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本文介绍了人类所受的不同辐射源电离辐射的年平均剂量及范围,包括高天然本底辐射、人工辐射中的医疗照射、辐射事故照射以及核辐射的发生及其后果。重点阐述了目前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如电离辐射非靶效应,细胞爆炸引发"瞬间癌症"以及辐射诱发白内障阈剂量判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人尿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右氯苯那敏(解热镇痛药)浓度及其排泄.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按3×3拉丁方顺序进行,单剂口服给药后,按设计时间点收集尿样;尿样加入曲马多为内标,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用多重反应监测,定量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和右氯苯那敏的浓度.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右氯苯那敏线性范围分别为0.05~20.00μg·mL-1和0.05~20.00 ng·L-1;96 h内对乙酰氨基酚和右氯苯那敏低、中、高剂量组的原形药物的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3.87±0.75)%、(3.86±1.33)%、(3.56±1.45)%和(8.06±3.79)%、(7.62±3.39)%、(8.10±3.42)%.结论 本方法 适于同时测定人尿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右氯苯那敏浓度,且2者在人体内主要以非原形药排泄.  相似文献   
33.
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血管及等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对患者家属及陪侍人员实施健康教育。防治手段包括良好地控制血糖,保持双脚皮肤干爽、清洁,双脚皮肢不受伤、感染,定期做足部运动,绝对禁止吸烟。我院自从开展对新人院的糖尿病足患者血糖的控制、足部的护理、改善其循环功能、局部清创,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4.
Fas系统参与介导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峰  罗晓星  张涛  刘丽宏  贾敏  赵德化 《医学争鸣》2002,23(22):2074-2077
目的 观察缺氧不同时间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细胞 Fas抗原表达的变化 ,以明确 Fas系统是否介导了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于 95 0 m L· L- 1 N2 ,5 0 m L· L- 1 CO2 孵箱中培养16 h,32 h和 4 8h,造成缺氧损伤的细胞模型 ,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 Fas抗原表达的情况 .结果 在缺氧条件下培养16 h,32 h和 4 8h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2 .9± 0 .5 ) % ,(6 .2± 0 .8) %和 (2 6 .6± 3.0 ) %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13.6± 5 .1) % ,(2 5 .9± 4 .7) %和 (5 1.0±4 .9) % .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缺氧时心肌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细胞 Fas抗原的表达率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Fas系统参与介导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  相似文献   
35.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55岁 ,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半个月就诊。半个月前首次于劳累时出现心前区疼痛 ,休息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此后症状发作频繁 ,疼痛呈阵发性 ,每次持续 3至 5分钟 ,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疑诊冠心病。为明确诊断 ,行活动平板检查 ,采用标准Bruce方案。运动前心电图为正常窦性心律 ,运动至 3级时 ,Ⅱ、Ⅲ、aVF、V7~V9、V3R~V5RST段呈损伤型抬高 0 0 5~ 0 1 5mV ,血压由 1 60 1 0 0mmHg降至 1 0 0 60mmHg ,患者出现大汗、面色苍白、心前区疼痛。遂停止试验 ,积极检测、抢救治疗 ,心电图示…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治疗现状,为国内神经外科PCNSL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活检病理确诊PCNSL后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65例患者,与2004年至2005年手术切除,或联合全脑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65例接受甲氨蝶呤化疗的PCNSL患者经过4~7个周期化疗后,CR61.5%(40/65),PR27.7%(18/65),总有效率89.2%,中位生存期60.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39个月,化疗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口腔溃疡、皮疹、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等;14例全切或近全切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期3.8个月;13例全切或近全切联合全脑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期14个月(P0.01)。结论单纯的手术全切或近全切肿瘤并不能使PCNSL患者生存获益,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期,是目前PCNSL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7.
目的采用临床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新型药物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建立AA的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分析,筛选可能有效的药物。纳入难治性AA患者[接受过免疫抑制剂和(或)雄激素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无效]作为研究对象评估疗效,6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生物信息学筛选结果显示盐酸二甲双胍可能对AA有治疗作用。纳入43例难治性AA患者(其中15例为重型AA),采用包含盐酸二甲双胍、环孢素A(CsA)和司坦唑醇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27例输血依赖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全部(100%)停止输血;40例贫血患者中,37例(92.5%)血红蛋白完全恢复正常;30例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中,28例(93.3%)升至50×109/L以上;35例白细胞低于2.5×109/L的患者中,31例(88.6%)升至3.5×109/L以上。40例贫血患者中,1例出现肾功能异常,停用环孢素A后恢复正常;18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加用保肝药物并减少司坦唑醇用量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环孢素A和司坦唑醇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AA有效。  相似文献   
38.
推进剂中硝基化合物对推进剂职业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威胁职业工作人员健康,硝基化合物污染痕迹的准确检测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外推进剂中硝基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体内外检测中的应用,对推进剂中硝基类化合物定量检测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P450 3A5(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代谢的影响,分析他克莫司在不同个体间吸收、代谢差异的基因背景,以建立个体化用药的药物代谢遗传学监控体系。方法选择23例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他克莫司5mg,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RT-PCR方法检测CYP3A5*3的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CYP3A5*3基因6986A〉G中,*1/*1型为1例,*1/*3型为12例,*3/*3型为10例。*1/*1型和*1/*3型患者的他克莫司Cmax、AUC0-t、AUC0-∞明显低于*3/*3型患者(P均〈0.05),*1/*1型纯合子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略低于*1/*3型杂合子,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的代谢密切相关,分析CYP3A5*3基因多态性可以为器官移植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丁春雷  刘丽宏  宋海峰 《中国药师》2010,13(10):1399-1401
目的:研究XRCC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敏感性。方法:收集我院NSCLC患者54例,提取外周白细胞DNA,采用多重PCR对XRCC1194,399两个多态性住点同时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后直接测序,判定基因分型。结果:携带XRCC1399Arg/Arg的化疗有效率是Gln/Gln的2.5倍(P=0.035。95%CI=0.892-7.094)。携带一个Gln等位基因的化疗失败风险是携带Arg/Arg的1.7倍(P=0.044,95%CI=1.012~2.720)。未发现XRCC1194不同基因型对铂类化疗敏感性有差异。结论:XRCC1399Gln/Ar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接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