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行性。方法:13例输尿管结石引起梗阻用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及ESWL。2例是直肠癌和卵巢癌术后造成腹膜后纤维化引至输尿管梗阻,行输尿管镜扩张术。结果:15例均得到满意疗效。结论:认为输尿管镜是目前治疗上尿路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正>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随着手术放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日臻完善。但关于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仍无定论。目前比较具倾向性的说法是静脉返流说,而肾静脉压力升高是造成返流的最直接原因。作者对10名精索静脉曲张病人进行了下腔静脉、肾静脉及精索内静脉压力测定,并结合文献复习做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63.
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动脉栓塞术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时,由于术中出血凶猛,常给彻底切除肿瘤带来困难。本文报告1例病人,术前行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颌内动脉造影及动脉栓塞,术中失血比预期大为减少,从而简化了手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例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腺癌。给予化疗、手术或局部放疗后,患者分别于4~24个月死亡。结论:CD56、Syn、TTF-1、CHG、CD44、P501s、PSA、PSAP及PSMA有利于前列腺小细胞癌的早期诊断;虽然化疗是治疗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主要方法,但早期手术可能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个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筛选膀胱癌高表达基因.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候选膀胱癌高表达基因,然后通过RT-PCR进行验证,确定膀胱癌高表达基因.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对人类基因组超过50 000个基因进行筛选,得出候选基因,然后进行RT-PCR验证,发现BCA7的mRNA在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在全身其他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表达.结论 BCA7基因为膀胱癌高表达基因,可能在膀胱癌发生、发展及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术后监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成人隐睾症腹股沟情况评估与一期行无张力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隐睾症术中腹股沟管情况评估的方法及一期无张力修补术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管隐睾186例,年龄18~32岁,分成两组,观察组94例,对照组92例,术中评估腹股沟情况,观察组对内环口扩张及腹横筋膜病例一期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对单纯内环扩张病例进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横筋膜薄弱或内环...  相似文献   
67.
氯胺酮相关性下尿路症状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滥用氯胺酮引发相关性下尿路症状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氯胺酮相关性下尿路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讨论。患者吸食氯胺酮3年,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日记提示白天排尿20次,夜尿5次。每次尿量约50~100 mL,尿动力学提示:逼尿肌不稳定。结果膀胱活检病理提示肉芽样组织,散在淋巴细胞和较多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予以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4周后患者白天排尿10次,夜尿2次,功能性膀胱容量300 mL,下尿路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氯胺酮相关性下尿路症状是一种新的以下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全尿路炎性损害,诊断时应与间质性膀胱炎和嗜酸性膀胱炎鉴别,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透明质酸钠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68.
VHL(von Hippel-Lindau)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病,其常见的肿瘤包括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母细胞瘤、肾透明细胞癌、嗜铬细胞瘤和胰腺肿瘤[1-2]。除此之外,还有肾和胰腺囊肿、附睾或阔韧带囊腺瘤。VHL病发病率约为1/36000,1999年以后一般按照Glasker等提出的诊断标准: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以及:(1)视网膜血管瘤、肾细胞癌、嗜铬细胞瘤或附睾囊腺瘤;(2)任何级亲属表现VHL病的损害;(3)基因检查结果阳性。通常VHL病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分子生物学变化,被分为1型(无嗜铬细胞瘤)和2型(有嗜铬细胞瘤)。其中不伴肾细胞癌者为2A型,伴肾细胞癌者为2B型;仅有孤立性嗜铬细胞瘤者归为2C型。对确诊该病的患者,应对其  相似文献   
69.
目的明确CST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膀胱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8对BTCC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ST1mRNA进行分析;并运用免疫组化对16对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和85例癌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ST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膀胱癌组织中CS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16对患者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CST1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高;85例癌组织染色结果显示:CST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P<0.001)、病理分期(P<0.001)、分级(P=0.016)和复发率(P<0.001)相关;单变量分析显示CST1表达水平、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分期均是BTCC复发危险因素,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T1表达高低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因素(OR=9.351,P<0.001)。结论 CST1的表达水平和BTCC复发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CST1表达上调的患者复发率高,CST1可能是一个新颖并且有临床价值的预测膀胱癌复发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检测MicroRNA-21(miR-21)在肾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肾实质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联.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RT-qPCR)对miR-21 在48 例不同阶段肾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 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miR-21 在肾细胞癌中存在显著高表达(P <0.05),平均升高倍数约13.miR-21 表达水平上调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无关联(P 均>0.05).结论 miR-21 在肾细胞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