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两种内置物联合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漏诊的原因。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0年1月应用两种内置物联合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15例,合并股骨颈骨折12例,合并粗隆间骨折3例,根据病情用空心加压螺钉或DHS联合股骨钢板或股骨髁钢板固定,其中术前漏诊2例。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38个月,平均1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14~18周(平均16周),粗隆间12~16周(平均14周),股骨11~23周(平均17周),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膝关节活动无受限。结论股骨干合并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易漏诊或延误诊断,检查要全面细致,确诊后尽早手术是其原则,手术方式以两处骨折分别复位固定,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加单侧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09-2009-09,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同时结合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本组随访观察1~3年,平均2年,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5例,良1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3.5%。结论采用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加单侧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单侧钉棒固定与双侧钉棒固定同时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53例采用单侧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A组),49例采用双侧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B组)。;结果在手术刨伤、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A组均优于B组,在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钉棒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等同于双侧钉棒内固定,但手术适应证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冯国新  袁峰 《解剖学研究》2023,(3):258-261+265
目的 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腰椎及椎弓根相关参数的可行性及对螺钉内固定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腰椎椎弓根平面图像扫描重建,测量L1~L5椎弓根最狭窄处宽度(PedW)、椎弓根高度(PedH)、预置入的椎弓根骨性通道全长(TL)、水平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TSA)、椎弓根轴线与人体水平面夹角(SSA)等相关参数;对照组未行MSCT扫描,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椎弓根长度参数PedW从L1~L5呈现逐渐增大趋势,PedH在腰椎各节段变化较小,为14.83~16.01 mm;TL在L3椎体长度最大,在L3~L5逐渐减小;观察组患者的椎弓根角度参数TSA在L1~L5逐渐增大,SSA呈现较大个体差异,考虑患者长的被动体位,导致腰椎扭曲,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骨泥、颗粒骨混合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月对18例严重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滑脱、骨折内固定器系统(SF或AF)固定,后经椎弓根向复位椎体内植入自体骨泥、颗粒骨。结果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8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术后住院时间12-30 d,平均14 d。18例随访5-72个月,平均24个月,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无神经症状加重,17例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丢失,1例生理弧度部分丢失,无固定松动、断裂。术前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5例,D级3例,E级8例;术后恢复至B级1例,C级1例,E级16例。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骨泥、颗粒骨混合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状况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地方性抽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于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抽取新会区会城镇、崖门镇、罗坑镇和杜阮镇的居民以及新会区中医院的体检者和就诊病人,共12036人,进行其甲状腺功能状况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与性别、年龄等的关系。结果各项指标异常总检出率为:4镇居民(A组)的T3和T4均为8.5%,FT3和FT4均为7.6%、TSH为21.5%,就诊体检者(B组)的T3为19.0%,T4为18.4%,FT3为16.8%,FT4为16.0%,TSH为30.8%。4个镇的发病率依次是:崖门镇(26.5%),罗坑镇(21.6%).会城镇(19.6%),杜阮镇(13.6%),4镇居民总发病率(21.5%)低于就诊体检者(29.8%):4镇居民和就诊体检者均以31-40岁发病率最高;两组总发病例数男782例,女2199例,总发病率男女比为1:2.8,其中甲亢男女比约为1:4。结论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较多,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高碘饮食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的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半年~3年和3~10年术后疗效经评定后,优良率比较(94.9%和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可预防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而造成的神经根卡压症状,可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6例腰椎问盘突出症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的资料。结果本组随访半年~3年和3~10年术后疗效经评定后.优良率比较(94.9%和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可预防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而造成的神经根卡压症状,可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逆向扩髓顺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69例股骨骨折患者采用4~6 cm的切口切开复位,同时逆向扩髓,顺行插入髓内钉固定.结果 69例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2例术后5个月骨痂生长不明显,1例取出远端锁钉后4个月愈合,另1例取出远端锁钉后6个月愈合;其余患者4~8个月全部骨性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及畸形愈合.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逆向扩髓顺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可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有利于髓内钉准确置入,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稳妥,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髋臼有限加深法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3-06采用髋臼有限加深、非骨水泥假体THA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20例股骨颈骨折、6例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12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2例术后1个月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抗凝等治疗痊愈。术后38例均获得平均2.5(0.5~5)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假体松动、脱位、感染并发症发生。双下肢基本等长,患髋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满意。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15.16±1.12)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92.42±1.08)分。结论髋臼有限加深法THA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明显提高了髋臼假体的稳定性,可预防髋臼包容不佳导致髋臼假体不稳,近期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