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11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2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91篇 |
基础医学 | 277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880篇 |
内科学 | 488篇 |
皮肤病学 | 57篇 |
神经病学 | 165篇 |
特种医学 | 2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474篇 |
综合类 | 2369篇 |
预防医学 | 897篇 |
眼科学 | 115篇 |
药学 | 105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918篇 |
肿瘤学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84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283篇 |
2013年 | 292篇 |
2012年 | 277篇 |
2011年 | 316篇 |
2010年 | 325篇 |
2009年 | 352篇 |
2008年 | 354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406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271篇 |
2003年 | 323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207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194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36篇 |
1992年 | 146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59篇 |
1984年 | 51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56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7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思路。方法 选取我院肾内科2016年3月收治的1例经肌活检证实为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其肾病综合征,并对其住院诊治过程及门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肌病迅速得到缓解。随访22个月,肾病在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半年,小剂量激素维持半年后得到临床缓解,停药后肾病稳定,随访期间肌病未再复发。结论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为免疫介导的肌病,骨骼肌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该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可能引起免疫紊乱的共病治疗。 相似文献
92.
腮腺漏是腮腺混合瘤切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多能自愈,但也有部分长期迁延不愈,甚至在颈部形成窦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自1997年4月~2005年7月收治此类患者5例,采用口腔内造瘘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1994年Marks和Mathias将支架技术应用于高位颈动脉夹层,Theron和Mathias以及Roubin和他的同事首先使用了这些方法治疗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S)应用于临床已经有10余年了。到目前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有效性还没有得到最后的证实,目前比较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治疗的试验正在进行当中,主要有:北美的CREST(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 Trial)。欧洲的CAVATAS(Carotid and Vemebral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Study)和SPACE(Stent Protected Angioplasty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大概1~3年后会有一定的结果。以指导CAS和CEA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MRP1/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P1 /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构建肝癌组织芯片。样本包括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 1 5 2例,癌栓 2 2例,肝内转移癌 4例,肝外转移癌 1 7例。正常对照肝组织 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方法检测肝癌组织芯片中样本MRP1 /CD9蛋白的表达。结果 2 7% ( 4 1 /1 5 2 )肝细胞癌原发灶表达MRP1 /CD9蛋白。伴癌栓形成HCC中MRP1 /CD9蛋白表达率低于无癌栓形成者 (分别为 2 1. 8 2%和 4 0. 4 8% ; P < 0. 0 5 )。巨块型肝癌中MRP1 /CD9 蛋白表达率亦低于直径在 1 0cm以下者 (分别为 5%和 3 4. 8 2% ; P <0. 01 )。MRP1 /CD9蛋白表达尚与HCC病理分级及血清AFP水平有关:病理分级 2级的阳性表达率高于 3 ~ 4级 (分别为 3 9. 0 2%和 2 2. 5 2% ; P = 0. 0 4 3 ),血清AFP≤ 2 0μg/L者阳性表达率高于 >2 0μg/L者 (分别为 4 1. 9 4%和 2 2. 5 0% ; P = 0. 0 2 9 )。结论 肝细胞癌MRP1 /CD9蛋白表达水平低下可能与癌组织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5.
修补加洛赛克治疗溃疡病穿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起对溃疡病穿孔不适合行胃大部切除或壁细胞迷切(PCV)的病例采用穿孔修补+洛赛克(S+L)治疗,经1~5年随访,并与1984年前行穿孔修补的病例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89~1996年采用穿孔修补+洛赛克治疗溃疡病穿孔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67岁,平均48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4例(球部前壁穿孔22例,后壁穿孔2例),胃溃疡穿孔11例(胃窦部穿孔7例,胃体小弯侧穿孔4例)。穿孔后12小时内手术12例,12小时后手术23例。二、方法:术后当日静滴洛赛克40mg,每日一次,至进食后改为口服,每… 相似文献
96.
腋臭症是多汗症和臭汗症的统称,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旺盛以及其分泌液经腋部细菌分解后所产生的六碳至十碳的不饱和支链脂肪酸有关.腋部细菌中的类白喉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物反应可产生腋臭味;项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较为严重;与遗传有关[1].腋臭症是美容外科常见病.腋臭症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8年4月起采用腋窝皱折平行双切口腋毛区皮下修剪结合XH-Ⅱ超高频美容仪烧灼皮下汗腺、毛囊的术式治疗腋臭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移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Fas/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同基因移植组和异基因移植组。分别于术后第3、5、7天处死受体,取移植胰腺,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检测Fas/FasL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胰腺腺泡细胞,同基因移植组有散在的腺泡细胞凋亡,AI在术后无明显变化,Fas/FasL表达阴性;异基因移植组在术后第3、5、7天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发生率逐渐增加(28.40±3.75,39.40±5.59,57.30±8.53,P<0.01),Fas/FasL表达逐渐增强,AI与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s=0.932,P<0.01)。结论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在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凋亡指数对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缺氧诱导因子1a依赖性缺氧诱导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人肝癌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的表达和意义,从而部分阐明肝细胞癌发生多药耐药的机制,为逆转肝癌耐药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分别行不同时间低氧培养和转染HIF-1a/PCDNA3质粒;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每组HepG2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在缺氧组,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和LRP的表达均逐渐增高,且以MRP1变化更为显著;而且这些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升高与缺氧诱导因子-1a的表达呈同步化改变。在HIF-1a/PCDNA3质粒转染细胞中这些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亦明显升高。结论缺氧可通过核转录因子HIF-1a上调肝癌细胞内mdr1,LRP、MRP1等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肝细胞癌获得多药耐药性。生长局部微环境的缺氧是诱导肝癌产生多药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核转录因子HIF-1a和这些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将可能成为逆转肝癌耐药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0.
腋臭症是多汗症和臭汗症的统称,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旺盛以及其分泌液经腋部细菌分解后所产生的六碳至十碳的不饱和支链脂肪酸有关。腋部细菌中的类白喉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物反应可产生腋臭味;顶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较为严重;与遗传有关。腋臭症是美容外科常见病。腋臭症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8年4月起采用腋窝皱折平行双切口腋毛区皮下修剪结合XH—II超高频美容仪烧灼皮下汗腺、毛囊的术式治疗腋臭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