例,良1例.内踝骨骺无早闭发生,骨化中心逐渐明显或增大,发育与对侧基本保持同步.供区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无内翻不稳定. 结论 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可一期修复儿童内踝骨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重建的内踝可随儿童的生长同步发育,是重建儿童内踝外伤性缺损的理想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49.
高频电切术所致大肠壁损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大肠壁高频电切术所致的组织学损伤,阐明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临床防治并发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34例外科切除大肠标本上的47处内镜高频电切术切除部位和内镜切除标本.结果47处内镜切除部位的粘膜下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28处(59.6%)可见肌层或浆膜层的电热损伤,常表现为内肌层肌组织坏死、内外肌层间出血或纤维化及浆膜损伤.病变大多是局灶性的,与粘膜下层的病变不连续,呈现跳跃式的分布内镜切除标本的深度仅限于粘膜下层以内.内镜切除部位有肌层或浆膜病变者,内镜切除标本的平均最大径大于没有肌层或浆膜病变者(P<0.05).内镜切除标本最大径<10mm时,也可见肌层或浆膜的损伤.结论内镜切除术引起的无症状的肠壁电热损伤并不少见,其出现与内镜切除标本的大小有关,内镜切除最大径<10mm的组织也可导致电热损伤并可能引起肠壁全层坏死.  相似文献   
50.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运用AO/ASIF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HookPlate)对NeerⅡ型的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运用AO/ASIF锁骨钩钢板及韧带修补技术,治疗了17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的患者。平均年龄33岁,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1周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2周平均屈曲90°,外展90°,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随访的X线肩锁关节无再脱位,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的病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100%。结论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