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远期肾功能的关系. 方法:自1999年8月~2001年6月,根据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CMV-pp65抗原血症指数(I)和持续时间,将96例随访达3年的肾移植受者分为CMV非感染组(I=0)、低感染组(I= 1~30)、短期高感染组(I >100,≤2周)和长期高感染组(I >100,≥8周),比较四组在肾移植6个月时肾功能、移植肾活检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随访3年期内肌酐清除率(Ccr)减损量、肾功不全发生率,并对出现肾功不全者在血肌酐(SCr)升高1个月内进行移植肾穿剌活检,以明确病因. 结果:在肾移植6个月时,四组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 > 0.05),但"长期高感染组"肾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大于其他3组;在肾移植3年时,"长期高感染组" Ccr下降了(16.2±7.2)ml/min,43.5%(10/23)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二者均明显大于其他3组(P < 0.01,P <0.05).肾功不全者,移植肾活检均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 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长时间严重的CMV感染是影响移植肾远期肾功能、导致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某部新兵对前列腺炎认知情况,指导基层部队开展前列腺炎相关知识的科普教育工作。方法采用自制前列腺炎认知度调查表对某部去年入伍的145名新兵进行前列腺炎认知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5名新兵中既往有前列腺炎病史的有12人,占比8.33%。目前有前列腺炎症状并且符合前列腺炎诊断的有4人,占比2.75%。按学历分组显示大学组战士在前列腺炎的认知度上高于高中组及高中以下组。结论目前在基层部队中新兵对前列腺炎的认知度较低,在新兵入伍教育中可分学历加强新兵对前列腺炎的认知教育,有助于提高新兵新训质量。  相似文献   
73.
HVEM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HVEM突变体和EGFP共表达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栽体的构建与鉴定。方法RT-PCR获得人HVEM的cDNA。使其与LIGHT分子结合的表位点突变,保留与BTLA结合的关键位点。构建经修饰的HVEM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v-mHVEM—IRES2。EGFP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转染效率测定。结果成功构建HVEM突变体和EGFP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经过测序与预期一致。该载体能够表达突变的HVEM和EGFP蛋白,体外培养细胞转染效率达到95%以上。结论构建的腺病毒载体能够共表达目的基因的产物HVEM突变体和EGFP蛋白,对体外细胞具有高效转染能力。  相似文献   
74.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能对实质脏器迅速止血并且对其功能无影响的止血材料仍存在止血速度慢、具有毒性及价格昂贵等缺陷。 目的:制备一种多孔止血淀粉,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 材料:甘薯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并经交联、表面活性处理后,制成多孔止血淀粉。 方法:健康KM小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所有动物在右股划出长约1cm,深约0.5cm的条形切口,实验组将1g无菌多孔止血淀粉填入其中,对照组不填塞。 主要观察指标:埋植后2,4,6,8,14d,2组各取6只,观察一般状况,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体液免疫学指标,并观察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制备的多孔止血淀粉为球径约15μm大小的白色球状颗粒,表面布满直径约为1μm的小孔.小孔由表面向中心深入,孔的容积占颗粒体积50%左右。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生化和免疫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组织切片显示无明显炎症反应,手术区肌肉组织第2天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4d后无明显炎症反应,未见明显纤维细胞包膜。 结论:动物体内实验显示,多孔止血淀粉无急慢性毒性、无排斥反应、无免疫反应、无过敏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术前活动性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对术后的影响。方法 :自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12月 ,检测 19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CMV pp65抗原血症 ;肾移植后则每 2~ 4周检测 1次 ,共为期 6个月 ;分析术前CMV pp65抗原血症状况对术后患者CMV pp65抗原血症强度和CMV病发生率的影响 ;另于同期内检测 2 9例健康成人CMV pp65抗原血症作对照。结果 :2 9例健康成人CMV pp65抗原血症均为 (-) ;肾移植前有 11 2 % (2 2 / 196)的尿毒症患者CMV pp65抗原血症为 (+ ) ;这类患者肾移植后发生高活动性CMV感染 (即CMV pp65抗原血症指数 >10 0 )和CMV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移植前CMV pp65抗原血症为 (-)的患者 ;肾移植后6个月内有 87 8% (172 / 196)的肾移植受者CMV pp65抗原血症为 (+ )。结论 :肾移植前活动性CMV感染为11 2 % ;肾移植后 6个月内活动性CMV感染高达 87 8% ;术前活动性CMV感染是导致肾移植后发生高活动性CMV感染和CMV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改良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术式简单、初学者易于掌握、成功率高的大鼠肾脏移植模型.方法采用原位肾脏移植术式,动脉采用Fabre方法吻合,静脉吻合使用带支架管的供肾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吻合,输尿管吻合采用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对侧肾脏切除采用术中留置结扎线,术后3 d结扎的方法.结果采用新方法建立的大鼠肾脏移植模型,手术时间较经典术式明显缩短,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新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使该移植模型比较稳定,成功率较高,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供体抗原特异性的CD4+CD25+Treg对同种异系心脏移植小鼠受体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Balb/c小鼠为供体、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于术前1 d、术后2周分别将供体抗原特异性的CD4+CD25+Treg (1×106)于尾静脉注入受体体内,术后1个月抽取小鼠外周血,分离B细胞,检测其在抗IgM抗体刺激下的增殖情况,检测小鼠外周血IgG、IgA水平,以判断应用CD4+CD25+Treg后小鼠体内B细胞功能状态.实验组:术前、术后2周使用CD4+CD25+Treg(n=8);阳性对照组:术前、术后未使用CD4+CD25+Treg(n=8);空白对照组:未移植小鼠(n=8).结果 实验证实,实验组B细胞增殖水平最低,空白对照组其次,阳性对照组最高,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gG、IgA水平检测证实,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 经尾静脉注入CD4+CD25+Treg后心脏移植受体体内B细胞的功能可明显受到抑制,CD4+CD25+Treg可通过对B细胞的这一作用调节受体免疫状态,从而达到控制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能否改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的肾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的肾移植术后、经活检明确诊断为CAN(Ⅰ~Ⅱ级)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34),对照组(B组,n=32),A组患者常规抗慢性排斥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剂量27 mg/丸,10丸/次,tid);B组维持原常规抗慢性排斥治疗方案不变。对患者的SCr,BUN,CCr,24 h尿总蛋白(24 h Upro)进行动态观察,入组时上述指标连查3次(间隔3 d),取平均值,以后每2周查1次,实验结束时再对上述指标连查3次(间隔3 d),取平均值,共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6个月后,A组的SCr,BUN,CCr,24 h尿总蛋白(24 h Upro)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B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A组中肾功能好转19例,稳定11例,恶化4例;B组中肾功能好转8例,稳定12例,恶化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79.
背景:前期研究将从植物中提取的原材料加工制备出了一种黏性较强的可吸收性局部止血胶黏剂。目的:检测局部止血的植物性胶黏剂对肾脏组织的黏附力,并检测其组织相容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植物性胶黏剂均匀涂抹在家兔肾脏表面,检测同一浓度在双侧肾脏不同部位的黏附力。将KM小鼠分为:实验组在大腿肌群切口内填入植物性胶黏剂,对照组切口未加入胶黏剂。结果与结论:不同浓度的植物性胶黏剂有不同黏附力,1g植物性胶黏剂粉末中加入0.6mL蒸馏水组呈较浓糊状,且黏附力高。将胶黏剂埋植入小鼠体内后,皮肤切口愈合良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血生化、免疫学检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手术区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无明显炎症反应。表明植物性胶黏剂有良好的黏附性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80.
背景:免疫抑制药物日新月异的发展及药物应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使得目前国内外对于肾移植后免疫抑制的选择和应用剂量等仍无法达成完全统一的共识。目的:观察以低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的免疫抑制效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以他克莫司+酶酚酸酯+泼尼松龙(方案1)为对照组;将方案1中他克莫司和酶酚酸酯减量为方案2,以方案2+西罗莫司为组1;方案2+咪唑立宾为组2。检测3组受者肾移植后第2,4周、6个月及1年时淋巴细胞对供体树突状细胞的反应强度;每6个月测定1次受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后每1~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糖,随访时间为4年。结果与结论:3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移植4周,组1,组2的反应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1年,组1、组2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2年,组1、组2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降低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1、组2肝功损害、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常规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相比,低剂量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能够发挥同样的免疫抑制效果,同时能减轻移植肾纤维化进程,改善移植肾功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利于移植肾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