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完全疏水化酰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完全疏水化的脂肪长链酰化壳聚糖,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酰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吡啶-氯仿(2:1)介质中,分子量最低的壳聚糖酰化度最高.通过对完全酰化产物进行选择性还原,可获得两亲性N,N-双酰化壳聚糖.  相似文献   
22.
取大鼠第3代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应用5-氮杂胞苷(5-Aza)、成肌分化因子(My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联合进行诱导,使之定向分化,在诱导后的第21天收集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检查。认为在体外BMSCs可向骨骼肌细胞定向分化,并伴有结蛋白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表达;为临床骨骼肌缺损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3D全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接受3D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病理、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3D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18.22±33.30) min,平均出血量为(117.06±71.33)mL,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为(3.33±1.47)d,平均清扫淋巴结(36.48±17.49)个,平均拔出腹腔引流管时间为(10.26±6.72)d,术后住院时间(11.80±8.29)d,总住院费用(83370.35±15490.54)元.共有8例(17.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食管空肠吻合口漏、2例肺炎、1例重症胰腺炎、1例切口感染,吻合口漏患者行空肠营养管置入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余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3D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2016年诊治的55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用药、随访及复发转移等情况,并使用卡方检验对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原发部位、Ki-67指数、肿瘤浸润深度、出血坏死等因素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从中筛选有意义的因素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使用卡方检验研究Ki-67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未行标准剂量辅助治疗或未规律的行标准剂量辅助治疗的患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术后行规律的标准剂量辅助治疗者。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原发部位、Ki-67指数、肿瘤浸润深度和出血坏死等因素与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Ki-67指数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i-67指数与肿瘤部位、直径、核分裂像数目、危险度分级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需行规律的标准剂量辅助治疗。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原发部位、Ki-67指数、肿瘤浸润深度和出血坏死;Ki-67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有关,可能用于指导胃肠道间质瘤术后标准剂量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5.
腰部椎间盘造影及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突出的椎间盘内加压注射3~20ml生理盐水,要避免用力过大,加压注射的压力低于3kg/cm^2.结果: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硬膜外腔后接触血液系统,逐渐被血液系统中的T细胞及单核细胞清除吸收.加压注射疗法能够促进这一吸收过程.结论:L1~5椎间盘和L5~S1椎间盘的穿刺体位和穿刺方向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对26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NovaBone又名固骼生)进行治疗。26例患者均为单一节段椎体骨折,椎体的破坏程度采用McCormack的LSC评分。[结果]26例病人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改善11.5°)。经术后平均20.5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无Cobb角加大,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骨术能及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椎体压缩程度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7.
冰敷外周静脉滴注强刺激化疗药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外周静脉滴注强刺激化疗药 ,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痉挛 ,血管内膜损伤 ,导致不同程度静脉炎的发生[1] 。病人剧烈疼痛 ,血管变红 ,滴速变慢甚至不滴 ,既延长了滴注时间 ,又增加病人的痛苦。我科2 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在外周静脉滴注强刺激化疗药的同时给予血管冰敷干预 ,经临床观察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2 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住院病人 4 0例 ,男 17例 ,女 2 3例 ,年龄 32~ 74岁 ,平均4 9 .5岁。其中乳腺癌 16例 ,肺癌 16例 ,恶性淋巴瘤 7例 ,平滑肌肉瘤 1例。均于应用强刺激化疗药第…  相似文献   
28.
我院于2014年4月收治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8岁,主因发现左膝关节内侧包块2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膝内侧一包块,大小约1cm×2cm,无疼痛及麻木感,当时患者未予理会及治疗.1年前包块体积渐进性增大,并出现轻度压痛,无休息痛及夜间痛.6个月前患者于我院就诊,行左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示:左膝关节内侧软组织肿物,建议患者入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  相似文献   
29.
BACKGROUND: The risk of lower-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as high in patients with the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 The aged age and hip fracture surgery ar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thrombosis. No study concerned the critical point in time course to th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 patients.  相似文献   
30.
大气管内肿瘤向腔外浸润生长侵犯肺门,与心脏、大血管浸润形成固定性肿块的中心型肺癌,属非手术适应证,临床死亡率高.常规应用的外放疗只能取得姑息性效果,化疗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1].将大气管内和肺门肿块作为统一靶区,同期采用FFB直视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的治疗方法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尝试使用此方法结合常规化疗治疗了6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