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缺血性卒中合并颈动脉狭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8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组)和58例单纯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影像学特点、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等方面作比较分析。结果狭窄组中,血压变化多样,血糖异常者多,卒中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偏多,合并颅内主干血管狭窄居多。影像学上显示分水岭梗死和多发性梗死发生率偏高,易发生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简易智能评分较差。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须排除合并颈动脉狭窄,对于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应强调个体化治疗,积极调控血压、血糖水平,控制斑块,以利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干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评估结果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26例,药物治疗组24例。介入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介入处理方案,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提高颅内灌注,增加侧支循环、抗血小板、神经保护、改善微循环等,采用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精神状态,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行介入干预治疗,解除病因,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有多种,目前尚未有腮腺肿大的报道。现报道2例我院脑血管造影术后腮腺肿大的病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37岁,因“头痛4 d”于2008年5月2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右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入院后行头颅CT未见异常,即行腰椎穿刺术见有血性脑脊液流出。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置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极大地方便了需较长时间输液,特别是那些外周血管条件差或需要特殊治疗如长期化疗或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目前临床已有多种成套的器材可供选择,化疗泵为其中之一,其使用简单、方便,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然而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及断裂等情况随着导管置入时间的延长而时有发生,其中有些并发症特别是导管断裂还可引起严重后果[1-2].因此,笔者对9例化疗泵导管断裂患者经皮回收的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微波消融对特殊部位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38个病灶行CT和/或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其中毗邻膈肌、毗邻肝包膜各16个,毗邻门静脉一、二级分支3个,毗邻胆囊2个,毗邻肝静脉(下腔静脉旁)1个。消融后1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或MRI,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治疗效果。采用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法评估并发症。结果 对34例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腹部增强CT或MRI示37个(37/38,97.37%)消融区域呈边界清晰的低密度/低信号改变,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判定为完全缓解;1个(1/38,2.63%)毗邻下腔静脉病灶可见部分残留,为部分缓解。术后24例出现Clavien-Dindo Ⅰ级并发症,包括20例腹部隐痛、3例恶心及1例呕吐,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2例出现Ⅱ级并发症,其中感染、发热各1例,予抗生素及退热治疗后好转;1例Ⅲa级并发症,表现为腹腔积液,经腹腔穿刺引流后缓解。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脏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技术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为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7例,根据有无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70例)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均行TCD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治疗后12月的Vs、Vd值,血管内介入治疗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8例(14.04%),单纯药物治疗组发生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21.43%),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期的12个月中,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均未发生致死事件。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中短期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离子交换型载阿霉素聚丙烯酸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与性质评价。方法: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空白聚丙烯酸栓塞微球[poly (acrylic acid) microspheres,PMs],通过离子交换原理将阿霉素载入该微球,制备载阿霉素的聚丙烯酸栓塞微球[doxorubicin-loaded poly (acrylic acid) microspheres,DPMs]。采用光学显微镜考察两种微球的形态和粒径分布,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考察载药微球中阿霉素的分布,物性测定仪测定PMs和DPMs的弹性,HPLC法测定PMs的载药性质和DPMs的释药性质。以0.1 mL的DPMs栓塞家兔肝动脉评价其在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结果: 制备的PMs和DPMs形态圆整、表面光滑,能够均匀分散,阿霉素主要分布在靠近微球表面的区域且分布均匀。PMs和DPMs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83±136) μm和(248±149) μm,杨氏模量分别为(62.63±1.65) kPa和(93.94±1.10) kPa,空白和载药微球均具有良好的抗压缩能力。PMs在12 h时达到载药平衡,包封率大于99%,在浓度为5.0 g/L和12.5 g/L的阿霉素溶液中微球的载药量分别为(19.78±0.27) g/L和(49.45±0.37) g/L;DPMs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缓慢释放阿霉素,载药量为(19.78±0.27) g/L和(49.45±0.37) g/L的微球24 h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分别为6.82%±0.02%和2.83%±0.10%。影像学结果显示,DPMs成功地栓塞了家兔的肝动脉。结论: 聚丙烯酸微球具有良好的载阿霉素性能,DPMs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动脉化疗栓塞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脑卒中伴发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10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伴发原发性高血压76例)、106例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及64例正常人的ACE基因的缺失/插入(D/I)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结果:脑卒中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EHT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脑卒中伴EHT组与无伴EHT组比较,Ⅱ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而DD基因型频率则明显降低。脑卒中伴EHT组Ⅱ基因型频率高于EHT组,而DD基因型频率远低于EHT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脑卒中伴EHT组的平均年龄较其他组高。脑卒中组脑卒中伴EHT组Ⅱ基因型患者的AngⅡ水平均比DD基因型患者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Ⅱ基因型携带者可能具有卒中易感性,原因可能与其AngⅡ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个关键词在应用程序商店搜索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相关APP,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APP分类、满意度、发布者身份、下载量等参数。结果显示移动学习类程序较受欢迎,有助于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医生进行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借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定位的Eudragit-E液体栓塞剂(MR-E)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体外和体内的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polyethylene glycol-modifie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EG-SPIO),将PEG-SPIO和Eudragit-E液体栓塞剂混合均匀制得MR-E.通过体外MRI实验考察MR-E的成像性质,并筛选PEG-SPIO的浓度.通过经微导管推注实验和体外固化实验考察MR-E的推注性能和固化性质.以家兔肾动脉为栓塞模型,考察MR-E的体内栓塞效果和磁共振成像性质.结果:MR-E中PEG-SPIO的浓度确定为2g/L,MR-E具有良好的推注性能和固化性质,0.2 mL MR-E注入家兔肾动脉后,可以有效地栓塞肾动脉远端血管,并且通过MRI可以示踪MR-E的组织分布情况.结论:MR-E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借助MRI可定位的液体栓塞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