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2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门冬胰岛素30不同注射方式及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不同注射方式及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80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门冬胰岛素30 3次/d注射组(A组)50例、门冬胰岛素30 2次/d注射组(B组)65例、诺和灵30R 2次/d注射组(C组)65例,分别比较3组治疗后2周及12周空腹、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仅治疗12周后比较)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A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7.1±2.5)mmol/L与(8.3±4.6)mmol/L,t=3.63,P<0.01]、餐后2h血糖[(8.3±2.7)mmol/L与(10.2±5.6)mmol/L,t=3.95,P<0.01]、胰岛素用量[(23.5±4.6)U/L与(32.8±9.6)U/L,t=3.67,P<0.01]、低血糖次数(0次,8次,X2=3.2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空腹血糖[(7.1±2.5)mmol/L与(7.3±3.6)mmol/L,t=2.74,P<0.05]、餐后2 h血糖[(8.3±2.7)mmol/L与(9.0±3.8)mmol/L,t=2.1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B组间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后A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6.3±1.4)mmol/L与(7.9±3.9)mmol/L,t=2.45,P<0.01]、餐后2h血糖[(8.2±1.9)mmol/L与(10.3±6.4)mmol/L,t=2.79,P<0.01]、HbA1C[(6.5±1.3)%与(7.6±2.0)%,t=3.13,P<0.01]、低血糖次数(0次,12次,X2=2.3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用量也小于C组[(22.8±3.8)U/L与(25.9±0.8)U/L,t=2.84,P<0.01);A组与B组比较空腹血糖[(6.3±1.4)mmol/L与(6.7±1.8)mmol/L,t=2.03,P<0.05]、餐后2 h血糖[(8.2±1.9)mmol/L与(9.0±3.8)mmol/L,t=2.14,P<0.05]、HbA1C[(6.5±1.3)%与(7.0±1.7)%,t=2.3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 2组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BMI高于A、B组[(25.9±0.8)、(24.2±0.9)kg/m2与(24.6±1.1)kg/m2,t=2.98,t=2.76,P均<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 3次/d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2.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2 - 0 3~ 2 0 0 3 - 0 4我们应用罗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较好 ,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型糖尿病 78例均符合 1 997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同时经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介于 2 0~ 2 0 0 μg/ min,符合糖尿病肾病 期诊断标准。其中男 4 3例 ,女 3 5例 ,年龄 3 8~ 71岁 ;病程 2~ 3 1 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4 2例 ,男 2 4例 ,女 1 8例 ,年龄 (5 3 .7± 1 5 .6 )岁 ,病程 (1 7.8± 1 2 .4 ) a,体重指数 (BMI) 2 5 .4± 3 .9。对照组 3 6例 ,男 2 0例 ,女 1 6例 ,年龄 (5 6 .3± 1 3 .7)岁 ,病程 (1 6 .2…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不同注射方式及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80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门冬胰岛素30 3次/d注射组(A组)50例、门冬胰岛素30 2次/d注射组(B组)65例、诺和灵30R 2次/d注射组(C组)65例,分别比较3组治疗后2周及12周空腹、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仅治疗12周后比较)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A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7.1±2.5)mmol/L与(8.3±4.6)mmol/L,t=3.63,P<0.01]、餐后2h血糖[(8.3±2.7)mmol/L与(10.2±5.6)mmol/L,t=3.95,P<0.01]、胰岛素用量[(23.5±4.6)U/L与(32.8±9.6)U/L,t=3.67,P<0.01]、低血糖次数(0次,8次,X2=3.2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空腹血糖[(7.1±2.5)mmol/L与(7.3±3.6)mmol/L,t=2.74,P<0.05]、餐后2 h血糖[(8.3±2.7)mmol/L与(9.0±3.8)mmol/L,t=2.1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B组间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后A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6.3±1.4)mmol/L与(7.9±3.9)mmol/L,t=2.45,P<0.01]、餐后2h血糖[(8.2±1.9)mmol/L与(10.3±6.4)mmol/L,t=2.79,P<0.01]、HbA1C[(6.5±1.3)%与(7.6±2.0)%,t=3.13,P<0.01]、低血糖次数(0次,12次,X2=2.3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用量也小于C组[(22.8±3.8)U/L与(25.9±0.8)U/L,t=2.84,P<0.01);A组与B组比较空腹血糖[(6.3±1.4)mmol/L与(6.7±1.8)mmol/L,t=2.03,P<0.05]、餐后2 h血糖[(8.2±1.9)mmol/L与(9.0±3.8)mmol/L,t=2.14,P<0.05]、HbA1C[(6.5±1.3)%与(7.0±1.7)%,t=2.3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 2组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BMI高于A、B组[(25.9±0.8)、(24.2±0.9)kg/m2与(24.6±1.1)kg/m2,t=2.98,t=2.76,P均<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 3次/d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与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前期患者115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甲状腺结节组(TN)和非甲状腺结节组(Non-TN),对甲状腺结节组进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计算腰/臀(WHC)、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BMI、WHR、HOMA-IR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和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是明显相关的,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增加,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级也随之增高,恶性结节的可能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27.
28.
2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在糖尿病各亚组中,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及正常蛋白尿组和对照组(P<0.001).微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脂联素水平与血肌酐、HbA1c、TC、SBP、DBP、TG及UAER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HDL-C、BMI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15.82±7.21)mg/L高于男性(13.98±7.86)mg/L,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肾病进展而升高,说明肾脏参与了脂联素的代谢与排泄.脂联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探讨GD患者细胞凋亡、NO、NOS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与甲状腺免疫紊乱的关系. GD组28例, 对照组21名. 分别测定细胞凋亡、NO、NOS的含量. GD组细胞凋亡、NO、NO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细胞凋亡与NO、NOS呈明显正相关(r=0.438, P<0.01; r=0.496,P<0.01).结论是: GD患者外周血细胞凋亡与NO、NOS的变化密切相关, 可介导免疫紊乱; 调控NO与NOS可能利于GD病情的转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